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为研究大型复杂结构件的空间力学分析和结构有限元分析,以液压支架顶梁为例,采用Pro/E建立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结构分析,最后给出该结构件的应力和位移等值线图,并根据结果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组合夹具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很高的工艺装备,是夹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Pro/E在组合夹具设计及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Pro/E软件实现组合夹具模型的建立;然后运用Pro/MECHANICA有限元分析模块采模拟夹具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由于Pro/MECHANICA与Pro/E设计模块的无缝集成,从而省略了简化和修补模型的操作,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夹具的设计水平.因此,基于Pro/E进行组合夹具设计及结构分析,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对汽车机械进行结构强度分析.用Pro/E软件建立参数化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HYPERMESH中做前处理,在ANSYS中进行有限元求解、分析,得出该支架的强度;进一步用ANSYS生成柔性体,导入ADAMS中,进行振动模态分析,检查模型的模态、频率,验证支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为现代机械设计提供一些可行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远伟 《机电工程技术》2007,36(9):29-30,41
上机架是电机中重要的部件,它承受着巨大的载荷,若局部的应力过高会导致结构被破坏,故上机架需要足够高的强度和刚度.本文基于Pro/E软件系统、Pro/MECHANICA分析平台,对上机架进行了有限元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首先,应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然后采用Pro/MECHANICA,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上机架的最大应力、变形值及再利用Pro/MECHANICA的结构分析工具,对上机架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出最大应力、变形随尺寸参数变化的规律.在保证振动和力学性能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尺寸优化降低了机架的重量.  相似文献   

5.
连接支架是斜拉桥缆索检测机器人中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到斜拉桥缆索检测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缆索检测机器人连接支架的三维模型,采用Pro/Mechanica模型分析软件对连接支架进行应力、应变和灵敏度分析.在确定了连接支架结构的重要设计参数后,以轻型化为目标,对连接支架进行了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连接支架在保证应力和应变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达到了减轻重量的优化设计目的,对检测机器人的整体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E齿轮的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基于Pro/E环境下的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Pro/E与ABAQUS接口技术对直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齿轮在动载荷下的响应情况提供了依据,有效避免了该零件的共振破坏.使设计工作者对设计模型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和优化,对于直齿轮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通过设计分析可以看出,Pro/E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功能,可以极大提高了模型的重复利用率,避免重复性劳动.在向ABAQUS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模型的一致性好、数据完整,能有效克服了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前处理不足的缺点,从而可以提高整个有限元分析的工作效率.分析研究也为复杂零件结构件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TZI760液压支架后连杆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将其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后连杆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并对结构进行参数化,以变形与应力最小为目标,对后连杆进行优化,为后连杆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Pro/E中建立液压支架三维参数化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其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来辅助液压支架的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提高了液压支架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对架空乘人装置的驱动轮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将建好的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驱动轮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再对改进后的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改进前后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显示,改进后的零件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为提高矿井架空乘人装置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自动装填机械手的回转支架为研究对象,在Pro/E中建立其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ti Struct进行回转支架的模态分析。为提高回转支架的结构刚度,采用Opti Struct模块,运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了以第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以最大设计部分体积为约束条件的拓扑优化。优化结果给出了回转支架的材料最优分布图,提高了回转支架的固有频率,为自动装填机械手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