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氧参与细胞内ATP的合成以供细胞代谢,氧浓度也是调节细胞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病理活动是在低氧状态下进行,其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目的:回顾分析低氧培养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7-01/2011-10 PubMed 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hypoxia,HIF”;同时检索同期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低氧培养,缺氧诱导因子”,共检索到文献1 120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8篇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低氧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将降低,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p53凋亡信号的表达以及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高表达来降低细胞凋亡。低氧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等通路,增加损伤组织的增殖能力;缺氧组织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缺氧区域,参与此过程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信号通路以及c-Met信号通路;低氧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性,主要通过诱导细胞骨架蛋白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高表达而实现;缺氧下间充质细胞增加Angiopoiet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子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凋亡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性影响。方法 :( 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2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 ,TUNEL法观测不同缺氧时间 ( 0、12、2 4、48h)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拮抗作用。结果 :随缺氧时间延长 ,HUVECs凋亡率显著升高 ,呈时间相关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 ,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缺氧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对内皮细胞凋亡的促发作用是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的。内皮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而具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VEGF基因对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缺氧诱导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模型,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将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SVI21 导入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中, 取此VSMC条件培养液, 再行血管内皮细胞(VEC) 培养, 用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观察VEGF对凋亡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缺氧组凋亡发生率明显增加, 而加用转基因VSMC条件培养液后凋亡发生率明显减少, 并可减轻缺氧致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 VEGF可减少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产生, 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 有益于防止或减少缺氧时内皮受损及内皮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背景:磁场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报道不多,原因是受试动物的依从性差及所受磁场作用强度的稳定性难以掌控,由此造成实验误差大,结果可信度下降。作者针对此类问题,采用磁性饲养笼进行低频电磁治疗缺血肢体的实验研究,由此克服了受试动物依从性差及磁场强度的稳定性难以掌控的两大难题。 目的:探讨自制磁性饲养笼低频电磁场对家兔缺血肢体新生血管生长促进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96只,编号随机分入缺血组和无缺血组(每组12个处理组合),按析因设计要求每组重复实验4次。因素A电磁场作用强度(0,3,6,12 mT)和因素B电磁场作用时间(3,5,7 d)。 结果与结论:低频磁场能够明显促进家兔缺血肢体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4表达,磁场作用强度(因素A)是促进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4表达的主要因素,作用时间(因素B)为次要因素。低频磁场也促进无缺血肢体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但对无缺血肢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4表达无明显促进作用,揭示在肢体缺血状态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4表达除了受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调控作用外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调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折愈合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但神经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兔骨折愈合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建立标准兔桡骨骨折模型,分别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即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拮抗神经生长因子组和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损伤后24,48 h和损伤后1,3,6,8周Western blot检测骨折端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3组各时间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对照组>拮抗神经生长因子组(P < 0.05)。结果证实,在骨折愈合过程当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种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器官与组织中,如:肺、肾、脾、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肥大细胞中,主要作用为促进内皮细胞增生、提高内皮细胞通透性、维持血管稳定性,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裂、迁移及增殖的重要因素。 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的标准有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射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等。根据组织学及细胞学的变化,将骨折愈合分为3期,即: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板形成塑形期。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稳定性等功能,对骨折愈合及骨再生过程有积极意义,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加速骨折愈合的全新治疗手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方法:检索 CNKI,PubMed 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文献,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折愈合”为中文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fracture healing”为英文检索词,检索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作用的文章。共检索到 167篇文献,通过阅读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排除无关的或内容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85篇文献作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于骨折断端不同细胞内,且不同细胞内表达具有显著的周期性;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正常形态及完整性的作用,并由此促进骨折愈合及骨再生过程;③一些理化因素及细胞因子均能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从而影响骨折愈合过程;④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疗法有显著优势,主要的方法包括:运用组织工程材料向患处递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利用基因转染技术维持并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及外源性干细胞联合应用;基于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涂层应用;⑤随着医学研究的重点向“交叉学科”发展,相信未来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学治疗会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ORCID:0000-0001-8045-9767(钱洲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尽管近20年来在组织、细胞和分子各个水平上展开了瘢痕的研究,但瘢痕形成的完整机制尚未阐明,探索瘢痕的形成的分子机制,寻求理想的瘢痕防治方法是医学研究和实践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目的:观察兔耳瘢痕从形成到消退成熟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变化,探讨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 方法:制作兔耳瘢痕从形成到消退成熟的动物模型,收集兔耳术后14,30,60和90 d瘢痕和正常皮肤,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兔耳术后各时间点瘢痕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方法检测术后各时间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术后14 d瘢痕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较其他时间点和正常组织均升高,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的萎缩成熟,两者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在术后90 d达到正常组织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组织内氧分压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无敌丹能够抑制病变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保护关节软骨。 目的:验证无敌丹对家兔软骨细胞活力和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家兔骨关节炎病变的治疗效果。 方法:用含无敌丹的血清培养基培养大鼠软骨细胞,通过与溶剂对照组对比,观察无敌丹对软骨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无敌丹给药组给予无敌丹;溶剂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次/d,连续给药4周。观察无敌丹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镜下观察关节局部的软骨细胞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无敌丹血清培养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兔膝关节病理检查显示溶剂对照组软骨破坏程度较高,无敌丹组软骨破坏程度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无敌丹给药组胞质和胞外基质着色浅,阳性细胞数量少,白细胞介素1表达低;无敌丹给药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少,着色浅,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被抑制。结果表明,无敌丹能够有效保护家兔骨关节炎病变部位关节软骨,减少炎症反应,对于骨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蛋白表达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未明,缺血缺氧是其根本原因,缺氧状态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传导。作者的前期研究发现,骨细胞凋亡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关联。 目的:分析低氧诱导因子1α和骨细胞凋亡是否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关联。 方法:选健康5月龄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兔给予激素联合内毒素制备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最后一次给药后第4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取双侧后肢股骨头,光镜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与超微结构变化,计算各组空缺骨陷窝;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空缺骨陷窝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实验组骨细胞凋亡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实验组低氧诱导因子1α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实验组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675),实验组中空缺骨陷窝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93)。结果说明,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低表达与骨细胞凋亡存在相关性,二者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过程,骨细胞的死亡方式为凋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诱导膜技术:又称膜诱导技术、Masquelet技术,1986年由Masquelet等最先提出并使用,是一种重建超临界尺寸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清创后所形成的骨缺损处植入骨水泥占位器,以形成一层生物膜,并在所形成的膜内进行植骨对骨缺损进行二次重建。该技术修复大段骨缺损具有重建时间短、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证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可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纤维蛋白原渗出,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形成提供基质。在促进骨愈合方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促进血管增生,协调软骨细胞的消长、细胞外基质的改建,加快软骨内成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还可以趋化并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使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局部钙盐沉积增加,促进骨愈合。 背景:研究发现在皮下、肌肉等部位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也可形成诱导膜,膜内同样具有微血管的形成并分泌多种成骨因子。 目的:比较皮下、肌肉、股骨骨缺损处诱导膜内血管化程度和成骨因子表达的差异。 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后肢皮下、肌肉内、股骨骨缺损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每组12只。植入6周后,取出骨水泥周围的诱导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诱导膜组织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印迹方法、RT-q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诱导膜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实验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1101006。 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均可形成诱导膜,但骨缺损组诱导膜组织切片外层血管数量较肌肉组、皮下组多,靠近骨水泥侧的内层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细胞数量较肌肉组、皮下组多;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骨缺损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最多,皮下组最少;③Western Blot与RT-qPCR检测显示,骨缺损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多于肌肉组、皮下组(P < 0.001);④结果表明,不同的周围组织条件对诱导膜的组织结构和成骨因子表达有重要影响,在骨缺损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提高诱导膜的形成质量,膜内新生血管更丰富,骨生长因子的表达量更多。ORCID: 0000-0003-1405-0765(李树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1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是一种与应激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分泌肽,通过与G蛋白偶联的2种受体结合发挥整合、协调内分泌、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行为学各方面对应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as a multifunctional antitumor fact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esign of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cancer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directed against different tumor compartments, including the tumor cells themselves and components of the stroma, such as the tumor vasculature. Indeed, several antiangiogenic compounds have entered clinical trials for us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cytotoxic drugs.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 is a multifunctional natural peptide with complex neurotrophic, neuroprotective, antiangiogenic, and proapoptotic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y of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be exploi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studies that reveal the antitumor potential of PEDF based on its antiangiogenic properties and its newly discovered direct antitumor effects, which involve the 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r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 We also discuss possibl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PEDF, based on thes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al domains that retain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血压调节的研究多年来经过许多变革,最初的工作多集中在各种具有血管活性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其受体、受体亚型上。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人们发现内皮源性的一氧化氮可扩张血管,便开始将研究兴趣转向血管内皮的调节作用。此间,研究者并未重视血管外周组织可能具有分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compared the properties of lymph node extracts from rat tissu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supernatant obtained from the lectin-transformed rabbit peritoneal exudate lymphocytes in culture. Both extracts possess large amounts of lysosomal hydrolases, including particularly a cathepsin D-like protease. Both extracts are capable of increasing cutaneous permeability in the rat and caus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cellular infiltration into the site of injection in the skin of these animals. This permeability-increasing activity and the cellular infiltration response to injection of these materials is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pepstatin and not by a variety of other inhibitors. Both extracts' permeability-increasing activity has a molecular weight range between 50,000 and 100,000 daltons and an isoelectric point of approximately 4.2. The molecular weight, the isoelectric point, and the inhibition by pepstatin are characteristic of cathepsin D from liver or spleen or granulocytes. Like cathepsin D, the permeability factor from LNPF and SRF extracts will release acid kinins from substrates which have been shown by Greenbaum and Houck to exist in the ground substance of rat skin. Finally, the breakdown products of the hydrolytic action of cathepsin D-like enzymes found in both lymph node extracts and supernatant from transformed lymphocytes are chemotactic for white blood cells. Thus, the two properties of cathepsin D described above, namely (a) the release of acid kinins which are capable of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and (b) the generation of chemotactic breakdown products via proteolysis could explain the two primary biological effects of both lymph node permeability factor and skin reactive factor.  相似文献   

16.
17.
Impact factor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 factor transformation problem in inter-battery factor analysis is not limited to ordinary factor rotation. In this paper, four methods of transformation in inter-battery factor analysis are proposed. The first one is a solution of Gibson's (1960) proposal and may be applied to obtain factor loading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 simple structure. The second one is a kind of Procrustes rotation in inter-battery factor analysis. These solutions are obtained by numerical methods.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ones consist of scale transformation of factor loadings and may be applied to cases where orthogonality of factor loadings are desirable to a definite interpretation (e.g. as a profile score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general ability). The transformed values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methods are obtained as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of quartic eq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