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满洲省委建立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但省委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困难,传播革命火种,带领东北各族人民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为东北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满洲省委作为地方上的一级组织,从建立到撤销历经八年,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带领东北地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发动、支持并领导抗日义勇军,对义勇军队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本文从抗日义勇军兴起和发展的角度,来说明中共满洲省委对其影响。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的殖民压榨日益凸显并白热化,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抗日宣言,得到各个阶层广大民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5.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7.
马杰 《黑龙江档案》2012,(3):143-143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战争,蒋介石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当时东北各地出现了许多自发性的抗日武装队伍。如何团结他们,共同抗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于1933年1月26日给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的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全民族抗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抗日,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进入局部抗战阶段。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仍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把主要精力对准中央苏区,不断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号召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作为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红色中华》充分发挥了自身强大的舆论动员功能,积极宣传造势。首先,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陋行径;其次,强烈谴责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剿共”;再次,广泛宣传报道中华民族日益高涨的抗日浪潮;最后,及时向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红色中华》的这些举动,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起到了抗战动员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抗战时期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上演了一场“伟大预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的前期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日寇铁蹄所至,山河破碎,尸横遍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伟大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开展了一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3,(Z4):151-152
<正>有的事曾在小型座谈会上说过,为《兰台内参》留存资料,还是写成文字吧。当然,也有的事是第一次与各位同仁探究。一、盘山抗日义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来的。2010年9月3日,《辽宁日报》第8版,登载了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题为《抗战从这里开始》文章。文中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上午,街上的枪声还没有停止,中共满洲省委就秘密召开了常委会紧急会议。讨论骤变的形势和应变措施。会议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事变强占东北一事,给中央写出报  相似文献   

12.
张贵 《军事记者》2003,(7):40-42
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办的油印报纸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地区的南满(今吉林省以南广大地区)、东满(今吉林省东部地区)、北满(今吉林省以北的广大地区)和吉东(今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等地的抗日游击区部队陆续创办了油印报纸,有文字报纸和画报,通常为八开二版到四版不等。成为党的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南满地区抗联部队办的报纸《红军消息》和《人民小报》在南满的磐石地区,最早创刊的军报当属《红军消息》。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巡视员杨靖宇(当时化名张贯一)到磐石,将磐…  相似文献   

13.
自1932年在吉林省安图县创建县抗日游击队起,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和抗日战士,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与东北抗日联军结成了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战斗友谊,并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已是被历史所佐证和无可辩驳的事实。但也有人迷惑不解:当时朝鲜也同样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金日成为何不在本国本土抗日,而远离故乡,来到中国参加抗战呢?  相似文献   

14.
“九&;#183;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和各地爱国将士在中共中央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组成人民抗日游击武装,进行抗日斗争,省委在东满和南满创建了反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15.
罗登贤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最早领导东北抗日的满洲省委书记。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东北抗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写了东北抗战史上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16.
陈晖 《档案天地》2007,(1):29-31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2月.因上海中央局遭受破坏.中共满州省委与中央失掉了联系。此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游击运动.便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7.
古小丹 《兰台世界》2006,(9S):64-64
1935年8月1日,红军还在长征北上途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历数日本侵华罪行,谴责了蒋介石国民党步步退让丧权辱国的行径,发出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的伟大号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刻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12月,中共中央在其驻地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进一步强调了“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的“反蒋抗日”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静 《湖北档案》2014,(4):34-37
正1935年春,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全面侵华准备。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无法公开出版刊物号召广大民众团结救亡,中国共产党决定在海外创办一份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中文报纸。从1935年秋开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陆续收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法国巴黎出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抗日宣言,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向全国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称“卢沟桥事变”是我国续绝存亡之最后关头,号召全国“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中华民族在抗日的旗帜下焕发出了空前的凝聚力,万众一心,同仇敌仡,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5,(7):16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其间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初期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为一栋面阔六间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