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反辐射导弹对地面雷达的毁伤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辐射导弹对地面雷达目标的毁伤概率进行了研究,根据目标易损性.给出了炸点定位、破片毁伤目标、超压毁伤目标、坐标杀伤等计算模型,并由此建立了反辐射导弹对目标的单发毁伤能力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破片式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效能,提出了一种炸高依末端弹道倾角而定的近炸方式.分析了起爆点相对目标的方位及距离;确定了由破片面积密度和破片动能所限定的导弹毁伤范围的解析表达式;以毁伤目标雷达天线概率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求解导弹最佳炸高函数的优化模型;以AGM-88C攻击SAM-6为例,进行了Monte-Carlo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近炸方式能实现较好的引战配合,使导弹获得较高的单发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3.
爆破式ARM 对典型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爆破式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missile,ARM)对典型相控阵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对ARM爆破战斗部的引战配合进行研究。在分析空地反辐射导弹末段弹道特性及爆破式战斗部毁伤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爆破式ARM对典型目标触发起爆和近炸起爆时的毁伤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仿真方法确定了近炸起爆的最佳起爆高度及不同起爆方式的导弹单发毁伤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天线高度较高的目标适宜采用近炸起爆,对于天线高度较低的目标适宜采用触发起爆。  相似文献   

4.
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效应,通过破片对导弹目标侵彻破坏,建立导弹多层等效靶概念,并用铝合金多层等效靶作为"桥梁",建立破片对导弹目标侵彻能力的内在等效关系,从而将破片对导弹部件侵彻能力的研究转化为可定量描述的破片对导弹多层靶的侵彻能力研究.其实例以无线电近炸引信为模型,在确定相关炸点条件下,研究弹丸爆炸产生的破片对目标的条件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爆破式反辐射导弹对雷达阵地的最佳毁伤,根据典型防空导弹雷达阵地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建立了目标等效靶模型,确定了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毁伤判据。利用弹目交会特性,给出了炸点与雷达车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得出了对雷达阵地的坐标杀伤规律。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导弹的单发毁伤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弹道倾角较大、雷达馈源点较低时,适宜采用触发起爆方式;在弹道倾角较小、雷达馈源点较高时,适宜采用近炸方式。  相似文献   

6.
爆破式空地反辐射导弹引战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地反辐射导弹爆破式战斗部的毁伤特性,提出了一种导弹飞过目标近炸,其它弹目交会情况触发起爆的新的引战配合方式.分析了引信起爆面,建立了起爆面方程和毁伤目标判定准则,运用实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测高引爆、触发起爆等引战配合方式比较,该方式能较好地提高导弹战斗部的毁伤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爆破毁伤+触发起爆"引战系统型的空地反辐射导弹,为提高毁伤概率,提出了在弹道末端修正瞄准点的方法,建立了修正模型,对修正前后的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修正方法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单发导弹毁伤概率,且该修正模型在导弹控制系统内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效毁伤空中目标需求,开展聚焦破片战斗部与普通战斗部对导弹目标毁伤效果比较研究。开发了破片式战斗部对空中目标毁伤评估仿真系统,对同样弹目交汇条件下,某导弹受聚焦战斗部与普通杀爆破片战斗部打击下所遭遇破片数及弹体毁伤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模拟实验,比较了聚焦战斗部与普通杀爆战斗部的破片-冲击波联合作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聚焦破片式战斗部击中目标的破片数量明显增多,且能形成切割性毁伤;聚焦战斗部破片-冲击波联合作用毁伤效果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9.
针对反辐射导弹受到两点源诱偏的情况,建立两点源诱偏模型,并根据反辐射导弹毁伤目标的特点,建立毁伤能力评估模型。最后,将两点源诱偏条件下的突防过程与命中、毁伤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导弹整体攻击过程的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时,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概率。此毁伤概率可以进一步体现两点源诱偏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突防能力,为此类对抗措施条件下突防能力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在反舰作战中与常规反舰导弹的协同运用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仿真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效果,并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优化使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舰艇对导弹的发现和抗击能力,提高常规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增强其反舰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是研究多发导弹对多目标杀伤的基础,本文在推导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的基本表达式,分析某防空导弹的制导误差规律、引信在引爆区的引爆概率、目标条件坐标杀伤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多发防空导弹对疏散型集群目标的杀伤概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我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我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以巡航导弹发动机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和毁伤效应研究.在建立巡航导弹发动机舱模拟等效靶的基础上,利用模拟战斗部对巡航导弹发动机舱模拟等效靶进行了冲击毁伤作用实验,研究了发动机舱在破片与冲击波耦合作用下的毁伤模式,分析了其毁伤机理,得到了其在破片与冲击波耦合作用下的毁伤判据.  相似文献   

13.
文中建立了可编程电子引信时间弹对空中目标毁伤概率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计算出可编程电子引信时间弹对ARM导弹的毁伤概率,分析了影响毁伤概率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可编程电子时间引信弹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计算结果表明:正面攻击时的毁伤概率大于侧面攻击时的毁伤概率,而毁伤概率与航程存在一最优组合。因此,弹目相对速度比攻击方位对条件毁伤概率影响更大,当射程在1~2km时,可对ARM导弹达到0.4以上的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Ahead弹对空中目标毁伤概率的计算模型,分析了ARM导弹的目标易损性。并用Montor-Calor方法计算出了Ahead弹对ARM导弹的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防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是衡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关键性指标,说明了其仿真研究在武器系统的效能分析以及试验鉴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引信启动概率、战斗部条件杀伤概率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单发导弹的杀伤概率计算模型.针对具体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超视距空战中空空导弹攻击效果问题,对空空导弹攻击空中目标的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空空导弹、目标飞机的运动学方程,结合空空导弹导引律,建立攻击过程中导弹的弹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空空导弹引信启动模型和空空导弹终点效应及目标毁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初始状态下空空导弹对目标的攻击效果存在差异,该模型可反映出在一定初始状态下空空导弹对目标的攻击效果,为空空导弹的作战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TBM导弹动能杆战斗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战配合条件下, 针对目标可能采取的对抗措施, 推导了动能杆战斗部类反TBM导弹的杀伤概率数学模型, 并根据仿真结果讨论了影响杀伤概率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 把战斗部参数作为设计变量, 以单发导弹杀伤概率最大、战斗部质量最小为双目标函数, 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 并给出算例, 分析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许俊峰  姜春兰  李明 《兵工学报》2014,35(2):176-181
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 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 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引制一体化技术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