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及其起源土壤的表层腐殖质 H/F 值,由红壤→渗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水稻土逐渐增大。晶胶率是区分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的良好发生指标。渗育型水稻土剖面晶胶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潴育型 W 层晶胶率较其它土层高;脱潜型 P 层晶胶率高于其它土层;潜育型 G 层晶胶率<1.0。红壤性水稻土磁化率大大低于起源土壤,不同水型水稻土具有不同的磁化率剖面.磁化率剖面也可作为水型的划分依据。母质对水稻土的粘粒硅铝率、粘粒铁富集系数、质地及耕层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分类中土属的划分必须对母质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福建省典型的4种母质发育、3种不同水育型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剖面的表面电荷特性参数 ZPNC,δ_P 及有关物质组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明:(1)ZPNC 均偏于水合氧化物 ZPC 的酸侧,剖面分布呈自上而下递增.(2)除玄武岩母质系列外,其它水稻土耕作层 ZPNC 均小于起源土壤.(3)渗育型水稻土 W_1层和潴育型水稻土 W_2层 ZPNC 较其它土层高.(4)δ_P 变化与 ZPNC 呈反相关趋势.不同水型水稻土剖面 ZPNC 变化主要受水分运动影响下的腐殖质积累和氧化铁淋淀的制约,其中活性铁 Fe(?)的影响最大.(5)不同母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铁和低铁母质水稻土剖面 ZPNC 变异较小。中铁母质者则变异较大,同时亦受到粘粒 SiO_2和 SiO_2/(Al_2O_3+Fe_2O_3)摩尔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植烟土壤特性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勇 《福建农业》2007,(6):21-21
一、植烟土壤主要类型 水稻土根据水型的不同分为: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三个亚类。渗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丘陵坡地、山间谷地两侧的梯田,成土母质以坡积物为主。潴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源和山垅开阔处,成土母质多为冲积物、坡积物或冲洪积物。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山垅、谷地及低洼地带,成土母质多为坡积物,部分为冲洪积物。不同亚类的水稻土又可分为不同土属,适宜植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土属: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耕地棕壤供钾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辽宁省七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耕地棕壤一些供钾潜力指标:土壤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缓效钾含量和易释放非交换性钾含量分别为0.69%-2.18%、85.0-247.5ppm、177.5-1227.5ppm和237.5-1752.5ppm;土壤钾缓冲容量77.65-214.68me/(mol/L)#+(1/2)·100克土。土壤对钾肥的反应不仅受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易释放非交换性钾的制约,还受土壤钾缓冲容量的影响。生物耗竭试验结果与土壤供钾指标相关密切,可以反映土壤的供钾状况。除泥灰岩和花岗岩残积母质棕壤供钾潜力较大外,其它母质发育的棕壤不同程度地出现供钾不足,玄武岩残积母质棕壤问题尤重。  相似文献   

5.
对皖南地区8种成土母质发育的5种亚类水稻土的94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硫含量为8.9-85.3μgg^-1,土壤缺硫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8.6%。缺硫土壤主要分布于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和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潴育型水稻土。  相似文献   

6.
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差异及其土壤化学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发育于玄武岩和花岗岩的红壤及其水稻土作水稻盆栽试验研究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差异及其土壤化学特点,试验表明,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及其水田的磷肥有效性与Fe,Al有关,而玄武岩发育者,不仅占Fe,Al,而且还与Mn有密切关系,对土壤-植物系统中磷肥有效性与Fe,Mn元素相互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广东省两种不同起源(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和滨海沼泽土)水稻土的发育特征及其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H/F比值随淹水时间增长有增大的趋势;砖红壤与滨海沼泽土发育成水稻土的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方向不同,不同起源水稻土的pH、盐基代换量、晶质铁以及晶胶率有明显的差别,受起源土壤的影响很大,相反,同一起源不同水型水稻土的性质差异则较小;水稻土应是一个独立土类,土壤剖面形态,铁的晶胶率,腐殖质的H/F比值,pH,盐基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等可作为鉴别水稻土发育特征和划分土壤类型的依据,供试土壤可划分为砖红壤性水稻土和滨海沼泽土性水稻土两个亚类,每个亚类可按不同水型(淹育、潴育、潜育和脱潜等)划分土属。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红壤旱地土壤钾素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对江西省五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样248个,剖面样75个,分别测定了全钾、缓效性钾和速效钾含量,查明了全省红壤旱地土壤全钾、缓效性钾、速效性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6.7gkg ̄(-1)±7.3gkg ̄(-1)、251.9mgkg ̄(-1)±145.9mgkg ̄(-1)和63.9mgkg ̄(-1)±32.4mgkg ̄(-1),低于缺乏临界水平(速效性钾<70mgkg ̄(-1)的样品占79.5%。阐明了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颖型间的钾素含量的差异,以及影响钾素含量的因素有母质、含钾矿物、有机质、质地和粘粒。绘制出土壤缓效性钾、速效性钾含量分布图为红壤旱地土壤资源评价和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10.
对盐源烟草种植区362个土样磷素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源烟草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 mg/kg和0.52 g/kg;速效钾、全钾含量平均为153.94 mg/kg和7.93 g/kg。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有效磷含量排序为:紫色土>新积土>红壤>黄棕壤>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排序为:为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新积土>水稻土。从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来看,磷素和钾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供试土壤按粘土矿物组成分为4组.第1组(土壤7)和第2组(土壤1,2和6)以蛭石和伊利石矿物占优势,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该类土壤,尤其是第1组土壤,具有较高的缓冲钾位势变化的能力和有效钾库;但钾的有效性却较低.相反,以高岭石为主、阳离子代换量较低的第4组土壤(土壤3,8,9和10),其钾位缓冲力和有效钾库均较低;但钾的有效性却较高.而以伊利石为主、高岭石为次的第3组土壤(土壤4和5),其钾素状况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福建省水稻土分类。把水稻土分为三个亚类型:渗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土属的划分是以起源土壤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和母质的不同而分为八个属:1、砖红壤性土或中更新世海成阶地红土;2、白土或晚更新世海成阶地原生土;3、红壤或晚更新世红土;4、紫色土或紫色砂页岩风化残积物;5、黄壤或山地黄壤;6、冲积土或河流冲积物;7、盐土或滨海沉积物;8、石灰性土及石灰岩残积物。土种的划分是根据土壤上部土层(0~50 cm)的质地构型或耕作层的熟化度。水稻土的命名建议采用地名——亚类(简称)——属名(简称)——上层(0~20cm)质地的连名法,似较现行的命名法切实可用。  相似文献   

13.
安溪茶园土壤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母质关系较为密切.其中K、Al的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 花岗岩母质> 第四纪红土母质;Fe、Mn、Zn 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 第四纪红土母质> 花岗岩母质.土壤有效性的矿质元素与铁观音乌龙茶的生化品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如土壤中的有效Zn,活性Al与速效P的比值与茶叶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性Mn 与茶多酚呈显著的正相关;速效P、活性Fe、活性Mn与水浸出物和总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粤西砖红壤的镁素状况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粤西砖红壤的全镁含量普遍较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全镁含量多在0.2%以下,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镁不足0.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较丰,表土含量均在100ppm以上,镁饱和度较高;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贫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6.7和14.7ppm,镁饱和度大都极低.土壤供镁能力的强弱依次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交换性镁及镁饱和度与牧草的相对产量、吸镁量以及玉米小苗的含镁量、吸镁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此初步认为可用作土壤镁素诊断指标。酸深性镁的有效性也较高,但因其释放速度较慢,不宜作为诊断指标,可用以评价土壤有效镁的补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多数稻田土壤供钾能力为中下水平。在61个代表性土样中,缓效性钾<30mgK/100g,占71%;速效性钾<8mgK/100g,占57%;其中以烂泥田最低,黄泥田次之。只有埭田、乌泥田和潮沙田等供钾能力较高。供试土壤更换水分状态,都能促进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释钾顺序为干湿交替>湿润>淹水。净释钾量乌泥田最多,烂泥田和黄泥田最少。不同土壤水分状态对肥料钾的固定同释钾顺序一致。供试土壤培育4个月,其固钾率为灰泥田(40~55%)>乌泥田(12~18%)>潮沙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烂泥田(3~15%)。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三种肥料结构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磷钾养分状况的影响。土壤中的生物学有效性氮、氨基酸态氮、氨基酸、速效磷和活性有机磷的含量变化趋势是,以作物残体+灶灰+猪粪+化肥处理>作物残体+灶灰+化肥处理>绿肥+化肥处理。在各处理中,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变化不大,但采取秸杆、灶灰、菜籽饼和猪粪还田的措施,在节约化学钾肥提高作物产量中起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福建铁铝土最大吸磷量(x_m)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黄壤>黄红壤>红壤>赤红壤>耕种赤红壤>红壤性水稻土,各类土壤磷素吸附能常数(k)的变化趋势与 x_m 值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游离铁、活性铁、富里酸增加,土壤 x_m 值明显增大.施用有机质使土壤 x_m 值增加,k 值下降.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使 x_m,k 值显著上升,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0.984.酸性土壤适量施用石灰,明显提高了旱作物吸磷量,而水稻吸磷量则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小麦磷肥回收率与 x_m 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655),而与 k 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