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天麻钩藤饮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伍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偏头痛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予天麻钩藤饮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且观察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头痛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天麻钩藤饮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伍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发作频次,缓解头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亮 《新医学》2009,40(3):178-17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对照组20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16-2617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晕痛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4例慢性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病人给予晕痛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以治疗初始、治疗后2w及4w作为观察节点,观察治疗效果并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2W和4W后比较,头痛程度评分(VAS)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通过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痛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60-3861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偏头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和偏头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奇数纳入观察组(47例),偶数纳入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应激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氧磷酶-1(PON-1)水平高于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头痛宁组(盐酸氟桂利嗪+头痛宁治疗)、常规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各60例,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头痛发作频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发作程度评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MMP-9、TNF-α及LPA水平。结果治疗后,头痛宁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发作程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宁组患者的血清MMP-9、TNF-α及LP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痛宁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常规组的81.67%(4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肯定,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MMP-9、TNF-a及LPA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30-2231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头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头痛程度、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痛程度、头疼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头痛程度和头痛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用氟桂利嗪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府谷县人民医院和商南县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天舒胶囊和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天舒胶囊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医治,均治疗3个月。观察分析两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的效果、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CA、PCA、VA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舒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2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氟桂利嗪+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用乌灵胶囊的治疗组临床疗效好,总有效率高,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且副作用少。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粉防己甲素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氟桂利嗪胶囊)和治疗组34例(粉防己甲素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口述疼痛分级法(VR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SF-36)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VAS、VRS积分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VRS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及社会功能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防己甲素片能显著提高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头痛宁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症状改善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痛宁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指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脑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地动脉(BA)]、5-羟色胺(5-HT)水平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CA、MCA、PCA、VA、BA平均速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HT与CGRP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可提高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流速度,促进脑部微循环,减轻和控制偏头痛发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电针对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时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头痛频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组及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88.6%)明显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8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优于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诊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即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宁胶囊在治疗偏头痛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7):1049-1050
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100B、MBP、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S100B、MBP、NSE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TCD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度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伴轻度以上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联合度罗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2组患者焦虑程度,并比较头痛程度及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2、4、6、8周,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出现明显减少,且治疗后6、8周,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8周头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8周,治疗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氟桂利嗪能有效减少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改善焦虑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都梁软胶囊加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治疗。60d后观察两组头痛指数的变化。停药半年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头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75%和56.25%,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是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成药阿魏酸钠片联合西药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接受阿魏酸钠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及单用氟桂利嗪胶囊的对比治疗,连用3个月,随访1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控制复发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疗法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对控制复发也有明显作用,疗法简单易行,副作用少,可作为偏头痛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