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军 《农业工程》2019,(6):73-73
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依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技术力量,该市近期建成了区县一体的农业综合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示范园区以实现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为目标,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农机无人驾驶及无人机植保、测绘和遥感技术等,逐步建成农机北斗自动导航、农机作业远程监测、智慧农机大数据管理、精量施肥播种控制、现代农业小气候监测和农田网格化管理等多个智能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我国对于农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丘陵山区智慧农业市场呈现出需求大、热度持续走高的特点。其中,植保无人机在智慧农业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但其发展还存在许多阻碍。为了探明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扫清智慧农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课题组从植保无人机、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的市场现状和政策现状,提出当前植保无人机存在推广难度大、缺少系统监管、设备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基于现存问题,对植保无人机助推丘陵山区智慧农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整合讨论,得出以下路径:构建符合山区实际情况的特色植保无人机监管模式、发展山区植保无人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确定山区植保无人机科技创新方向。对于增强山区智慧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奠定山区智慧农业及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日,重庆首个5G网联植保无人机本周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试飞成功,为30亩试验农田提供集成无人机植保、遥感大数据、农业大数据为一体的高效飞防服务和精准农业服务,这标志着重庆首个基于5G网络的无人机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成功落地。  相似文献   

4.
袁玉敏 《农机化研究》2016,(12):227-231
农业植保无人机凭借其高效率、低作业成本等特点,目前正逐步地取代人工植保,成为农业植保领域的一种重要装备。定位系统作为农业植保无人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无人机自主工作和飞行的关键,也是无人机进行各项植保飞行作业的基础,研发和设计高精度的无人机定位系统是未来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进一步突破和应用的关键。为此,针对GPS定位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差、定位精度有限、无法为农业植保无人机提供高精度稳定的定位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混合农业植保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设计,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GPS在复杂环境的定位不足,提高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定位精度,对进一步促进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俞康  何凯  何曾 《河北农机》2022,(7):37-39
我国科技迅速提升同时也带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如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应用在农业的领域中,植保无人机就是其中一种技术的代表,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药喷洒和作物的评估、疾病监测、水分监测以及机械授粉等方面,植保无人机在发达国家中早已广泛地使用在农业行业当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植保无人机是我国无人机市场的新兴...  相似文献   

6.
吴思佳 《南方农机》2023,(24):116-118
【目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与科学化生产,实现生产、生态和生活三者共同利益之间的协同。【方法】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和行业特征进行分析,剖析了以智慧农业与电商运营相结合的“智能农业云”项目。“智能农业云”项目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实现生物、信息和装备技术的耦合发展,现代化、智慧化和生态化的相互融合,效率效果并重。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产前生产资料衔接、产中生产要素配置、产后产品供需对接,一体化调配各个环节;通过土壤、水、氧气等生产环境与农产品生长的物质系统的循环,构建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的农业良性发展。【结果】该项目实现了农产品的数字化物流,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既满足了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管理耕地的要求,又保障了消费者对蔬果的新鲜度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植保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喷洒方式,普遍采用相对比较粗放的作业方式,对无人机驾驶员的手动操作依赖性较高。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升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质量,对植保无人机的喷洒系统进行智能化的优化设计。植保无人机智能喷洒系统包括智能配药单元、精准喷洒单元和智能监测单元三个部分组成,并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实时的优化作业,最终实现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喷洒作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的调研,在传统无人机的基础上开创一款运行成本低、灵活性高、具有自动巡航作业、自主避障、自行检测药储量、自动折返等功能,搭载实时监控摄像头,与WiFi模块和手机端连接,以此来实现远程控制的智能化植保无人机。显而易见,智能植保无人机更加适应现在的"智慧"农业,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突破农业领域数据采集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建设农业物联网,制定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嵌入式技术、PLC技术、ZigBee组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通过搭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的网络链路环境,设计了物联网技术的四层结构图,包括硬件层、网关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设计了智慧农业网络链路、大棚种植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和安防监控子系统。【结果】通过建设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实时监测,实现农牧业智能监控、智能控制以及农业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结论】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植保无人机的高效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举措,全面提升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实效,备受业内关注。文章介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分析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及应用实践,结合相关经验,分别从细化行业标准、创新植保无人机研发应用等方面,探讨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推广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保证农作物产量对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测绘技术优势明显,将无人机测绘技术引入农业植保领域,能够有效掌握农作物的长势以及健康状态,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技术水平低、行业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笔者阐述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无人机农业植保技术、构建相关服务机构、完善维修网点等在农业植保领域应用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测绘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监测和判断农作物的健康状态,还可以有效识别农作物的密度和出芽率,为作物的产量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振兴乡村的重要领域。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广西梧州岑溪市的农业生产模式改革创新,新时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不断撞击与结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类新型农业技术设备,凭借着药物喷洒质量高、效率高、安全、环保、节水省药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岑溪市果园的“新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业植保作业中存留“打药难”的难题,对推动农业大面积生产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岑溪市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植保无人机在岑溪市的推广与应用情况为出发点,分析植保无人机在生产中使用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多旋翼无人机完成农作物的植保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通过分析多旋翼无人机在农业生产植保中的作用,说明了影响无人机喷药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面临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挑战,传统方法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和环境问题。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具有高效、安全和精准的特点,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植保无人机的推广仍面临政策、技术和培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三项策略来推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和发展。首先,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采用植保无人机。其次,技术研发是关键,需要不断提高植保无人机的性能、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研发适用于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的专用农药和喷洒技术。最后,培训与推广也至关重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植保无人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意识。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技术、智慧生活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在农业领域,智能化技术正通过各式各样的产品和服务,使得整个农业从生产到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在农机领域,智能化技术正在使得农机从形态到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人机、自动插秧机、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等,既有单个的智能农机产品,也有农业智能化系统和平台。随着智能化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农机和农业,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正被掀起。  相似文献   

16.
搭载高性能传感器和施药装备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系统是精准农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智能装备之一。本研究首先从前端田间作业环境动态感知技术出发,阐述了无人机光谱成像遥感、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实时环境建模等技术在无人机植保作业方面的应用情况;然后对精准施药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有关的前沿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旋翼下方风场结构演化及雾滴沉积过程仿真建模、多区域全覆盖条件下的智能作业路径规划、精准变量施药控制等;最后论述了作业效果评估与过程监管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施药作业质量评价方法、基于云平台数据管理的全过程可视化监管等。在总结现有技术发展现状基础上,对未来智能化无人机植保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阐明了光谱图像获取与计算智能的深度学习识别聚类、基于高精度雾滴谱和风场模型预测的精准变量施药作业路径规划、基于传感器实时数据的作业质量评估和作业监管等新技术手段,将在遥感信息反演、药液飘移抑制、作业效率优化、施药过程管控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使植保作业数据化、透明化,全过程可观化可控制,推动农业生产管理从机械化向智能化和智慧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与农业智能化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课题组概述了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现阶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自动灌溉技术、植保无人机、自走式联合收获机进行了分析。为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提出了加大创新力度、构建信息交互平台等建议。实践证明,合理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助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喜泽 《南方农机》2023,(7):190-192
与传统灌溉技术对比,智能遥控灌溉需要将远程监控设备设置在灌溉设备上,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控制,有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对农业灌溉的整体管理,既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针对农业智能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性,探讨了田间信息智能化采集工作原理,并从智能化控制显示内容、计量内容、存储数据功能、自动断电、预警功能、位移、断相保护、电网线报警及终端停电提醒等方面分析了精准灌溉智能化控制的方式,以期充分利用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高效性与整体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植保无人机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快速作业等优点,在农业植保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装备。为了能够实时远程监控农用植保旋翼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信息,提高无人机飞行作业安全和作业质量,进行更好的飞行控制管理,设计并实现了植保旋翼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可实现与植保无人机的远距离实时通信、监测飞行姿态、显示飞行作业轨迹和飞行控制等操作。地面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树莓派2作为硬件平台,2.4G无线模块实现数据收发,使用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Qt对地面监控系统软件功能和交互界面进行开发,并制定了旋翼无人机与地面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协议。该系统实际测试表明:监控系统可长时间连续稳定的工作,有效实现了对农用植保旋翼无人机实时监控与操作。  相似文献   

20.
作物倒伏是影响农作物产量、造成农业经济损失的一大主要原因。有效地监测农作物倒伏情况,并对作物损失进行预评估,能够为农民和有关部门的灾后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运用灵便小巧的无人机平台对作物倒伏区进行监测,可有效避免人工监测引起作物二次倒伏现象的发生。本文针对国内外关于典型倒伏农作物研究种类单一、监测方法集中的现状,以及运用无人机平台提取处理作物倒伏信息所面临的续航时间短、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混种作物监测精准度低、农户专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对基于无人机平台监测其他农作物倒伏状况进行展望,提出无人机倒伏监测的高效智能化、识别精准化、监测普适化、功能人性化、性能完备化发展,为拓展无人机平台在各类直立农作物倒伏现象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