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盘山隧洞1号施工支洞总长714 m,磨盘山隧洞2号施工支洞总长903 m,在施工支洞的地质情况复杂,涌水量大,工期紧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使施工支洞顺利、安全的贯通,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TBM掘进洞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采用现场监测和三维数值仿真2种手段,对典型洞段围岩开挖卸荷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TBM掘进洞段围岩变形和钢拱架受力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围岩类别和隧洞埋深均是影响围岩变形量值和收敛时间的重要因素,TBM上的撑靴结构对钢拱架受力影响显著。根据香炉山隧洞敞开式TBM施工特点,提出了敞开式TBM开挖施工的仿真模拟技术,获得了典型断面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随掌子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可为TBM洞段支护设计优化及掘进过程中卡机问题的预测和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志萍  张帅  赵静  李五金  祁鹏 《人民黄河》2016,(4):97-100,105
为使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段Ⅴ标渠段地下水降至最低渠底开挖高程1 m以下,满足干地施工要求,运用VisualModflow对3种渠道降排水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通过确定模拟范围、概化边界性质等要素,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要素参数,对两个换填段及3个倒虹吸水平管身段的降排水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使30 d后的观测水位降至控制水位以下,满足降水要求。适当增大井深、井间距、抽水量等要素,以及增加防渗墙的降排水方案,可在要求时间内保证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利工程建筑物施工降排水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水利工程施工降排水的目的是为高地下水位的建筑物提供干地施工条件,降排水布置方案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顺利进行和投资的大小。文章利用施工降排水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施工降排水的计算降水深度和实际降水深度的对比,讲述了基坑降水方案的布置的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壁山引水隧洞进口施工期洪水位与施工初期港口湾水库控制水位、施工期洪水过程及洪量密切相关。通过多方案研究表明,施工期水库预降水位至123.1m,施工结束后水库发电控制水位127.1m是最优水位控制方案。该控制水位条件下,引水隧洞进口施工期10年一遇洪水位为123.4m。  相似文献   

6.
香炉山隧洞长62.596 km,是滇中引水工程中最长的深埋长隧洞,隧洞全断面需进行二次衬砌,衬砌工程量大,施工强度要求高。受地形条件限制,部分施工支洞采用了斜井作为施工通道。在总结比较类似工程斜井混凝土运输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香炉山隧洞多条斜井的特点及混凝土施工的运输要求,分别选择了泵送、溜槽和提升机运输混凝土的方案,并对各方案施工中需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相关经验可为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属典型深埋长隧洞。通过钻孔地应力测试和三维应力场分析,隧洞区存在高地应力条件,采用岩石强度应力比法,以工程地质剖面图为基础,结合大地电磁测深EH4探测成果,综合考虑围岩岩性、地下水条件等,对可能产生岩爆洞段和岩爆等级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香炉山隧洞岩爆问题总体不突出,产生岩爆可能性较大的洞段共有6段。研究成果为隧洞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16#隧洞进口段穿越Q31饱和黄土,通过对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掌握围岩工程特性,采用AutoBank仿真渗流计算和初期施工变形监测分析,研究地下水渗流场以及施工变形量变化规律,全面系统提出Q31饱和黄土隧洞超前管棚开挖、支护、排水、保护等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深埋长输水隧洞安全、顺利地进行施工,对新建深埋长输水隧洞从结构布置、支护衬砌型式、灌浆施工方法以及供电、供水、通风、排水、出渣等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该隧洞施工,可为同类型深埋长输水隧洞提供设计和施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倪锦初  朱学贤  凌旋  帖熠 《人民长江》2022,53(1):154-159
随着中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深埋长隧洞采用TBM施工,而TBM选型是TBM施工方案中关键问题之一。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例,重点从穿断层、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等不良地质洞段施工难易程度、卡机风险,以及超前加固和超前地质预报操作便利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推荐优先选用两台敞开式TBM,并针对具体地质情况、施工特点,提出了TBM相应的功能配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滇中引水工程斜井中涌水量突增,施工难度大;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1至3标的施工及监理。施工1标有海东隧洞0号、1号、2号,3号,施工2标有海东隧洞4号,5号,狮子山隧洞进口、海东隧洞出口,施工3标有狮子山隧洞1号、2号、3号、4号。其中海东隧洞3号、海东隧洞4号为斜井,其余为平洞。在监理过程中,地下水系复杂,海东隧洞4号支洞渗水点多、量大。对此开展了注浆堵水工作,保证隧洞开挖正常推进和施工安全,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秦涛 《陕西水利》2017,(3):55-57
涌水是秦岭隧洞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根据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下穿椒溪河段工程设计地质情况,通过对两次较大的涌水,采取确保排水能力、止浆墙封堵、帷幕灌浆处理、超前地质钻孔探水、超前小导管注浆等对策及措施,制定下一步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有效的预防了椒溪河隧洞施工涌水,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的正常开展,可为秦岭隧洞施工工程涌水预防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田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应急排水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炭质页岩洞段开挖过程发生塌方。该文通过塌方成因的分析及处理方案的阐述,总结炭质页岩地质大断面隧洞开挖与支护的经验,供类似工程安全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采用世界先进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掘进至隧洞桩号7+762.80处盾构机刀具磨损严重,需要及时更换。为保证换刀工作能在干旱的基坑中顺利进行,必须进行降排水。本文介绍了降排水方案在该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建的港口湾灌区灌溉输水隧洞—石壁山1#隧洞的无压隧洞进口、洞身、出口建筑物设计与优化方案,为该工程建设和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核电厂排水隧洞受工艺布置和地形地质条件限制,隧洞进口段处于深厚坡残积层中,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替代大开挖方案。在开挖与支护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分析计算,根据现场情况及实测资料合理确定锚索间距和锚固力,并提出控制基坑及支护结构变形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排水倒虹吸进口段有两条河沟汇入情况,通过采用二维浅水运动数学模型研究手段,模拟分析双沟典型来流方向和不同流量组合情况下的倒虹吸进口段水流特性,通过方案比较优化进口段布置型式,提出了各种来流方向和流量组合情况下进口布置型式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是快速有效地将施工空间中的粉尘、烟雾及有毒、有害物、高温气体置换,以达到符合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要求,是地下工程暗挖法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措施。目前,随着TBM隧道掘进机广泛用于水利水电、交通工程等深埋超长隧洞(道),地下工程超长距离的施工通风技术和通风设备的性能逐步暴露出较大的弱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后段TBM独头掘进长约21km,最大独头通风长度达到23km,施工通风是该工程的关键。通过研究,选择与超长隧洞TBM施工特点相匹配的施工通风方案和设备,提供以人为本、满足劳动保护要求的良好施工环境,以充分发挥TBM快速、连续施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水工隧洞的施工特点,提出了采用循环网络模型描述隧洞施工过程和使用计算机模拟整个隧洞施工过程的方法,从而研究隧洞施工全过程并进行施工方案的优选。笔者根据某工程施工导流隧洞的岩石变化情况和拟定的施工组织方案,建立了隧洞施工的循环网络通用程序(CONS—TU87),对该模型进行了整个隧洞施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运算。通过模拟运算和灵敏度分析,可以计算出在不同资源水平的施工组织情况下,隧洞的施工工期、费用、生产率和供决策所需的其它信息,并可寻找出最佳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套和理想的工期-成本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滇中引水工程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香炉山隧洞全长62.60 km,最大埋深1 450 m,穿越滇西北横断山脉及金沙江与澜沧江两大流域分水岭,跨越多条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滇中引水工程中单洞最长、埋深最大隧洞,也是目前国内在建水利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大深埋超长隧洞。结合香炉山隧洞复杂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风险,系统地总结了香炉山隧洞勘察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于3S技术的地质遥感解译、大地电磁测深、千米级深孔勘探测试、复杂岩溶区大埋深超长隧洞选线、地下水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等勘察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创新性地研发了千米级深孔地应力测试技术、深部岩体水文地质参数测试技术以及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埋深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大埋深超长隧洞勘察关键技术研究方法,为类似工程勘察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