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啤酒生产中蒸汽用量较大,而且用汽量波动亦较大。所以如何选择适宜的锅炉容量及其附属装置,以适应用汽负荷的波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典型的啤酒厂,其生产设备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麦劳制造设备;二是麦汁制备及其发酵、啤酒过滤、包装及杀菌设备。这些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多数要使用蒸汽。以冬季为例,除采暖用汽外,生产工艺用汽即有大麦发芽空调用汽,麦芽干燥用汽,麦汁制  相似文献   

2.
蒸汽供热系统包括四个部分:锅炉、输汽管网、用汽设备和凝结水管网。蒸汽供热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取决于这四部分的运行效果,哪一部分的热损失较大呢?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例如,有的企业锅炉热效率低,出力不足,不能满足生产用汽需求;而有的企业因用汽设备疏水阀损坏,造成蒸汽直排,用汽设备热交换效率低,亦不能满足工艺加热要求,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应  相似文献   

3.
S—ACC(蒸汽蓄热器)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装置。在许多行业中,生产用汽负荷波动剧烈,致使锅炉供汽不稳定,燃烧急剧变化,导致锅炉效率降低;水位也急剧变化,容易造成事故。此情况下,在锅炉和用汽设备之间装设蓄热器作为热的均衡装置,当锅炉产生蒸汽富裕时,可把蒸汽贮存起来;蒸汽不足时,再取出来使用。这样既可保证生产用汽的需要,也稳定了锅炉的燃烧,使锅炉在最佳工况下进行。北京泡沫塑料厂原有三台 KZL4—13快装锅炉供生产用汽,由于该厂的生产设备用汽时间短,而用汽量大,每台设备的瞬时用汽负荷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蒸汽蓄热器是一种以热水为介质储蓄蒸汽热能的设备,在并入锅炉供汽系统后,即成为锅炉与用汽部门之间的热能平衡库。当锅炉供汽能力大于用汽负荷时,可把多余的热能自动地积蓄在蓄热器内;当用汽负荷大于锅炉供汽  相似文献   

5.
钱粮 《节能》2001,(10):20-21
1 前言 近年来,各烟厂均进行了大规模的制丝设备改造,随着制丝设备的增加,蒸汽消耗随之增加,蒸汽凝结水也大量增加,以往简单的凝结水回收设备已不能满足要求。另外,由于用汽设备增加,生产用汽和生活用汽冲突较大,用汽高峰汽压明显下降,影响生产;若多开一台锅炉,除增加能耗外,还增加人力成本。因此开发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凝结水回收设备,既可以解决生产生活用汽的矛盾,节约能源,又可以满足环保的要求。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凝结水回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式回收;另一种是闭式回收。开式回收是将凝结水流入一容…  相似文献   

6.
罗武生  喻胜飞 《节能》1999,(1):41-43
从理论上计算了钛白生产各工序的用汽量和用汽时间,优化组合设备,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尹铁成 《节能技术》2000,18(2):44-44
水蒸气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广泛,正逐渐为企业所关注,很多企业都在探讨节约用汽的方法。在企业中,节约用汽主要包括以下途径:1 减少漏汽和散热节约用汽的第一步是要减少蒸汽管网和用汽设备的散热和漏损,为此必须提高这些设备的密封性。常用的方法是将一切应该绝热的地方用保温材料包扎好。对于漏汽,应加强检修和堵漏工作。2 改进设备和工艺21 在一般加热供暖方面,要合理控制加热温度,装设恒温自控设备。改蒸汽取暖为热水取暖,可节约燃料30%。敞口设备加盖,可大大减少表面蒸发热损失。印染行业采用的平洗槽,加盖以后可节汽三分之一,还能…  相似文献   

8.
疏水阀的节能功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基建能源环保处张善道一、间接用汽设备中蒸汽放热情况热交换器、加压釜、反应锅、干燥设备、烘房、热板压力机、蒸发器、蒸馏器、暖风机等用汽设备都和热载体对器壁的传热方式有关。这些用汽设备一般以对流和导热为主。对流换热则与流体...  相似文献   

9.
韦炳宗 《广西节能》1997,(1):18-18,2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的能耗水平是很高的。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节能是企业工作的重点。 工业锅炉的节能工作,应从两头着手,即供汽设备和用汽设备。供汽设备通常是工业锅炉,我国工业锅炉热效率低,而用汽设备的热转换效率更低,只有全面改进,齐抓共  相似文献   

10.
王国俊  余宗汉 《节能》1991,(12):28-30
<正> 一、问题的提出徐州火柴厂目前产品有火柴及纤维板。主要供汽设备为1台SHL 6.5—2.5/饱和型锅炉(另一台SHL4—2.5/饱和型锅炉备用)。用汽设备为热压机1台,热磨机2台,烘梗机3台,  相似文献   

11.
冬季过后,汽动给水泵正常运行的最小排汽量超过除氧器的用汽量(因为停止供暖后供热流量低,减少了除氧器软化水补水量,使除氧器用汽量降低),使汽动给水泵无法运行,一年只能冬季供暖时四个月运行,其余8个月闲置,造成了设备的浪费,也容易造成设备和管道的锈蚀损坏,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经过笔者认真分析,建议把汽动给水泵排汽接到高加进汽门后,供高加用汽,把高加做为汽动给水泵背压式汽轮机的凝结器.这样不受除氧器软化水补水量的影响,既能让汽动给水泵运转起来,又可以为厂里每小时节约400kW以上的厂用电,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约了生产经营资金.  相似文献   

12.
在供汽系统中,汽源的产汽量与热力负荷之间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例如,工业锅炉要求在额定负荷下平稳均衡供汽,但用汽设备开开停停,用汽量变化频繁;余热回收装置间断产汽,但工艺生产要求连续供汽;有时汽源和热力负荷都处于变化状态,而又互不适应。蒸汽蓄热器在本世纪初就应运而生。一、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及参数现在使用的蒸汽蓄热器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卧式蒸汽蓄热器由于有较大的蒸发面和放置稳定性好,得到了广泛应用。见图1。蒸汽蓄热器是以饱和水为介质储存热能的压力容器  相似文献   

13.
《节能》2014,(7)
<正>不用打孔抽汽、不用减压减温器大幅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热能利用率国家发明专利ZL200310105298.4多喷嘴蒸汽压力匹配器——大型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机组的理想设备,其原理是用匹配器以高压缸排汽作驱动汽,引射中压排汽或第三回热抽汽口抽汽,混合输出工业用汽。效率高、投资省。已在我国电厂135MW、300MW、600MW等机组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泰州橡胶总厂的产品耗能以电和蒸汽为主。多年来通过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产品单耗逐年下降。为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在完成全厂能量平衡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在提高用热设备的效率上大有潜力,应作为今后节能工作的重点。一、蒸汽多级利用方案我厂主要用热设备为脱硫罐、螺旋干燥器、平板硫化机和硫化罐。其中生产再生胶的胎胶车间为主要用汽车间。1991年该车间用汽量达13000t,主要用汽设备为3台φ1500的脱硫罐和两组φ400×12000的螺旋干燥器。由于脱硫工艺的要求,胶粉在脱硫过程中须维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垃圾焚烧处理补贴下降,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焚烧电厂收益占比增加.为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效率,近年来垃圾焚烧技术有向高参数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已有一批超高压带再热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电厂在建.针对参数提高至超高压炉内再热时机组两大主要用汽需求——空气预热器用汽、蒸汽吹灰器用汽选取合理汽源点,既要保证设备用汽需求,又要尽可...  相似文献   

16.
蒸汽疏水阀的作用。—是“阻气”即让蒸汽热能在用汽工艺设备上充分利用,二是“疏水”,即让热力管网或用汽-正艺设备中产生的凝结水及时排除出去,以确保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对于提高工艺用汽设备的热效率和蒸汽的有效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蒸汽蓄热器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设备。当用汽负荷低于锅炉蒸发量时,蓄热器可自动地吸收锅炉多余的蒸汽。反之。用汽负荷大于锅炉蒸发量时,蓄热器自动地释放出蒸汽。从而提高了锅炉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叙述了间接用汽设备中蒸汽对器壁传热方式中有相变的凝结换热系数要比蒸汽从用汽设备中直进直出无相变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大14~24倍;紫铜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12000倍,比水大560倍。疏水阀就是在蒸汽未变水(相变)之前不让从用汽设备中排出,并在蒸汽凝结成水后又能迅速将水排出,同时,并应能排出空气,以减小空气膜水膜对传热面的热阻。所以疏水阀能提高蒸汽的利用程度,节约用能。文章还叙述了蒸汽中含有空气对蒸汽温度的影响以及凝结水中显热的利用价值等。最后从经济、安全角度看,讲了用汽设备和蒸汽输送管道等安装流水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提供高峰负荷用汽的设备,蒸汽蓄热器的主要作用和高峰备用锅炉一样,都是为了解决供、用汽矛盾、平衡用汽负荷波动。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在那些具有瞬时大量用汽特点的场合,适宜采用锅炉配用蒸汽蓄热器串联和混联布置的方法,高峰备用锅炉不能替代蒸汽蓄热器,否则,在经济上和运行上都极不合理。而在那些用汽负荷波动频繁并呈一定周期性的工矿企业,可以采用锅炉配用蒸汽蓄热器或增设高峰备用锅炉的方法。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种评价锅炉配用蒸汽蓄热器和增设高峰备用锅炉的经济性的方法——设备投资比较法。文章的结论对于正确应用和推广蒸汽蓄热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疏水阀的作用是(?)动且迅速地排出用热设备及蒸汽管道中均凝结水,却能阻止蒸汽的泄漏。其性能的优劣对于系统的运行、设备的热效率及能源的利用影响很大,必须充分重视。我国供热系统约有疏水阀252万只,运行基本正常的只有10%,漏汽严重的占(?)0%,漏汽超标的占60%,由于漏汽所造成的能源损失每年为900万吨标煤。可见,疏水阀在供热系统的节能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