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水尾村,保留有沿海边境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自妈祖文化从福建莆田传入起,祖祖辈辈不仅是以敬仰之心崇拜妈祖文化,而且通过多种方式,如采用祭奠仪式传袭妈祖文化。然而,在妈祖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妈祖文化渐渐被年轻一代所淡忘。为此,本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调查等形式,走访了徐闻县文化局、徐闻县西连镇政府、水尾村部分村道、水尾村妈祖寺庙等地,从对官员、文化工作者、村民的采访中获得较多的一手资料,希冀能为今后妈祖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保护提出有力度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龙王在前,妈祖在后,不仅仅是指在长岛的海神信仰发展中先有龙王信仰,后有妈祖信仰,同时也简明扼要的阐明所信仰的海神地位功能:龙王的信仰是渔民在前方出海捕捞作业时对大自然敬畏,妈祖信仰是后方亲人企盼渔人平安归来的渴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抗风险能力的提升,龙王信仰与妈祖信仰逐渐融汇一起,更多的体现了长岛居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龙王在前,妈祖在后,不仅仅是指在长岛的海神信仰发展中先有龙王信仰,后有妈祖信仰,同时也简明扼要地阐明所信仰的海神地位功能:龙王的信仰是渔民在前方出海捕捞作业时对大自然敬畏,妈祖信仰是后方亲人企盼渔人平安归来的渴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龙王信仰与妈祖信仰逐渐融汇一起,更多地体现了长岛居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民间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行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通过探讨广西歌圩协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参与歌圩文化传承的行动模式、特点及局限性,来剖析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行动中的发展模式及实践意义,在治理视角下讨论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其中,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家庭教育保存和传递民族文化,传播各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教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手段.本文试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文章阐述了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在面临现实困境的同时,有更多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从坚守传统节日仪式的传承、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质、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妈祖文化,源于福建莆田,始于宋代,至今已千年有余。妈祖作为沿海民众崇奉的守护神,随闽越移民进入台湾,已成为海峡两岸海洋文化信仰的集大成者,是全球华人华侨海洋文化信仰的核心。宋元时期,福建移民在海南沿海一带定居,妈祖随着福建移民漂洋过海,逐渐扎根海南,至今已七百余年。妈祖文化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台湾和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岛屿省份,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属性强烈,都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移民,妈祖均随闽越移民深入本岛。海南、台湾妈祖信俗在信俗起源、祭典仪式、崇拜心理、社会基础、佛道兼容并蓄、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妈祖海内外传播路径、社会教化、社会公益慈善等方面均存在一致性,但台湾妈祖信俗规模更庞大,举办主体主要为民间信众团体,宫庙经费来源更加多元,经费管理更加专业,社会公益成效更加显著。深入研究海南、台湾妈祖信俗文化特征,对促进区域海洋民俗文化交流、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妈祖文化,源于福建莆田,始于宋代,至今已千年有余。妈祖作为沿海民众崇奉的守护神,随闽越移民进入台湾,已成为海峡两岸海洋文化信仰的集大成者,是全球华人华侨海洋文化信仰的核心。宋元时期,福建移民在海南沿海一带定居,妈祖随着福建移民漂洋过海,逐渐扎根海南,至今已七百余年。妈祖文化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台湾和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岛屿省份,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属性强烈,都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移民,妈祖均随闽越移民深入本岛。海南、台湾妈祖信俗在信俗起源、祭典仪式、崇拜心理、社会基础、佛道兼容并蓄、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妈祖海内外传播路径、社会教化、社会公益慈善等方面均存在一致性,但台湾妈祖信俗规模更庞大,举办主体主要为民间信众团体,宫庙经费来源更加多元,经费管理更加专业,社会公益成效更加显著。深入研究海南、台湾妈祖信俗文化特征,对促进区域海洋民俗文化交流、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理古城白族民居文化面对旅游城镇化的冲击,打造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白族民居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关键.文章从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三个角度提出营造人文环境,开发新建材,研究白族民居文化新因素,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注入白族民居文化传承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市场机制发展白族民居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独特的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传承语境,正是在如此传承语境下,形成了花儿的文化形态,如独特的基本类型、歌词格律、曲式结构和思想内容.花儿在明代生成之后,就是以这样的文化形态不断传承,而且基本上在民间以口头形式传承发展.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尊重民间文化以及文化教育普及、现代媒体变化等新语境中,花儿的传承出现了书面传承形式,著名花儿歌手纷纷登上精英文化平台,出现次生态花儿,花儿传播空间日趋广阔且多样化.因此,即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现代化的未来,花儿这种民间文化仍然将传承繁荣下去.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发展了中华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大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等路径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研拟从武鸣师公舞传承现状入手,调研师公舞的生存文化空间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政府、民众、传承艺人及其他参与者的立场及在传承中发挥的作用,提出政府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重视市场经济下师公舞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创设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环境氛围,完善师公舞当前传承机制等活态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世居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赫哲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而又罕见的渔猎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使赫哲族享受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其传统文化却受到强烈的冲击并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目前,赫哲族文化传承途径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传承两类.静态传承中的记录态、展览态和商品态传承往往是把文化当作“对象”加以保存和保管,远离了生活;动态传承中的表演态、节日态、旅游态、教育态根植于生活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着传统文化.因此,赫哲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应以动态传承为主.在动态传承途径中,学校教育以其全员性、目的性、系统性、正规性等优势而成为最根本的文化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化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调查的过程中,文化空间的破坏、艺术原真性的丢失、文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割裂都是在传承中所面临的问题,技艺与文化内涵应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看重物质载体,就会导致发展失衡、文化特性的缺失.而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区域文化的发展所面临问题也很突出,一味地求快与不符合区域文化发展特色的模式,导致其文化性与艺术性有所偏颇,降低其文化传承的真实性.本文以锦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为例,通过对单个文化实体的田野调查,探究其文化艺术性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妈祖文化传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优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平,包容,崇福向善"的核心内涵让妈祖被尊称为世界和平女神。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帧,传播至今一直陶染感化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和海外侨胞们。作为古代航海者的保护者,妈祖在郑和下西洋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古代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作为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如今在全球拥有三亿多信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促进世界和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论证了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活力、不断发展,并提出非遗融入生活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等教育之文化发展的本质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在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时常面临文化发展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理论性与实践性、封闭性与开放性,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冲突与调适,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问题,以及民族高等教育如何实施多元文化整合和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入剖析这十大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职能.  相似文献   

18.
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罗布 《西藏研究》2009,113(1):52-58
数学同语言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与人类和文化的起源同生共长,不断发展,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学文化.文章通过揭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自然科学侧面窥见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及底蕴,以助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阳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建立《长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机构,整理出版民族民间文化丛书,举办各种活动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内容等,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均有影响.未来长阳民族文化如何发展,我有四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出现了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耍耍等别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各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奇葩;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该民族舞蹈动作体现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从历史文化意象来看,该民族舞蹈强化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还原不同生产文明、展现不同生活意境、透视原始宗教观、体现古朴道德观等意象主题,为我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该民族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