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思茅地区有哈尼族421247人,各县均有分布。哈尼族是个有悠久历史、光辉文化、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少数民族。根据哈尼族人群对民族政策的认同研究,在当今社会意识新形态下具有特殊意义,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在当地各基层的落实与宣传情况,还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为我国所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的不断完善提供比较有力的参考价值,使得民族政策能够行之有效地发挥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民国时期,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文化落后的状况,云南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发展云南的民族教育.其主要政策和措施有,颁布发展民族教育的法令,建立各种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其帮助.同时,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倾斜政策,提高其升学率.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促进了云南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个制度框架下,少数民族享有和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与共同进步.但是,对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及其保障,却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和系统的政策措施.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城市中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及保障缺位严重.这既不利于民族法的贯彻落实,也影响到团结、平等、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正确认识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状况,分析和阐述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设想,无疑会对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行使及保障,特别是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民族政策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乐器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民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哈尼族作为众多少数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的鼓的传统制作工艺蕴含了哈尼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制作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河县作为哈尼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河县哈尼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了哈尼族群众价值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许多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陷入逐渐减少甚至濒临消失的危险境地。本文意在通过对红河县哈尼族鼓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意见或建议,为红河县哈尼族制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政策中一个根本政策,这是在我国宪法上规定了的.几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因而受到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但是,在党开展整风运动当中,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持着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各种不正确的认识,而有些少数民族中的右派分子则利用这种情况,在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上,向党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实行一定的优惠照顾,这既是一个教育政策,又是一个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保证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平等.从中国高等教育招生的民族政策演变发展的过程看,这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招生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很多争论.为了落实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平等,这项政策仍然要继续发挥效用,但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印尼民族起源于亚洲大陆南部 ,华人移居印尼已有数百年历史 ,已形成当地少数民族———华族。苏哈托时期实行歧视华人政策 ,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较紧张。印尼新政府实行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政策 ,华族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与当地民族的关系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自治州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层级和单位,是我国地方政府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别归属云南、新疆、吉林等9个省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自治州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干部的理论和政策的基本观点包括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培养选择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事;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既要有计划地扩大数量,更要提高素质、改善结构;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中高级干部和各种科技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同人民有联系的民族干部,是圆满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彻底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早在1949年,毛主席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就曾  相似文献   

11.
李大健 《民族研究》2006,30(4):1-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风俗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介绍少数民族风俗的书籍,  相似文献   

13.
地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基层干部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我国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经济政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路线、方针的具体执行程度和贯彻力度,也影响着基层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走向的看法和态度。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对国家民族政策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为分类标准,则可以将如此纷繁复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成如下三个大类:一、具有成熟程度不同的竞赛规则的竞赛项目,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抵杠,拉祜族和哈尼族的打陀螺,广泛流行于多个少数民族中的射箭、射弩、摔跤等项目。二、在民族节日和民族庆典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市民委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协调民族关系,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繁荣进步。怀化市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工作先进单位”、“落实民族政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上保障民族地区发展。在民族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保各民族平等权力。继上世纪50年代成立通道、新晃两个民…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广西民族"四个模范"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政策,造成广西的民族隔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相似文献   

17.
马廷中 《民族学刊》2021,12(8):79-84, 128
中国民族史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历史和民族关系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各民族来看,它既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并已经在历史上消亡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契丹等;同时,也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并延续到现在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从民族关系来看,它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如藏族与蒙古族的关系、满族与蒙古族的关系、维吾尔族与回族的关系等等。在这众多内容中,各民族政权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其基本的内容。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涉及到以上相关部分的很多内容,要将民族政策弄清楚,首先就要去研究相关内容。民族政策本身又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政策的评估和民族政策的调整与终结等。民族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民族政策的决策者与决策对象、民族政策的决策信息、民族政策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和民族政策的决策结果等四个部分。本文主要运用民族政策理论,从这四个方面对历代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的制定进行介绍,进而从一个侧面说明各民族政权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调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在经济上的欠发达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种种"不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调适是我国少数民族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理念的认知,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权理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族政策.中国的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理念,是较好地解决民族问题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是确保民族政策发挥应有效能、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致使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及时纠正,影响了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对于纠正或减少民族政策偏差,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