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建平  任卓超  沈祖宁  胡叮玲 《浙江医学》2002,24(7):402-403,412
目的 了解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长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n-CPAP治疗OSAS患者24个月以上,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OSAS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O)治疗OSAS患者,长期应用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佳,是目前临床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OSAHS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组24例,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IL-6的水平,同时对OSAHS患者进行nCPAP治疗7天,测定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OSAHS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SAHS组血清IL-6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2,平均最低SaO2呈负相关。经过短期n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清IL-6水平与OSAHS密切相关,可能预示着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nCPAP治疗可能降低这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进行n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nCPAP压力值与呼吸暂停指数(AI)、总共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结论:nCPAP能够有效地改善OSAS病人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甲唑啉鼻喷剂对伴鼻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疗效,明确伴鼻阻塞OSAHS患者改善鼻腔阻力提高nCPAP顺应性的意义。方法将确诊存在鼻阻塞性病变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nCPAP治疗前使用羟甲唑啉喷雾剂)和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nCPAP治疗),采用嗜睡评价量表(Epworth)、治疗压力滴定对nCPAP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伴鼻阻塞的OSAHS患者羟甲唑啉喷雾后nCPAP治疗过程中的睡眠情况均较对照纽改善,顺应性、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甲唑啉鼻喷剂提高伴鼻阻塞的OSAHS患者nCPAP治疗顺应性,通过治疗有望获得患者对nCPAP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压节律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分为nCPAP治疗组(32例)与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2组患者多导睡眠图(PSG)参数、动态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nCPAP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nCPAP治疗后患者PSG参数明显改善(P<0.01),血压明显下降(P<0.01),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发生率明显下降(78.1%vs28.1%,P<0.01);治疗后3个月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提高(0.019±0.008 vs 0.015±0.006,P<0.01).对照组上述参数治疗前后均无变化.结论 nCPAP治疗OSAS,不但可以纠正患者的呼吸暂停,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提高患者血浆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 2 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  10 3例患者因打鼾就诊 ,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同时监测 2 4h动态血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 (AHI) ,诊断为单纯打鼾 (AHI≤ 2 0 ,2 5例 )及OSAS(AHI>2 0 ,78例 )。OSAS组中 2 8例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6个月后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OSAS组平均动脉血压为 (12 1 1± 15 7)mmHg ,单纯打鼾组为 (90 2± 10 3)mmHg,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OSAS患者的血压变化与AHI有明显的正相关 (r =0 5 2 ,P <0 0 1) ,与年龄、吸烟及体重指数无关。OSAS组中 2 8例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6个月后 ,平均动脉血压显著下降 (P <0 0 5 )。白天平均心率及 2 4h脉压差恢复正常。结论 nCPAP治疗可明显降低OSAS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脉压差是nCPAP治疗OSAS合并高血压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nCPAP治疗的31例OSAS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教育程度、烟酒嗜好、病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族史、就医条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治疗时间、nCPAP治疗压力以及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出现副作用等因素,结合对治疗效果的自我评价和睡眠监测资料等指标,计算其依从性,并用多元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上述因素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nCPAP治疗OSAS依从性为(8114±2547)%,以依从性为因变量,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因素,按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对疾病认识程度、打鼾程度、治疗效果自我评价和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有无出现副作用及其他问题。结论nCPAP治疗OSAS有较高的依从性。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打鼾程度、治疗效果自我评价和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有无出现副作用及其他问题对依从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涛 《黑龙江医学》2008,32(8):602-603
目的认识打鼾患者睡眠时血压的改变,初步探讨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打鼾者进行Autoset诊疗系统监测及睡前、醒后肘部血压测定,将62例诊断为OSAS患者作为OSAS组,38例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两组进行上述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处理,同时对OSAS伴高血压患者治疗1个月左右,重复上述测定。结果OSAS组睡前血压较晨醒后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及醒后血压比较呈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组Sa0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OSAS组有33例(53%)确诊为高血压病,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1个月,有19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其中3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OSAS患者的低氧血症可能是相当部分OSAS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原因,nCPAP治疗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研究20例中重度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主要指标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最低脉氧饱和度(L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CPAP治疗6个月后,AHI、Fin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ISI、LSPO2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OSAHS低氧可产生IR;n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未服用血管活性药物,20名经PSG监测为正常且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进行nCPAP治疗7d,治疗前后实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24h周期血压及其节律的变化。结果:OSAS患者的昼间平均收缩血压(dMSP)、昼间平均舒张血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均高于正常人(P<0.05)。而昼夜平均收缩压差(△SBP)及昼夜平均舒张压差(△DBP)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重度OSAS患者经CPAP治疗后dMSP、dMDP、nMSP、nMDP与治疗前比明显降低(P<0.05),△SBP、△DBP与治疗前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对照者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nCPAP可以有效地降低OSAS患者的血压,改善24h血压的节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23-26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无创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Tei心功能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8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 h后HR、R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PaO_2、SaO_2、PaO_2/Fi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2 h后MAP、CO、SVR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 h、12 h、24 h的心功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PAP和BiPAP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均有良好效果,能有效缓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BiPAP模式的使用舒适性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II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之间救治的新生儿II型呼吸衰竭患儿共52例,随机分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组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对其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PaO2指标上的测量值方面,在1 h、12 h、24 h,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时刻,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O2、OI指标上的测量值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组的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为15.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为34.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组的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要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朱伟  冯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485-2487
目的:了解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自动调节正压呼吸机(auto-CPAP)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用auto-CPAP治疗58例OSAS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多导睡眠分析仪(PSG)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对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均有明显的夜间睡眠呼吸紊乱、低氧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睡眠结构恢复正常,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auto—CPAP治疗不仅使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嗜睡、疲乏等临床症状消失,明显改善睡眠结构,而且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时行面罩双相气道正压(BiPAP)通气的效果及监测胃内压力的变化。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59例。静脉诱导后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麻醉维持。Ⅰ组(36例)用Bi-PAP vision呼吸机行面罩BiPAP通气;Ⅱ组(23例)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结果 通气后30min两组血压和心率都有所下降(P<0.01),Ⅰ组气腹后30min时血压高于麻醉前测定值(P<0.01),Ⅱ组血压仍低于麻醉前(P<0.01)。机械通气和CO2气腹期间两组SpO2和PaO2都保持较高水平,Ⅰ组PaCO2维持4.6~5.5kPa。两组在气腹期间需较高吸气正压维持有效通气(P<0.01)。麻醉结束后Ⅱ组SpO2和PaO2稍低于麻醉前水平。Ⅰ组气腹后30min时胃内压是气腹前的2.82倍,但麻醉前和清醒后咽部分泌物pH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静脉麻醉时面罩BiPAP通气能达到机械间歇正压通气的效果。BiPAP通气期间行CO2气腹后胃内压的升高尚未达到反流压力阈值,故静脉麻醉期间行BiPAP无创通气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李倩  李微 《海南医学》2016,(12):2050-2053
目的:探讨讲-示-做(Tell-Show-Do)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Venham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筛选出100例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参加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观察组治疗前采用Tell-Show-Do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正压通气前治疗介绍。首次就诊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Frankl依从性评分和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开始治疗后1、2、4周复诊时评价患者使用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良好者为38例(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oupt行为治疗效果良好者为30例(5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例(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治疗后1、2、4周时完成正压通气平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ll-Show-Do法可有效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首诊时治疗依从性和复诊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下不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时,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血气分析结果动脉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明显改善。结论:无创BiPAP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低氧血症,提高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70-73
目的 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7例呼吸暂停早产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CPAP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Bi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情况,检测并记录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等血气分析指标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率(56.41%)、无效率(10.26%)和总有效率(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31.58%、31.58%、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0.92±0.10)、动脉血氧分压(81.75±18.4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68±13.83)mmHg和酸碱度(7.33±0.06)明显优于对照组[(0.85±0.09)、(72.38±20.16)mmHg、(48.61±11.52)mmHg、(7.29±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患儿(23.6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治疗方式,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改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A通气加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单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各14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气2h两组比较治疗组的PaO2明显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P〈0.05);12h治疗组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P〈0.05);需气管插管者,对照组14例有10例(71.42%),而治疗组14例有3例(20.42%),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BiPAP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有效率、无效率、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BiPAP组治疗(2~12)h后有13例患者神志转清,(12~24)h后有5例患者神志转清;常规组(2~12)h后有4例患者神志转清,(12~24)h后有10例患者神志转清。常规组和BiPAP组pH值和PaO2均升高,PaCO2均下降(P<0.01),BiPAP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iPAP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OSAHS)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检查为重度OSAHS患者且行智能型经鼻正压通气(AUTO SET)治疗3个月的45例患者为对象.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neaindex,AHI)、最低/平均血氧饱和度(LSaO2/MSaO2)、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