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晛  李霁  杨戈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50-2950
目的:探讨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饮片组和血塞通组4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及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情,且WBC,CRP,IL-6及TNF-α,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3组治疗后(P<0.05)。而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并能明显抑制其的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溶活性的影响,以及纤溶活性指标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和血塞通组3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PAI、t-PA与CRP、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患者PAI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2组治疗后(P〈0.05),而t-P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PAI浓度与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从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而血清PAI浓度与CRP、HDL-C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溶活性的影响,以及纤溶活性指标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和血塞通组3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PAI、t-PA与CRP、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患者PAI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2组治疗后(P<0.05),而t-P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PAI浓度与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从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而血清PAI浓度与CRP、HDL-C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炎症角度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痰瘀证的实质以及痰瘀证、血瘀证2种证型血清炎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24例患者分为痰瘀证组77例,血瘀证组4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例。通过检测比较痰瘀证组与血瘀证组的炎症和血脂指标,观察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和变化的规律。结果:2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瘀证组IL-6、sCD40L和CRP的血清水平均高于ACS血瘀证组,2组IL-6和sCD40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S痰瘀证组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血瘀证组,提示前者的炎症活动可能更为活跃,支持了中医认为ACS痰瘀证比血瘀证更为严重的辨证规律,同时为“同病异证”的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大伟  张宏业  罗翌  李俊  叶烨 《新中医》2006,38(9):31-3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42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均为3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L-6、WBC、NE%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IHSS均增高,但治疗组增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衰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湿热证营养不良(PEM)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湿热证PE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肾衰方治疗,对照组用α-酮酸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蛋白(M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营养不良主观全面评价法(SGA)评分及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二氧化碳结合率水平(CO2CP),以及微炎症状态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b、PAB、TF、Hb及BMI、SG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衰方可改善MHD湿热证PEM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治疗组治疗后BUN、Cr、CO2C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3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肾衰方可改善MHD湿热证PEM患者的肾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治疗组治疗8周后hs—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护〈O.05,P〈0.01);对照纽治疗8周后hs—CRP低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肾衰方是治疗MHD湿热证PEM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8.
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痰活血中药(药用党参、山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蒲黄、牛膝、僵蚕、山药、决明子、甘草)。8周为1疗程。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0%,对照组为6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有较好的调脂、抗炎及改善供血、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先菊 《新中医》2011,(3):12-13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益气化痰法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在血黏度低切值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肖政华  王敏 《新中医》2011,(9):22-24
目的:观察胃康2号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胃康2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O.05),且治疗组在口燥咽干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的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2周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其可能途径是通过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活血化瘀方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肾阴虚型78例,瘀血阻络型82例。研究组肝肾阴虚型39例,瘀血阻络型41例,对照组肝肾阴虚型39例,瘀血阻络型41例。对照组临床上服用拉夫米定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膜SOD活力、红细胞膜MDA含量7个指标。结果肝肾阴虚型研究组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指数和红细胞膜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研究组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膜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血管通透性,保护肝细胞,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软化和吸收增生性病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文章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分类出多种活血化瘀方法,并列举出常用方法,且初步阐述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原则,为人们重新审视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地位提供了必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测定妊娠妇女外周血和脐血血清中VEGF的含量,VEGF合成与释放减少,是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其降低得越明显,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得越严重,从而导致病情越重,VEGF的减少在妊高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证论》所述瘀血致病机制主要是阻碍生化之机、扰乱脏腑、瘀化痰水、伤及新血 ,甚至成为诸病之根。因此 ,《血证论》不但长于治疗血证 ,而且善于治疗瘀血。其治瘀之大法是 :逐瘀外出 ,用药推崇大黄与花蕊石 ;治瘀重视行气 ;根据瘀阻部位用药有温凉之别 ;瘀血未尽者慎用补法。灵活应用祛瘀法治疗各科病证  相似文献   

15.
16.
血液大扫除     
赵之心 《东方养生》2006,(11):110-112
将血液中蓄积过多的血脂、血糖 胆固醇等清除出体外 让血液回复年轻时代的鲜活清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1/1至2008/12/31在我院健康体检的男性,根据体重指数(BMI)肥胖组(A组)210例,随机抽取同期同性别体检超重组(B组)、正常组(C组)各210例.比较3组在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不同.结果: 肥胖组(A组)的SBP、DBP、TC、TG、LDL-C、FPG均显著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而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SBP、DBP、TG、FPG显著高于正常组(C组);肥胖组(A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C组)(P<0.01).结论:超重肥胖显著增高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贾梅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5,46(16):2428-2433
目的比较胶艾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以及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取每天于眼底静脉丛放血5 mL/kg,连续放血12d的方法,复制大鼠血虚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动物分別ig给予胶艾汤及其正丁醉、石油醚、醋酸乙酯、水部位浸膏(剂量均为生药量12g/kg),以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造模第12天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IL-2和EPO水平,检测全血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Na~+,K~+-ATP及Ca~(2+),Mg~(2+)-ATP酶活性,UPLC法初步分析胶艾汤不同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胸腺指数以及IL-2水平明显降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减弱,脾脏指数及EPO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正丁醇组可明显升高HCT、RBC、HGB、PLT(P0.05、0.01);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5、0.01);明显升高胸腺指数、IL-2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P0.05、0.01)。石油醚组可明显升高PLT及IL-2水平(P0.01),降低EPO水平及脾脏指数(P0.05、0.01)。醋酸乙酯组可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P0.05)。水部位组可明显升高PLT(P0.05),降低EPO水平(P0.01)。胶艾汤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检测到其他提取部位不含有的咖啡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铵,且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磷酸川芎嗪、绿原酸的量均高于胶艾汤醋酸乙酯和水提取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是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最强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