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瓜粉为原料,探究了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同时探究所提取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包括光照、温度、pH和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中β-胡萝卜素最佳提取参数为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50℃、料液比1∶8 (g/mL),在此参数下,β-胡萝卜素提取量为(23.811±0.589) mg/g。在稳定性方面,光照会加速β-胡萝卜素降解,使其保留率加速下降;在100℃时保留率下降较快;在酸性(pH 4)和碱性(pH 8,10)条件下,保留率都有所降低;Na+、K+、Mg2+、Ca2+、Fe2+、Zn2+、Al3+对其具有减色作用,Fe3+具有增色作用。该研究为南瓜色素在调味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檵木叶片为材料,对其花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99.5%的甲醇、料液比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h。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具光、热不稳定性;在强酸性时稳定,微酸近中性时变色。色素抗氧化、还原能力差;对螯合剂、苯甲酸钠敏感。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有增色作用,VC具减色作用。金属离子A13+、Ca2+、Co2+等具增色作用,Cu2+、Mg2+、Zn2+、Mn2+、K+、Sn2+等有减色作用,Fe2+、Fe3+、Pb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民族药碎米果为材料,对其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碎米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无水乙醇,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碎米果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在强酸性(pH≤3)时呈现鲜艳的紫红色,在微酸近中性时变浑浊.高锰酸钾、苯甲酸钠对碎米果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亚硫酸钠、Vc、柠檬酸、EDTA对其具有减色作用.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2+,Cu2+,Sn2+,Co2+,Al3+,Pb2+等对碎米果色素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其中,Fe2+的护色作用最显著;Fe3+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民族药白簕的成熟果实为材料,对其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簕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40%乙醇水溶液(v/v)、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lh.白簕果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在酸性(pH≤5)环境中呈现鲜艳的深红色,在中性及弱碱性环境中变为褐绿色.高锰酸钾、Vc、柠檬酸、亚硫酸钠、苯甲酸钠、EDTA等对白簕果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但随着亚硫酸钠、EDTA浓度的升高其增色作用减弱.Ca2+、Mn2+、Zn2+、K+、Na+、Fe2+、Mg2+、Cu2+、Co2+、Al3+、Pb2+等金属离子对白簕果色素具有减色作用,Sn2+、Fe3+影响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沙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枣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322nm,从沙枣中提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3的70%的乙醇为浸提剂、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3h、液料比为1∶35。该色素耐光、耐热,氧化剂、还原剂和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苯甲酸钠、碳酸氢钠对色素稍有影响,金属离子Cu2 、Fe3 、Zn2 、Na 、Ca2 、K 离子对色素都有增色作用,Mn2 对其有减色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民族药托柄菝葜的成熟果实为材料,对其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托柄菝葜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40%vol乙醇水溶液、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lh.托柄菝葜果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但添加金属离子的色素溶液对光不稳定;色素溶液在酸性环境中呈现鲜艳的橙红色,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变为褐绿色.VC对托柄菝葜色素具有增色作用;柠檬酸、EDTA对色素无明显影响;亚硫酸钠、高锰酸钾及苯甲酸钠对色素具有减色作用.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2+、Cu2+、Co2+、Al3+、Pb2+等离子能减弱托柄菝葜果色素对光的稳定性;Sn2+、Fe3+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黑粒小麦麸皮中花色苷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我校自主培育的黑粒小麦麸皮中花色苷进行开发利用,本试验以黑粒小麦麸皮为原料,进行了花色苷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用pH 1.0、40%的乙醇作提取剂,在料液比为1∶20(g/mL)、70℃条件下浸提80 min,提取效果最好,花色苷得率为14.5%;该花色苷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5 nm,pH对其影响明显,温度影响不大,60℃以内比较稳定。Mg2+、K+和Al3+对该花色苷有很好的增色、稳定作用,Ca2+和Fe2+对其稳定作用影响不大,Cu2+、Zn2+和Fe3+使其明显褪色。该花色苷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差,耐光性好。蔗糖、柠檬酸对其有明显的褪色作用,苯甲酸钠在低质量浓度(<0.1 mg/mL)时对其基本无影响,在高质量浓度(>0.2 mg/mL)时有一定的褪色作用,盐对其有一定的增色、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干菠萝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菠萝皮中的总黄酮,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浓度,再次是超声功率,影响最小的是超声时间,优化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8 W、料液比1∶54(g/m L)、超声时间25 min、乙醇浓度41%,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含量为27.109 3 mg/g。菠萝皮中的黄酮类物质,对光、热比较稳定;p H对其有影响;常见金属离子Ca2+、Na+、K+、Zn2+对菠萝皮黄酮基本没有影响,而Al3+、Cu2+、Fe2+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废弃的柚子皮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料液比、时间、温度对类胡萝卜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同时研究光照、温度、酸碱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常用食品添加剂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柚子皮中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剂为丙酮,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20℃,类胡萝卜素的得率为305.98mg/kg。柚皮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差,强光照射能加速类胡萝卜素降解;温度越高类胡萝卜素分解得越快;氧化剂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有破坏作用,还原剂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酸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稳定,高碱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不稳定;金属离子Cu2+、Fe2+、Fe3+对类胡萝卜素分解有破坏作用;酸味剂能促进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防腐剂与甜味剂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黑花生衣花色苷含量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陈琼  张琪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73-76
从黑花生衣中提取花色苷,并测定其含量;测定不同温度、酸碱度、光照及金属离子(Cu2+、Mn2+、Mg2+、Fe3+)对黑花生衣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在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60%且为酸性、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时,黑花生衣色素中花色苷含量为10.3mg/g;加热对花色苷有增色作用;pH小于5.0时随着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降低,pH大于5.0时随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并朝蓝色趋势渐变;pH越接近7.0,光照后花色苷保存率越高;在Mn2+、Mg2+浓度为2.00mmol/L时,花色苷吸光度最高;随Fe3+、Cu2+浓度增加花色苷的吸光度随之增加,铁离子对黑花生衣花色苷无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1.
槟榔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槟榔中红色素物质的性质,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对槟榔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槟榔红色素采用体积分数70% 乙醇溶液提取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温度80℃、提取时间4h、pH7.0,该条件下槟榔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82%。该色素在光照及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碱性条件以及柠檬酸、葡萄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碳酸氢钠等食品添加剂对其有增色作用。该色素的耐还原能力较好而抗氧化能力较差,当H2O2 体积分数为4.0% 时,其损失率达13.41%。金属离子Na+、K+、Ca2+、Mg2+ 对色素的影响不大,而Fe3+、Cu2+、Zn2+ 对红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通过红色素提取物的特征颜色反应,初步判断该色素含有花色苷及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红小豆种皮为试验原料,采用溶剂法、微波法、超声波法、酶法等组合工艺对红小豆种皮花色苷进行提取,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pH、光照、温度、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对红小豆种皮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小豆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各因素对花色苷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63 W、微波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得出的红小豆种皮花色苷含量为32.08 mg/100 g。红小豆种皮花色苷在pH<5的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光照时间大于2 d和温度高于80℃的条件下稳定性差,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氯化钠和苯甲酸钠对其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对其有增色作用,在Na+、Mg2+、K+离子溶液中稳定性好,在Fe3+、Cu2+离子溶液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荷叶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荷叶叶绿素提取工艺,并对荷叶叶绿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荷叶叶绿素的优化工艺:以85%丙酮为提取剂,料液比1: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酸和高温的耐受性差,光照能加速色素降解;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影响不大,但Al3+、Fe3+明显影响其稳定性,Cu2+有增色作用;对H2O2和抗坏血酸都敏感。  相似文献   

14.
食品添加剂对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荔枝花色素苷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乳糖可以增强荔枝花色素苷的稳定性;酸味剂如柠檬酸、酒石酸、乳酸、醋酸对荔枝花色素苷有良好的增色、护色效果;Mg2+、Zn2+、Fe2+、苯甲酸、山梨酸和β-环糊精对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Ca2+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乙醇有减色作用,而VC、Cu2+对花色素苷有破坏作用。荔枝花色素苷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医药等行业的天然植物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蜂胶黄酮醇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3-CD)包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70 ℃和pH5~10条件下产品较为稳定;Sn2+、Cu2+以及光照对其吸光度影响明显,Fe3+、Al3+对其具有稳定作用,Zn2+以及几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影响甚微;该产品具有较好的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辅助提取野菊花黄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对野菊花的黄色素进行超声提取,在不同超声频率、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等条件下对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色素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适宜提取工艺为:超声频率45 kHz,提取温度为60℃,料水比为1∶50(g∶mL),提取时间为50 min。野菊花黄色素的耐光性差,耐热性较好,在酸性、还原剂、苯甲酸钠中的稳性较差,在碱性、氧化剂、Vc、柠檬酸、葡萄糖溶液中稳定性较高,色素对多数金属离子溶液的稳定性较高,K+、Fe3+、Al3+对色素有一定的减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桂花种子皮黑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碱性溶液提取、酸水解、多种有机溶剂萃取沉淀等工艺手段分离纯化了桂花种子皮色素,呈天然黑色,其得率为0.34%(以湿原料为准)。随后,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桂花种子皮黑色素耐光、耐热;对还原剂较稳定;对强氧化荆不够稳定;碱性条件下较稳定;Cu2 、Ca2 、Fe3 、Zn2 等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护色、增色作用;Mg2 、Al3 、Na 虽有减色作用,但不明显,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黑色素。  相似文献   

18.
莫仕彬  冯炜  刘光智 《饮料工业》2013,16(4):26-28,35
以闽南芦柑为材料,研究了芦柑皮中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性能。对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芦柑皮黄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作用4min、料液比1∶25、微波功率600W、温度55℃。芦柑黄色素的热稳定性不是很好,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氧化性极差。对芦柑黄色素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或酸性对其都有一定的影响,pH为12时影响最大;Na+、Ca2+、K+、Zn2+、Al3+、Cu2+、Mg2+对芦柑黄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干扰性,而Fe3+对其干扰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冰糖橙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冰糖橙皮色素的提取条件以及温度、pH、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等对冰糖橙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8(g/mL)、60℃恒温、95%乙醇(pH5.0)浸提6 h,色素提取率达35.76%.色素在pH值2~8,温度6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K 、Na 、Mg2 、Zn2 对色素有一定的增色护色作用;而Cu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Ca2 对其有不良影响,色素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耐受力较强,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因此,冰糖橙皮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北冬虫夏草色素提取方法及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色素易溶于80%乙醇溶剂,最大吸收波长448 nm,碱性条件有较强的增色作用.对热、光、氧化还原剂、Zn2+、Ca2+、Cu2+、Mg2+稳定,Fe3+、Al3+可使其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