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ε-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以及孔扩散法研究了ε-聚赖氨酸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及ε-聚赖氨酸浓度、pH值和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保加利亚乳杆菌等6种供试微生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抑制效果较好,对黄曲霉较差;对各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2.5 mg/L;枯草芽孢杆菌25 mg/L;酿酒酵母800 mg/L;黄曲霉1 600 mg/L。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热稳定性非常好,能耐100℃的高温,在pH5~8抑菌活性最强,与甘氨酸、Nisin都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麝香草酚的抑菌作用,采用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等体外抑菌实验对食品中常见的10种污染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并测定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异常汉逊氏酵母、酿酒酵母、黑曲霉、黄曲霉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抑菌谱广,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20μg/mL。  相似文献   

3.
枇杷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采用滤纸片法探讨了枇杷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对三种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同时还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这三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三种试验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提取物,最后是正己烷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在0.1g/mL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大肠杆菌11.8mm,金黄色葡萄球菌13mm,枯草芽孢杆菌11mm。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1mg/mL,枯草芽孢杆菌10mg/mL。  相似文献   

4.
粪鬼伞菌丝体提取液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层发酵得到的粪鬼伞菌丝体为原料,分别用水和80%的乙醇溶液进行超声波浸提,对浸提液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然后用与总糖浓度相同的多糖溶液和水提液对比进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为3.2 mg/mL,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 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BC为25 mg/mL;对青霉和黑曲霉没有作用;醇提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和黑曲霉没有作用;总糖质量浓度相同的多糖溶液和水提液具有等效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因此,粪鬼伞多糖就是水提液中的主要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牛津杯法与二倍梯度稀释法对高良姜提取液抑菌广谱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研究,同时与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并考查高良姜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8种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希瓦氏菌大肠杆菌。对蜡样芽孢杆菌的MIC为0.012 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8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56 mg/mL,山梨酸钾MIC为2.5mg/mL,苯甲酸钠MIC为25.0 mg/mL。在一定范围内高良姜提取液对pH、盐浓度、糖浓度稳定,对温度、紫外光照不稳定。高良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抑菌效果强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防腐剂。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为20mg/mL,沙门氏菌为20mg/mL,枯草芽孢杆菌为10me/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me/mL,对酵母菌、霉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溶性酵母葡聚糖抑菌的最适pH为6.0~7.0,随着温度的升高,抑菌效果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中生物性来源有害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桦褐孔菌多酚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抑菌谱、抑菌影响因素、细胞电导率、细胞渗漏、扫描电镜(SEM)等试验分析,探究pH、温度、紫外照射、盐浓度对桦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酚具有广谱抑菌效果,且对革兰氏阳性菌G+的抑制能力优于革兰氏阴性菌G-,对大肠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单增李斯特菌(G+)、沙门氏菌(G-)和枯草芽孢杆菌(G+)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 mg/mL、1.25 mg/mL、2.50 mg/mL、5.00 mg/mL和5.00 mg/mL。在pH值为6、盐浓度为0.8%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36 mm、18.66 mm。桦褐孔菌多酚抑菌在40~121 ℃热稳定性较好,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0 mg/mL时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9.5±0.15) mm,比同浓度下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高23.4%、8.9%、18.2%和40.2%。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11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5 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 mg/mL;且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菜籽多酚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菜籽多酚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05%~0.80%的菜籽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显示浓度-效应关系。最佳抑菌浓度在0.4%左右。菜籽多酚对3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大肠杆菌是1.00 mg/100 mL,枯草杆菌是0.50 mg/100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是0.25 mg/100 mL。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有抑菌能力,可望用于食品贮存与加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大蒜油自微乳(GO-SMEDDS)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形貌观察,以及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综合评价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875 mg/mL和0.469 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750 mg/mL和0.938 mg/mL。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机理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受损,引起菌体细胞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泄露以及离子渗出,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覆盆子黄酮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会霞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1):1484-1487
本文探讨了覆盆子黄酮的抑菌作用,研究了覆盆子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根霉、毛霉、青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覆盆子黄酮对试验菌的抑菌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霉,对啤酒酵母、根霉、毛霉没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6 mg/mL,枯草芽孢杆菌0.0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4 mg/mL,青霉0.64 mg/mL,在100℃以内,温度对覆盆子黄酮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抑菌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覆盆子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pH值4~8范围内,覆盆子黄酮抑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来源皂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开发皂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三种不同来源(皂角壳、绿茶、油茶籽)皂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皂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四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蓝莓叶多酚组成及其抗食源性致病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对蓝莓叶多酚组成进行研究,发现蓝莓叶多酚含有槲皮素-3-O-戊糖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山奈酚-3-O-葡萄糖苷、对香豆酰奎尼酸及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等多种酚类物质;通过对6 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效果研究,发现蓝莓叶多酚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鲍氏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革兰氏阳性(G+))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革兰氏阴性(G-))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9.30 mg/mL,对其他菌株的MIC<4.65 mg/mL,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鲍氏志贺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含有较多生物活性组分,抑菌性强且抑菌谱广泛,可以开发为新型天然防腐剂。  相似文献   

14.
使用无菌蒸馏水和70% 乙醇从红果龙葵果实中提取活性成分并探讨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液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mg/mL、枯草杆菌0.5mg/mL、短小芽孢杆菌3mg/mL、产气芽孢杆菌0.5mg/mL;乙醇提取液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2mg/mL、枯草杆菌1mg/mL、短小芽孢杆菌5mg/mL、产气芽孢杆菌1mg/mL。  相似文献   

15.
月季果黄酮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醇从不同品种的月季果中提取黄酮,采用滤纸片法对黄酮抑菌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月季果黄酮体外抑菌试验显示,不同品种月季果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酿酒酵母、青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三种细菌,红帽子月季果黄酮的抑菌效果最强;对于酿酒酵母和青霉菌,恋情火焰月季果黄酮的抑菌效果最好;对所有供试菌,矮仙女月季果黄酮的抑菌效果几乎都是最差的。最低抑菌浓度的结果与抑菌圈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葡萄多糖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用葡萄多糖 (VLP)对 8种常见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实验 ,结果表明 ,葡萄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根霉、酿酒酵母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 :枯草芽孢杆菌为 12 5 μg/mL ,大肠杆菌为 2 5 μ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5 0 μg/mL ,根霉为 2 5 μg/mL ,曲霉为 5 0 μg/mL ,酿酒酵母菌为 2 5 μg/mL。葡萄多糖抑菌存在最佳 pH值 ,温度越高 ,抑菌效果越显著。相同时间内 ,多糖溶液浓度越高 ,抑菌率越高 ;同一浓度 ,作用时间越长 ,抑菌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转变点法制备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桔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同等浓度的D-柠檬烯纳米乳抑菌效果比甜橙精油的抑菌效果好,14%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1.7、14.0、9.7和9.0 mm,而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9.0、23.7、13.0和12.0 mm。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作用较弱,其对这两种微生物的MIC均约为11%,对大肠杆菌的MIC介于7.7%~11%之间。甜橙精油和D-柠檬烯制成纳米乳液后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和总还原能力法测定橄榄苦苷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稀释法分析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橄榄苦苷在0.02~0.08 mg/mL范围内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相比始终表现出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表现为延缓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在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10 mg/mL时其抑菌圈直径d=(20.77±0.47)mm,为极度敏感,MIC为0.0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敏感(d=(19.23±0.44)mm>15 mm),MIC为0.05 mg/mL;而枯草芽孢杆菌处于中度敏感状态(d=(11.48±0.60) mm<15 mm),MIC为0.4 mg/mL。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邵金华  何福林  陈霞  谢雨 《食品与机械》2017,33(2):140-144,220
以吸附率和解析率为评价指标,用大孔树脂对梓树根皮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纯化后梓树根皮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梓树根皮总黄酮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NKA-II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0.538mg/mL,上样液流速1.66 mL/min,上样液pH值4.01,洗脱剂乙醇浓度70%,洗脱流速2.5 mL/min。该条件下,梓树根皮总黄酮纯度为(77.43±0.23)%,吸附率为(93.36±0.25)%,解析率为(95.51±0.17)%。抑菌活性表明,梓树根皮总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为极敏,对青霉菌、酿酒酵母菌抑菌作用为高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25±0.25)mg/mL;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MIC值为(12.50±0.36)mg/mL;酿酒酵母、青霉菌,MIC值为(25.00±0.27)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