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归芍药散临床运用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芍药散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原文"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方专为孕妇腹疞痛而设,笔者细揣经旨方义,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每取良效,现将近年来运用当归芍药散的心得介绍于下,敬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2.
当归芍药散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载两条:一在《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中有“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妇人腹中诸疾病,当归芍药散主之”。方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功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用于治妊娠肝脾不和所致腹痛证。笔者随证加减应用多获佳效。兹举验案于后:  相似文献   

3.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183;妇人妊娠篇》,原文说:“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183;妇人杂病篇》说:“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由此可见,该方是治疗妇人腹中痛的主方,原方由当归、芍药、泽泻、茯苓、白术、川芎六味药组成。方中当归、芍药养血,茯苓、白术扶脾,泽泻泄水,川芎畅血气。六味相伍,使木条达,土气畅,木土无忤,肝脾气升,胆胃气降,腹痛即可消除。  相似文献   

4.
当归芍药散出自东汉名医家张仲景所《金匮要略》一书。《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20篇曰:“妇人怀妊,腹中痔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疞痛,指腹中拘急、绵绵而痛。是由于肝虚血滞气机不调,脾虚湿胜、健运失常,以致肝脾不和所致。当归芍药散方由当归,芍药,芎躬,茯苓,泽泻。白术组成。  相似文献   

5.
当归芍药散的临床新用途付佳梅(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450003)主题词当归芍药散/治疗应用;眩晕/中医药疗法当归芍药散出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功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原方主治“妇人怀娠,腹...  相似文献   

6.
下瘀血汤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为妇人产后瘀血内停致少腹疼痛而设,原文如下:“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原方为“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蠊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该方组方、制备蕴含深义,《金匮玉函经二注》曰:“血之干燥凝着者,非润燥荡涤不能去也。芍药、枳实不能治,须用大黄荡逐之。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妇人怀娠腹中(疒 ㄎ)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疒 ㄎ)”《说文》作“(疒 ㄐ)”,腹中急痛也。妊娠腹中急痛乃流产先兆,故本方治(疒 ㄎ)痛以安胎乃仲景用方之本旨。  相似文献   

8.
当归芍药散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芍药散 (以下简称“归芍散”)载于仲景所著《金匮要略》 ,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 ,用于治疗“妇人怀妊 ,腹中绞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归芍散本为妇科良方 ,近代医家本着“谨守病机 ,异病同治”的原则 ,将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就近年来该方的  相似文献   

9.
陈宝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16-1116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的妇人三篇中,原文:“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本方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六味组成。其中芍药重用以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佐当归、川芎调肝和血;配以茯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湿。全方以养血疏肝、健脾利湿见功。该方除用于妇人妊娠腹痛外,还可用于多种妇科疾病:诸如崩漏、痛经、闭经、血虚带下、不孕症以及盆腔炎、输卵管炎、宫颈炎等引起的腹痛、腰痛、白带增多等属肝脾不和证者;还可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降压和预防子痫发生;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多种症状,如头痛、失眠、腰痛、…  相似文献   

10.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治妇人妊娠,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等证。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效。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等药组成。笔者常用此方治疗顽固性疾病,收效甚佳,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当归芍药散,养血疏肝,健牌利湿,《金匮要略》治“妇人妊娠,腹中■痛。”■痛者,绵绵而痛,即隐痛之意,不若寒疝之绞痛,血气郁阴之刺痛。又主治“妇人腹中诸疼痛。”所谓诸者,盖一切之辞,指出适应证更广泛耳!  相似文献   

12.
[秘方一]治妇人阴中痛,生疮。羊脂一斤当归杏仁白芷芎(艹穷)各一两。右五味细切,羊脂和,置甑中蒸之。药成取如大豆一枚,棉裹药,内阴中,日一度。 [秘方二]治妇人阴中生疮方。杏仁烧末雄黄矾石各二分麝香半  相似文献   

13.
五、小柴胡汤【处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现用党参代)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三枚加减法:若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原已有三两)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加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斤干姜二两。(以上剂量均为原方剂量,现代用量可按常量使用。)《伤寒论》共有十八条,《金匮要略》共有三条讲到小柴胡汤的使用。因此,可以看出小柴胡汤不只适用于少阳证,限于篇幅,现引用几条即可看出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当归又名文无、山蕲,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本经》)中记载为中品,其味甘,温,功效为“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以《本经》功效为纲,将当归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当归主咳逆上气,多配伍李根白皮、川芎、芍药,以奔豚汤为代表方;主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常配伍桂枝、芍药、细辛,如当归四逆汤;止妇人漏下,多配伍吴茱萸、川芎、芍药,代表方如温经汤;主绝子则配伍川芎、芍药、白术、黄芩,如当归散;治疗诸恶疮疡、金疮,配伍升麻、鳖甲、麻黄,如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当归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当归配伍桂枝、芍药以止腹痛、除斑,当归配伍赤小豆以治湿疹、便血,当归配伍蜀椒、乌梅以治蛔厥、久利等。通过追溯《本经》的药证,印证《伤寒杂病论》的方证,以期更好传承经典、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1半夏厚朴汤 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相似文献   

16.
慢性盆腔炎(CPID)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CPID,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对近10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生素及中医外治法;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当归芍药散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当归芍药散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等对CPID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归芍药散加味临证治验李燕梅(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当归芍药散/治疗应用,结肠炎/中医药疗法,医案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的《金匾要略》,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六昧药物组成,为调肝养血,补脾利湿之剂。余常临证加味治疗多种病证,疗...  相似文献   

18.
张长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12-112
温清散由当归、白芍、川芎、地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八味组成,出自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一书。在妇人科,血崩门下载有:“温清散,治妇人经脉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笔者根据“辨证应用,灵活化裁”之宗旨,将该方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疾病,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举案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是收录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著名方剂,原为治疗“妇人怀妊,腹中㽲痛”、“妇人腹中诸疾痛”而设,为中医健脾祛湿、养血调肝的著名方剂。临床多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近年发现当归芍药散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尤其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雌激素水平、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神经元突触等转导通路及相关信号分子有关。当归芍药散作为潜在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将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对当归芍药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当归芍药散方出《金匮要略》。该方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芩、白术、泽泻组成。原用于治疗“妇人怀妊,腹中(?)痛”,剖析药物功效,本方补血健脾兼调肝木,是一首补营阴、益精血,健脾助运及利湿祛浊之佳方。笔者将此方运用于血虚而兼脾虚湿胜之证,颇感得心应手。据笔者经验,若能审证求因,妙以增损,本方可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倘脉证合拍,庶可药到症缓。兹将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妇科疑难病的经验体会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