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财商”继“智商”和“情商”之后,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财商”即一个人对金钱的认识和态度,对金钱运动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是一种聚财生财投资理财的能力,它包括观念、知识与能力三个层面的涵义。观念是指对金钱、财富及创造财富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知识是指投资理财所必需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体,事实上孩子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与家庭中度过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前两者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学生教育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芳 《经营管理者》2013,(32):10-12
居民个人的理财行为直接决定了作为一个群体的家庭、企业、乃至社会的理财导向,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我国现处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中,弄清楚我们的理财观念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居民的理财观念有哪些差别,当前中国社会理财机制仍处于启蒙期应如何改进自身建设,我国居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财观念并使之成为我们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甚至成为我们的性格,以使我们不仅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更有善于打理财富的能力。只有建立完备的社会理财机制,依靠科学的理财知识,合理的管理自己的钱财,才能让低收入家庭"衣食无忧",让工薪家庭生活富足,让老人有保障的物质生活,才能让低起点的创业者迅速积聚起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把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使中国百姓家庭生活幸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好了,不言而喻,必将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杨永萍 《科学咨询》2009,(14):15-15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体,事实上孩子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与家庭中度过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前两者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学生教育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年在外,对孩子照顾不够,心存愧疚,一方面是爱子心切,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主要是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爷爷奶奶们则:一是隔代亲,二是感觉孩子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边很可怜,还有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并且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  相似文献   

9.
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成为财富创造者和收入者,中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财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掌握必要的理财知识、增强风险承担能力。目前,中职在理财教学方面相对滞后,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理财教学课程体系,使理财教学成为每个中职学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逐渐迈入信息社会的阶段,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产业将从过去的旧知识向新时代的知识演变,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分享新时代的信息资源以及开创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新能力。在这种新的世界环境下,外语教学现代化、外语教育技术和外语教学方式的不断变化,使得外语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自然科学教师,我常常这样告诉这些成长在复杂社会下的孩子: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后要想成为让人羡慕的人,现在就要开始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必须重视这一门课程,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通过学习使自身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同时,要通过学习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的立场来做教育,这是做教师的本职工作,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忘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准则。在无意问就忽略了学生的发展,不经意间就无视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渴望。让学生成长和教师教育背道而驰,伤害或是阻碍到孩子的成长。我们的教育是鼓励孩子成长,我们的教育是支持孩子成长。有些教师总是认为我们是教师,就应该这样做,其实真正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多重角色,协助孩子幸福成长的。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从幼儿向小学过渡的儿童,这个幼小衔接的过程很是不容易,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对孩子要和风细雨,对孩子心灵倍加呵护,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长起来。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既然错误已经出现了,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以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沉浸在对错误的自责中。教师的宽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感激之情,帮助学生学会反省,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已为全球共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将是时代的主旋律。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 ,没有教育就谈不上知识创新。无论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今天 ,还是完成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的明天 ,高等教育这一传统的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的部门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 ,科技、经济发展的轴心机构 ,称21世纪为大学世纪一点也不为过。澳门科技大学与新世纪同时起步 ,她以“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办学宗旨;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建设一所高质量、高水准的国际知名大学为奋斗目标。经过近…  相似文献   

15.
曾菁 《科学咨询》2007,(4):34-34
现在的家庭中孩子少,物质生活条件好,独生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再加上对孩子的溺爱,形成了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如果孩子从小对人对事淡漠无情,长大后就不可能与人合作共事,也不可能对家庭、对事业、对国家有责任感。良好的情感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磋砣,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72个孩子的心声,72个孩子对你的感谢,72个孩子对您的祝福……老师,这一本有着72个孩子笑容的留言册送给你做纪念吧!"这是放在我书桌上的留言册封面上的一段话,还有一张合影。每当我翻开它,那72张面孔就在我的脑海中浮  相似文献   

17.
STS教育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它要求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为目标,期望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社会决策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这与STS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STS教育理念为视角,探究了其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许多教育同行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工作负责,对孩子要求甚严,发现问题能认真对待,讲了不少道理,孩子听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了,但实际的教育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这使我们感到失望和苦恼.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会如此事倍功半,甚至是毫无效果可言?仔细想一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育者还不太重视教学机智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运用.这就说明教育者得抓住了教育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数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提示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句话向我们表明观点: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的用数学服务的,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些理念,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练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让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处在把升学考试作为目标的单一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知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思想.在长期的培养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阅读内力和自身的认识能力,把做官思想和金钱利益的思想灌输给孩子,使得当今孩子身心发展不健康,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管和培育模式的缺失和老化.通过利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方法,对公共服务的监管来改变人们对求知欲的盲目,把健体和健脑练习在一起,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通过健全公共服务的管理体系来改变当今落后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