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各地的民居都蕴含着优秀的建造传统,其背后则隐含着不易被发现的“潜在思维”。而正是这种“潜在思维”能够为当代建筑营造提供更多的启示。通过对云南建水合院式民居的研究和解析,揭示了民间建造中潜在的“互渗与关联”、“营造与建构”、“类推与模块”、“手艺与匠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建构”理论的讨论与实践已经成为引起设计界广泛关注与热议的话题。本文从分析建构概念及定义入手.从细部与肌理化的角度以及材料与建构的关系出发,解析其本质、特点、主要表现方式以及产生背景及来源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其对设计的影响,以期对建构的理解与创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建筑形态解析与设计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建筑形态的解析,提出建筑的三种“概念形态”并将建筑设计的切入与建筑概念形态建构,建立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完整清晰的领悟建筑设计方法的多样性、相关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因邑而兴的湖北古镇--钟祥石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百浩  叶裕民 《华中建筑》2006,24(2):136-142
该文结合石牌古镇“因城邑而兴,因商贸而盛”的历史背景和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解析其与汉代古城邑、汉江形成的线形空间格局,对老镇区“十街三巷十八门”的防卫型布局、独特的节点和街巷空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天井式民居以及戏楼建筑的基本型制和建构特点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阶段模块化建造品质问 题,本文以模块连接缝隙为切入点,将模块 化建造方式与密斯、路易斯·康的建构表达 进行类比。通过案例分析与图解生成,研究 从“皮”与“骨”的思考、模块的间隔两个层 面对模块连接进行建构思辨,使模块连接 呈现诗意建造逻辑的同时与设计系统相对 接,进一步明确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 结合建造的操作方式并完善其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6.
韩冬青 《新建筑》1994,(3):26-30
对建筑形态“自营建构”和“被营建构”两种生成方式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现实的建筑呈现出受“自营建构”和“被营建构”二者合力作用的中间形态特征。应当重新正视参与式”自营建构”机制的潜力,在建筑形态的“自构”和“被构”之间建立开放的承传机制,倡导开放的建筑决策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网格体系是对规整框架结构体系的适应,同时也是建立空间秩序的有效操作方法。当前随着非欧几何学和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网格体系创新性演变激发了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建构有序与复杂兼容的空间秩序。研究了网格体系演变与空间秩序的关系,通过对网格体系演变的相关建筑实例进行梳理、分类和解析,归纳出“形态”,“层级”,“拓扑”三种主要的网格体系演变逻辑,总结三种网格体系所建构空间秩序的主要特点为连续性、层次性和适应性。以期在参数化建筑理论和工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拓展建筑空间秩序建构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景园林史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赓续本相、以启未来的重要价值,而在专业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的学科背景下,其教学体系有待不断优化。通过调研,分析归纳当前课程教学中大纲框架“揣小失大”、案例解析“情理两分”、授课方式“重讲轻践”等现实问题。基于协同论视角提出三系交织优化知识结构、情理相融深化认知模式、关联实践形成历史思维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突破传统视角,关注整体环境,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通过递进式实践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9.
“轻”在当代建构发展中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话题。通过对轻型建构理念溯源与概念解析,从材料改良、力学探索与环境响应三个方面对轻型建构在当代的适应发展进行了讨论,总结出当下轻型建构组织生成的三种特点。阐释了轻型建构表象之后的仿生学与结构学逻辑。指出面向环境调控的轻型建构作为核心议题将借助智能工具、自组建造等前沿技术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段建强 《风景园林》2023,30(6):54-60
【目的】尽管后工业景观的价值维度和保护理念在当前研究和实践中被不断深化,但后工业景观在城市更新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念,亟须在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分析】基于20多年来有关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就其中蕴含的历史观念进行总结。以雅克·朗西埃3种历史“诗学”的表现形式为基点,解析出“对象物”“整体形象”“即临景观”3种历史观念,在后工业景观设计实践中,通过具体景观实践分别以“符号生成”“现实增强”“场所氛围”的方式实现对当代历史的景观建构。【结论】这3种历史观念伴随后现代景观的形成而产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历史阐释和价值建构范式,对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辰 《建筑学报》2023,(3):25-31
赫伯特·克莱默对中国现代建筑学术的影响是多侧面和多层次的,选择笔者重点受益的“建构”主题,解析个人内在学术自信心的建立过程:1990年代克莱默成功结合构造的建筑教学体系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建构思想,给已在一定意义上理解中国传统“营造”的笔者带来了深刻体验并建立了与国际现代建筑体系接轨的学术自信;而引介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则使得这项学术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更为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柯布“Brise-Soleil (遮阳)”的研究,考察建筑师如何结合 具体的气候环境,以呈现出特定的建构形 式表达,从环境调控和建构的角度阐述了 “ B r i s e -S ol e i l ”的意义。与此同时,指出 “Br ise-Solei l ”内在的一种关于建筑运行 机制的可读性——一种根植本土更为真实 而有效的建构价值,是非简单的形式与材料 /结构的二元关系所能涵盖的。  相似文献   

13.
从建筑本体形态的层面上对生态建筑形态理性解析,提出“形体特征”、“空间调节”、“表皮复合”、“环境关联”4种理性的概念形态和与其对应的16种模式生态语言。与此同时,将建筑设计的切入与概念形态的建构建立内在拓扑关系,并运用生态模式语言完善建筑形态建构,进而架构理性与诗意的建筑生态化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周详  李哲 《新建筑》2024,(1):148-154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景观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强 《山西建筑》2009,35(19):10-11
对建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建构的逻辑与意义以及景观设计中的建构哲学作了研究,指出通过对建构理论和景观设计之间关联的分析,一方面明晰“建构”之于景观的概念逻辑,另一方面为景观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建筑形态的解析,提出建筑的三种“概念形态”,并将建筑设计的切入与建筑概念形态建构,建立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完整清晰的领悟建筑设计方法的多样性、相关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是明代朱之 蕃等人对彼时“金陵四十景”的总结集称,其景 图与题咏共时关联,集中揭示了金陵名胜的风景 特色和品题风尚,对解读金陵风景名胜的地方 意识和传统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现代 声景理论,以声要素识别及其环境特征为契入 点,结合《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的景图诗词 判读,在景观空间建构、听觉系统感知等相关理 论的基础上,针对“金陵四十景”声音要素及其 动态场景进行联立解析,进而总结归纳传统声 景营造手法。以“天印樵歌”为例,通过图文解 析展现了朱之蕃笔下声音场景及其想象空间的 内在关系与变动趋势,分析论证传统景图声环 境与风景境域的同一性。相关研究为传统景观 集称图册的当代阐释提供了现代声环境分析视 角,为当代风景名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传统 声景解析的研究坐标与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2017年提出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概念,辨析总结了其与城市在空间、时间、价值维度的多重关联性;据此建构了“城园关联”视角下,以城园、地段、园区、园景为空间尺度和以历史见证、公共文化为价值线索的城市历史公园景观特征“多尺度”解析与遗产价值“双系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鹅岭公园为例,对其自重庆开埠设市以来各典型时期的景观特征与遗产价值进行系统解析,以期为历史公园研究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媒介是网络社会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新媒体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感知城市的方式发生变化,并拓展了城市意象的研究范畴。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中《清明上河图》古代城市意象图片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索性地提出解析网络媒介数据中城市意象再表达的分析方法,包括场景图片的叠合分析、高频分析与要素提取;其次,以《清明上河图》为实证研究对象,揭示网络媒介中公众对于古代城市意象的认知特征。结果显示,公众对历史图景中空间意象的认知高度集中在街道、桥头与城楼等特征性标志物和节点空间,反映了“流动空间”中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体系的结节性特征。更重要的是,空间意象的社会建构过程也是当前历史街区中地标性建构筑物“符号化”趋势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20.
郭维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22,38(10):127-132
北京万牲园作为清末政府尝试社会变革之时的产物,是由新思想引发的本土化变革在物质空间层面的直观体现,也是北京近代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先驱,反映了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传统空间转型中的设计应对方式。通过多种史料考察北京万牲园的建设历程与营造特征,解析其在场所功能转换中体现的空间营造手法与设计理念,以此探讨其物质结果呈现与时代背景、政治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对农事试验场、公园、动物园等外来文化中“文明设施”原型的理解,北京万牲园在建构过程中将“农事试验”作为基底进行风景营造,以传统造园手法容纳了农业研究、科普教育、游憩休闲等多重功能;借由交通系统、车轿游船服务与多样化餐饮场所来建构相对完善的游憩服务系统,将游憩与“民智开通”的社会教育目的融合,奠定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公园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