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协议栈实验部分的教学实际,分析协议栈学习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性,探讨目前的实验方法,提出基于msp430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栈实验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方案,指出通过此实验平台,学生可进行协议栈重演,真切感受到抽象协议的具体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协议分析能力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TCP/IP协议网络是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其网络协议必须进行适当的简化和优化,以适应在可靠性、成本、功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结合嵌入式系统的一般特点,分析TCP/IP协议栈,提出在特定应用中嵌入式网络中如何选择TCP/IP协议栈的关键协议,进而提出协议栈的简化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网络协议栈框架。其中,系统抽象层用于提高协议栈的可移植性;连接层用于实现协议栈的多连接管理及其访问控制管理;通信接口层改进了目前嵌入式协议栈与网络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而Socket Lib用于兼容BSD socket API,使网络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该嵌入式协议栈框架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该协议栈,提出基于Windows网卡的网络数据监控模型,并且针对网络监控程序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实现.该模型为开发安全应用软件,如入侵检测、数据监控、网络预警等提供有效的借鉴.最后,本文还对该网络监控软件走向实用化、大众化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该协议栈,提出基于Windows网卡的网络数据监控模型,并且针对网络监控程序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实现.该模型为开发安全应用软件,如入侵检测、数据监控、网络预警等提供有效的借鉴.最后,本文还对该网络监控软件走向实用化、大众化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NDIS中间层驱动程序的隐蔽通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频  包涵卿  陈丹伟 《计算机工程》2009,35(16):151-153
通过一个基于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中间层的驱动,在Windows网络协议栈下建立一个隐蔽通道,使应用程序可利用其直接与外界通信。该通道的作用位置相比防火墙对于协议栈的控制更为底层,可直接从网卡读写数据进行网络通信。分析防火墙由于未对网络进行完整防护而被穿透的原因,探讨抵御该类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网络协议的角度,对通过广域网进行局域网互连,实现互连局域网中TCP/IP应用的网络互连技术中的网络结构、协议栈、协议转换等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速飞行器自组织网络具有节点运行速度快、网络拓扑高度动态变化、多种优先级保障需求等特点。介绍高速飞行器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组成和协议栈架构,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动态场景的自组织网络协议栈设计,MAC层采用统计优先级多址接入协议(Statistical Priority-based Multiple Access, SPMA)。针对SPMA协议退避时间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退避时间算法,可以根据优先级等级、门限阈值和信道占用统计值动态调整退避时间以达到更好的退避效果,并利用OPNET平台对SPMA协议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PMA协议可以实现多种优先级差异化服务,自适应退避时间算法能有效地提升SPMA协议吞吐量性能,进一步降低高优先级分组的丢包率和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9.
NS2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立  张浩军  王珂 《网络与信息》2009,23(10):22-23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通过NS2构建网络仿真环境,能有效地缓解高校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压力,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给出了一个传输层控制网络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仿真技术分析网络传输协议工作原理和性能.结果表明,引人网络仿真技术实现网络实验,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影响网络协议栈开发的两个关键因素,分析了传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的实现和特点,然后简要介绍了构件技术,讨论了采用构件化思想实现网络协议栈涉及到的问题。最后介绍在和欣操作系统上开发一个基于构件的TCP/IP网络协议栈。该网络协议栈具有以下优点:既可以运行在内核态,又可以运行在用户态,开放式的网络协议栈架构可以方便添加新的网络协议。  相似文献   

11.
张晴  禹继国 《微机发展》2010,(7):98-101,105
NEMO协议在组播过程中没有利用层次结构最底层的节点,并且在选择簇首时也没有考虑到节点异构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EMO协议。改进的NEMO协议通过分簇技术充分利用了最底层的节点,避免了P2P覆盖网络中的搭便车现象,并且在选择簇首时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每一个簇首根据簇中剩余节点的能力选择一些节点作为辅助领导节点,当簇首失效时,就从这些辅助领导节点中选择能力最大的节点作为新的簇首,从而提高了覆盖网络的容错性。仿真表明,改进后的NEMO协议在平均传递延迟和节点失效时的代价方面要优于原始的NEMO协议。  相似文献   

12.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是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将CDIO国际化教学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课程,建立了基于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授课体系.通过把工程项目和授课体系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为起点,以网络设备的配置需求为导向,使学生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等教学问题,提出利用模拟器软件构建虚拟网络场景,跟踪报文流程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观察网络数据行为,以及深刻理解网络协议的原理。实践证明,使用模拟器搭建虚拟网络场景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协议分析与测试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01年增设的本科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都处在探索阶段,课程的合理设置问题值得商榷。文章就如何在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协议分析与测试课程,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介绍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材选用以及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提高了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认识,解决了以往对协议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识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Wireshark在TCP/IP网络协议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文婵  章韵 《计算机教育》2010,(6):158-160,111
本文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并通过网络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Wireshark捕获网络通信数据包,分析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提出了知识覆盖型贝叶斯网学生模型。文章深入探讨了构建贝叶斯网学生模型的方法和途径,并实现了自适应选题算法和推荐引擎算法,使模型具有很强的推理能力。把模型用于在线测试中,能自适应选题,自动结束,结果除获得成绩外,还能诊断,并把测试中未掌握的知识项呈现出来。从而,为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依据。实验表明该算法能高效快捷地将学生测试中未掌握好的知识项产生推荐集合。  相似文献   

17.
潘翔  赵小敏 《计算机时代》2014,(1):72-73,77
工科教学的一个难题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独立学习和设计能力。以数字图像处理这一课程为实施对象,提出了以理论模型为主线、以编程模型和图像处理效果可视化模型为副线的多视图教学模型,以解决该课程原有教学模式方法单一、过程枯燥等问题。采用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数学理论模型和编程技术的一体化建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如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进行工程应用,而且能够掌握图像处理基本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和ZigBee的WSN节点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长庚  刘威鹏  胡纯意  侯铮 《计算机工程》2010,36(17):135-137,140
设计一种基于ARM和ZigBee技术的WSN硬件节点,并根据该硬件平台的特性,有裁减地移植实现了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对节点的性能进行组网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节点达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可以为工程应用和实验教学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9.
构建教学网络资源库以实现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培英 《微机发展》2006,16(4):206-20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特点,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了工程制图网络教学资源库。它既满足了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学生自学等教学需求,还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减轻教师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同时还实现课程教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作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这门课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意在加强对学生编程能力和上机解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