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AP患者分为轻型(MAP)急性水肿型35例和重型(SAP)急性出血坏死型20例2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PCT浓度水平。结果 55例AP患者血清PCT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1-7 d内),MAP患者血清PCT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而SAP患者血清PCT水平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检测AP患者治疗前后的PCT,对SAP早期的预测和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7年0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作为MAP组和SAP组,以50例单纯胰腺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三组的CRP、PCT及IL-6检测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的CRP、PCT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CRP、PCT及IL-6水平也显著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CRP、PCT及IL-6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与单独检测指标相比,联合检测这三项指标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炎症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临床预测作用。方法对发病后立即入院的52例AP患者(总AP组)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3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0例;对照组23例,均为健康志愿者。入院后于第1、3、5、7天清晨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 (1)三组的PCT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总AP组和SAP组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1~7d内呈升高趋势,MAP组呈下降趋势。(2)除MAP组入院7d的监测点外,三组的TNF-α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总AP组和MAP组在入院1~7d内呈下降趋势,SAP组在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3)除入院7d的监测点外,三组的IF-6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三组的IF-6水平在入院1~7d内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血清PCT、TNF-α及IL-6的动态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黄杰 《现代养生》2014,(24):51-51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分析5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6例,分析与A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入院24h SAP患者的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入院24h SAP患者的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以及CRP水平可准确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系统的变化、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AP患者中SAP组48例,MAP组64例。检测患者血浆凝血指标PT、APTT、FIB、D-D二聚体。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PT、APTT、FIB及D-dimm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dimmer与APACHEⅡ评分有一定相关性。SAP组病死率(6.25%)与MAP组(0)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SAP患者存在血浆凝血功能紊乱及微循环障碍,检测血浆凝血指标有助于评估A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胰腺炎(AP)继发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减少全身炎性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2例AP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0例及非感染组52例,感染组再分为重度脓血症组18例及轻度脓血症组32例,两组均于入院第1、3、7、14天抽取血液标本,测量PCT、CRP、IL-6浓度。结果感染组第1、3天PCT阳性率为44.00%、20.00%,高于非感染组的25.0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4天感染组PCT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第1、3、7、14天IL-6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第1、3、7、14天CRP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第3、7天IL-6、CRP水平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水平均较第1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脓血症组各时段PCT、CRP、IL-6水平均高于非重症脓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IL-6联合检测对AP继发感染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其中PCT的诊断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WD)和降钙素原(PCT)对于急性胰腺炎(AP)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病情评估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2例,按疾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和急性胰腺炎合并严重感染者(SAP)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后临床指标。结果 SAP组PCT、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54例患者中,最终11例死亡,病死率为20.4%;死亡患者PCT、RDW、hs-CRP、TNF-α、IL-8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RDW、hs-CRP、TNF-α和IL-8与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降钙素原对于胰腺炎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快速、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可以考虑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炎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的实时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同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AP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依据CT诊断结果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0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8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MAP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为(25.00±1.92)、(59.78±4.51)、(55.31±8.5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8±2.65)、(1.80±0.66)、(18.72±7.8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血清IL-I、IL-6、IL-8、TNF-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分别为(93.27±3.98)、(397.84±13.05)、(93.32±3.40)、(181.94±7.54)、(284.53±7.88) ng/L,显著高于MAP组[(25.00±1.92)、(34.12±4.96)、(13.06±1.86)、(55.31±8.54)、(175.25±30.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多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对AP的早期诊断和鉴别MAP与SAP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炎症因子并联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ACLF患者(研究组,n=124)及同期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对照组,n=115),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GAS、MTL、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并发细菌感染率,依据是否出现细菌感染将HBV-ACLF患者分为感染患者、未感染患者,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者、不同病情、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不同预后HBV-ACLF患者的血清GAS、MTL、炎症因子、SIRS评分,分析血清GAS、MTL、炎症因子、SIR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GAS、MTL、炎症因子、SIRS评分对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并发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而MTL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高于未感染患者,MTL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时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一般脓毒症,而MTL低于严重脓毒症、一般脓毒症(P0.05);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入院时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低于C级患者,而MTL高于C级患者(P0.05);入院28 d死亡者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者,MTL低于预后良好者(P0.05);HBV-ACLF患者血清GAS、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两两存在正相关性,MTL与SIR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GAS、MTL、CRP、PCT、IL-6水平及SIRS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较各项单独预测时大。结论血清GAS、MTL、CRP、PCT、IL-6及SIRS评分用于预测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有较高价值,血清GAS、MTL、CRP、PCT、IL-6及SIRS评分与细菌感染程度、肝功能分级、预后也有密切关系,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联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126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的诊断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4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62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24h内AP患者行BISAP评分,各组次日清晨或者空腹8h后抽取外周静脉血3rnl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T)、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nB).结果 三组间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AP组和SAP组FIB及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4.25±1.01)、(5.44±2.19) g/L比(3.47±0.49) g/L,(5.08±3.20)、(8.65±6.43) mg/L比(3.41±2.32) mg/L],且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有17例患者D-二聚体阳性,阳性率为26.6%(17/64); SAP组有53例患者D-二聚体阳性,阳性率为85.5%(53/62),两组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AP评分与凝血指标联合BISAP评分预测AP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 (0.775 ~ 0.889)、0.886 (0.839 ~ 0.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指标联合BISAP评分在评估AP严重程度方面比单独应用BISAP评分更加准确,并且不会增加临床应用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孙运萍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216-12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8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2例,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2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均为SAP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在对照组与SAP组之间,MAP与SA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MAP组IL-6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6对早期诊断、鉴别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于宜昌市某医院诊治的112例SAP患者为SAP组,另选取该院同期诊治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各40例,分别为MAP组、MSAP组。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差异和随访3月时的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SAP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对S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AP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也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8.93%,明显高于MAP组的8.00%及MSAP组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SAP患者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对SAP患者预后预测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42.35 mg/L,0.734)、(27.11×109/L,0.870)、(326.69 pg/mL,0.736)、(110.41 pg/mL,0.884)。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尤其是SAP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升高明显,因此在临床上可利用上述指标对SAP患者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李薇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39-641
目的:探讨窒息复苏后SIRS与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有重度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52例(SIRS组),另取同期NICU中不伴SIRS的重度窒息复苏后足月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SIRS组)。所有患儿在生后72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并于生后2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生后72h左右进行HIE的临床分度;7~10d行头颅CT检查并分度;12~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统计各组病死率。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增加(χ2=6.4792,P<0.05),病死率也明显增加(χ2=14.7713,P<0.001)。非SIRS组与SIRS组比较,前者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后者(χ2=8.7917,P<0.01),前者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后者(χ2=11.0318,P<0.001)。SIRS组重度HI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18.5320,P<0.01)。存活者NBNA评分<35分者所占比例SIRS组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4.3905,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呈中、重度改变者所占比例SIRS组亦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4.6316,P<0.05)。结论:在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SIRS的发生与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疾病的演变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及病死率也明显增加。SIRS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窒息缺氧对脑的损伤程度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CT扫描结果,探讨血、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CT结果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取29例同期非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患者血、尿TAP.结果 在入院后6、12、24h,SAP组血TAP浓度>9.0nmol/L,MAP组血TAP浓度<3.5 nmol/L,SAP组与MAP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6、12、24h,SAP组尿TAP中位浓度(102.8、78.2、52.3 nmol/L)显著高于MAP组(32.5、28.7、25.6 nmol/L)及对照组(12.6、12.2、11.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3、5 d各组间血、尿TA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尿TAP具有较高诊断及预测价值,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58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5例,同期选择单纯SAP患者63例为未感染组,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s trigger receptor-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评价各指标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单项指标检测中sTREM-1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单一指标检测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PCT、sTREM-1、TNF-α、IL-6水平与SAP继发肺部感染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在急性胰腺炎(AP)进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5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2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02例,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并检测治疗前后(第0天、第3天、第5天)血尿淀粉酶和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水平,计算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AP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者占AP的44.9%,高脂血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指数(26.7±4.6)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24.7±6.9);APACHE-II和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为(7.3±2.8)分和(3.9±3.8)分也高于血脂正常组(6.8±2.0)分和(3.2±3.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患者中高脂血症主要见于饱食和饮酒为诱因。MAP和SAP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淀粉酶及CHOL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而SAP组TG为(3.4±3.2)mmol/L,明显高于MAP组(2.4±1.9)mmol/L(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第5天血脂TG、CHOL均随APACHEII评分下降明显降低(P<0.05)。观察患者治疗效果,SAP组高脂血症者治疗有效率为74.2%明显低于同组血脂正常者83.3%,且平均住院时间为(25.7±13.4)d,明显多于血脂正常者的(21.3±1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组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治疗有效率均在95%以上,且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脂血症是A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血脂中TG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AP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东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88-4589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糖测定及螺旋CT检查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86例在某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d1、d3、d5、d7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血糖.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根据结果分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4例及胰腺无坏死组64例、胰腺坏死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与MAP组的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SAP组中显著高于MAP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胰腺坏死组中显著高于胰腺无坏死组(P<0.05).结论 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结合血糖的测定、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疱疹病毒(HV)感染情况和外周血病毒载量。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600例AGP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AGP组(n=82)、中度AGP组(n=578)、重度AGP组(n=1940),以同期1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入组后,检测龈沟液HV病毒感染情况和血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EB病毒(EB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载量、牙周特征和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GP患者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高于对照组(P<0.05),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GP病情严重程度增加,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PLI、PD、AL、BI、WBC、PCT、IL-6、TNF-α和CRP均增加(P<0.05)。结论HV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与AG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牙周特征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浓度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HLP患者43例并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以2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留取初入院时及入院24h、48h和72h时的血样,测定血浆中TAP浓度和淀粉酶活性。结果HLP重症组患者血浆TAP浓度的平均值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而重症组与轻症组的血浆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TAP浓度可作为HLP早期诊断和预测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出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按分级标准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其中轻型57例、重型61例,选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空腹取血2ml,进行出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各组结果。结果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FIB、D-D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组与对照组及轻型胰腺炎组相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AP患者FIB和D-D值与APACHEⅡ评分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r=0.86)。结论出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胰腺炎轻重程度,初步判断胰腺炎的预后及了解病情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胰腺炎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