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银柴胡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银柴胡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发热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与发热疾病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的Network Analysis插件对获得的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节点;使用Venny软件获得银柴胡活性成分靶点、发热疾病靶点和核心节点的交集靶点,并通过进一步的拓扑分析筛选得到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chr?dinger软件对关键靶点与对应的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银柴胡解热关键成分为银柴胡胺D和银柴胡新木质素-β-D-葡萄糖苷A~D,71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 (MAPK10)、蛋白激酶B1 (Akt1)、热休克蛋白90AA1(HS...  相似文献   

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中药成药三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医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实验中采用的实验动物以大鼠、兔较多,研究的中医药多集中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除湿等方面,观察的实验指标涉及到股骨头组织显微形态学观察,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近年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RNA、蛋白和基因方面观察,研究不断深入。但对不同中医治法治疗SONFH的实验研究,则报道较少。因此,下一步实验研究应继续阐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发扬祖国医学治疗SONFH的优势和特色,为临床上中医药防治SONFH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中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核心用药,并使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a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治疗HFPEF疗效明确的方剂,使用R语言对方剂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中药。通过TCMSP、GeneCards、GEO等数据库筛选核心中药有效成分和HFPEF相关靶点并取交集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成分和靶点。使用vina软件对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纳入方剂103首,涉及中药131味,功效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ONFH)因骨细胞和骨髓渐进性坏死,最终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致残率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SONFH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限,且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SONFH的发生与血液凝溶系统、脂质代谢、药物代谢转运系统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与SONFH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为筛选SONFH的易感人群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参考,为SONF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验证研究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rugBank等5个数据库筛选肝癌相关靶点。筛选二者共同的潜在功能靶位,运用Cytoscape 3.9. 0软件构建肝癌-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9. 0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运用AutoDock、Vina和PyMOL软件对淫羊藿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果 分析获得19个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与肝癌共同靶点139个,靶点经富集分析得到2 347个GO生物学功能和17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均有较高的结合能力。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核心成分淫羊藿素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MHCC97L的增殖,并抑制Bcl-2凋亡调节因子(Bcl-2)和...  相似文献   

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ONFH)因骨细胞和骨髓渐进性坏死,最终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致残率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SONFH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限,且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SONFH的发生与血液凝溶系统、脂质代谢、药物代谢转运系统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与SONFH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为筛选SONFH的易感人群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参考,为SONF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探寻香砂枳术丸(XSZZW)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Perl语言与UniProt将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TTD、DrugBank、OMIM以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F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复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活性成分和疾病相关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以度值、接近中心性和介度中心性为条件筛选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映射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获得活性成分75个以及靶点292个,FD相关的疾病靶点666个,经筛选最终获得核心靶点90个;GO富集分析主要在同源蛋白结合、酶结合、蛋白结合等生物学调控方面;KEGG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03条,主要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炎症通路等方面。结论:香砂枳术丸可通过调控PI3K-AKT、FoxO、核因子κB、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来预防或治疗FD。  相似文献   

8.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资木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资木瓜抗RA的潜在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资木瓜中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获取RA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即资木瓜治疗RA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Studio 4.1.0软件对核心基因进行可视化。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富集的信号通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将筛选出来的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筛选得到的RA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资木瓜的主要活性成分4种、对应靶点137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37个;GO富集分析得到239个条目(P<...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技术筛选与肝硬化铁死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 中药及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平台下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 收集肝硬化患 者基因表达数据集,应用R 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得肝硬化的差异表达基因集(DEGs);通过 FerrDb 数据库获得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采用蛋白质互作(PPI) 网络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并进行基因本 体论(GO) 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oremine Medical 数据库查找核心基 因对应的中药,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收集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和筛选核心活性 成分;使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基因与核心活性成分的结合能力。结果:共筛选到与肝硬化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 基因67 个,参与了单体代谢过程、细胞对压力的反应、含磷化合物代谢过程等,涉及p53 信号通路、谷胱甘 肽代谢、FoxO 信号通路等,其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6(IL-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 和核因子红细胞2 相关因子2(NFE2L2) 5 个核心基因均在铁死亡通 路中高度富集。TCMSP 预测得到丹参、枸杞子、黄芩和赤芍等17 种中药及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山 柰酚4 种关键活性成分;分子对接显示,核心基因与关键活性成分结合良好。结论:丹参、枸杞子、黄芩和 赤芍等中药含有的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山柰酚成分可以通过调控SIRT1、EGFR、IL-6、PPARα、 NFE2L2 等靶点来调控铁死亡治疗肝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 数据库预测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核心 活性成分及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提取黄芪的活性成分 及对应靶点,借助Uniprot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化,通过GEO 数据库提取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 利用R 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分别通过DAVID 数据库、STRING 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 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 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成分及靶点,借助Auto dock 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PyMol 软件绘制对接结果图。结果共获得黄芪16 个活性成分,对应189 个作用靶点;GEO 数据库提取获得 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1 355 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44 个;富集分析显示多与炎症相关;筛选得到核 心活性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和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核心靶点前列腺素G/H 合成酶2(PTGS2);分子 对接结果表明其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黄芪中的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等 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功能作用于PTGS2 等疾病靶点,从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山豆根中精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以此为化学对照品对山豆根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经理化数据和光谱解析等方法鉴定结构,采用TLC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查其纯度,并利用TLC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商品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从山豆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98%以上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各1.7 g和2.0 g,并以此为对照品有效地鉴别了正品山豆根药材及其混淆品。结论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山豆根的定性指标是合理的,采用TLC方法鉴别山豆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从量表或问卷评估法、症状组合法、记叙法等方面阐述亚健康状态评估与诊断的现状,归纳总结存在的难点;认为开展亚健康评估、诊断研究,可从健康测量角度出发,运用量表问卷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多种手段控制临床质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