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就对教育是不是产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的问题又兴起了新一轮讨论。当前,理论界对教育产业化问题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探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重点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意义与对策进行讨论。一、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在对产业进行划分时需遵循两个原则,即产业“集合的阶段性”和“规定的实用性”。“产业”最初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后又指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从这…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在“教育是产业”命题基本意义规定下的改革。本文在对“教育是产业”、“教育产业”、“高等教育产业化”诸命题、概念进行辨析并赋予确当的内涵的基础上 ,得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状态、趋势和过程的结论 ,并从实践的维度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过程作了阶段性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在“教育是产业”命题基本意义规定下的改革。本在对“教育是产业”、“教育产业”、“高等教育产业化”诸命题、概念进行辨析并赋予确当的内涵的基础上,得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状态、趋势和过程的结论,并从实践的维度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过程作了阶段性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作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后,掀起一股市场化的热潮,也波及教育界。《中国教育报》于1994年3月31日在第三版发表《关于“教育市场”问题》专题综述,介绍“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各种观点给广大读者,事隔5年之后,从教育是不是一种产业研讨开始,进而又涌动起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培训市场的浪潮综合各方面的论点,教育产业化实际是5年前教育市场化的滥觞,是教育市场的翻版。在众多的教育界和社会上很有影响的报纸、杂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作者主张教育要市场化,有的还认为“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已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角度看,教育能否构成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教育产业化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以及其它经济领域有何影响?如何构造我国的教育产业?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国教育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通过对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后我们认为,我国教育事业只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我国教育的“瓶颈”制约,同时推动向新经济的转轨,因此需要我们从产业经济的观念、机制等方面出发,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和改造。  相似文献   

6.
“经营”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营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制、教育转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多元属性的优势,已成为时代向成人教育改革提出的严峻命题,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和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叫停显得尤为迫切。而经济学关于“经营”的概念有助于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成人教育改革的本源问题进行多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7.
命题漫话     
命题也有学问。近代科学研究,注重给事物定量;教育研究也是这样。从本世纪初开始,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为给教育改革提供可靠的数据,展开对教育现象的量化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就怎样量化,怎样用数的形式揭示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出科学的总结,形成“教育测量学”的专门学科。现在看来,在这门学科中,有关考试测验问题占有相当的比重,对如何命题也有系统的阐述,因此,在“教育测量学”中包含着较为完备的命题理论。现阶段各类考试的命题状况如何,应用这些新理论的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制、教育转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多元属性的优势,已成为时代向成人教育改革提出的严峻命题,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和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叫停显得尤为迫切。而经济学关于“经营”的概念有助于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成人教育改革的本源问题进行多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产业属性的质疑与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如何理解教育的产业属性?教育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大?这是当前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教育的定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概念本来是十分清楚的。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愈加密切。这的确是好事,但也出现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说教育具有产业属性,有人干脆把教育归并于产业,甚至提出教育要产业化。所谓“产业”,实际是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类各种活动都与经济有关。而任何与经济相关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经济活动,即广义的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0.
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当前数字娱乐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对教育的冲击日益凸现。因此认真研究娱乐对教育的影响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寓教于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开始,探讨了“乐”对于生命及教育的意义,提出在尊重学习者生命意义和乐趣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活体验与乐趣”和“学习目的与手段”相融合的娱教技术这一新命题。  相似文献   

11.
辨析"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教育产业的理念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已超过10年,反对者主要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在价值层面质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张;支持者强调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产业的发展是无可争辩的基本现实。最近,教育部负责人严词否定了“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由于现实教育中的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乃至社会舆论对“教育产业化”颇多微词。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弄清“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等观点显得尤为必要。本期刊登的是两位学者对此问题的阐述。相信通过他们的“对话”,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产业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者有,反对者亦有。我们认为对此问题应辩证认识,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有多性质特点,决定了教育从一方面看能产业化,从另一方面看不能产业化。从教育的职能看,有些部分能产业化,有些部分不能产业化。从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看,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但教育有自身规律,不能完全市场化、产业化。总之,我们认为教育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且教育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教育是产业,但绝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民办教育要率先实行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办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有必要而且有条件率先实行产业化。民办教育产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建设上要实现规模化;在财经上要做到效益化;在教学上要适应现代化。“三化”合“一化”,民办教育产业化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民办教育实现产业化的方法至少有三种:实行教育的“全程化”,从学前班到大学一条龙;实行教育“连锁化”,建立教育集团管理公司;实行知识的产业化,走“教、研、产”联合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教育界就教育体制应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沦,其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即“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这是一个涉及教育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不敢苟同,提出质疑,以期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卓小波 《湖南教育》2013,(11):50-50
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有厌学、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小偷小摸、自私懒惰等德育问题。聋人学校德育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怎样对聋哑学生进行入脑人心的思想教育?我们学校从2003年开始,开展“新时期聋生德育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丰富残疾学生的道德体验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的专业成绩和学分指标同其思想品德水准指标为何不能同步完成呢?又为何会出现“德优”“智次”或“智强”“能弱”的背离现象呢?进一步说,学生素质的“土壤”究竟是书本、课堂与考场内,还是在校园文化教育环境的“潜在课程”之中呢?要获得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必然和必需提出“隐性教育”的命题。 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是隐性课程的应用体系,是对隐性课程领域的扩展和意义的提升,而隐性课程则是隐性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此,本文从隐性课程入手展开讨论。 一、隐性课…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二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题一:教育“有限产业化”及其条件 关于教育产业化问题,一般存有三种观点:一是全盘推行教育产业化,认为应将教育都推向市场,一切服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这种观点将整个教育事业置放于一般的市场商品竞争中,以一般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标准来衡量教育事业的成败得失,决定教育的发展前途。二是认为教育虽然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教育毕竟是教育,仍必须严格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恪守教育应有的尊严。三是承认教育应适度引进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但不能完全像办企业一样去办教育,并就此提出“教育是产业,但不…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产业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讨论历程  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可以分为两个高潮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左右,第二阶段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80年代开始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巡,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1993年前后教育界围绕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明确了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讨论主要集中在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的概念、如何改革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等方面。199…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双全 《职教论坛》2003,(23):30-32
围绕着高职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高职教育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发挥与其规模相称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部分人提出了高职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并一度成为热点。尽管与教育产业化一样,对于高职教育产业化的争论随着教育部官员“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但不能产业化”的官方表态而逐渐降温,但是,教育产业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高职教育是否需要实行产业化、实施什么样的产业化?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对教育产业化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投资体制、管理方式、办学模式、教育质量等,甚至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最终命运。本文…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开始再次升温的教育产业化讨论 ,涉及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等。下面是笔者关于教育产业属性定位及其进入市场应注意哪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一、关于教育产业属性讨论中的两种主要观点在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中 ,关于教育产业属性的定位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产业 ,理由是 :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和生产劳动能力的产业 ,其“产品”具有广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②教育部门与教育消费者按商品化经济的要求建立了服务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