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留仙  俞佳 《新中医》2020,52(13):175-178
目的:观察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有焦虑或抑郁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进行合理的运动、膳食、戒烟、心理调整和药物治疗,并给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和情志护理。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价焦虑、抑郁程度。记录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SAQ的AS、AF、PL、DP及T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5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例)和药物组(15例),同时另设同年龄段健康组15例.针刺组,在给予基本药物治疗的同时,选择患者双侧内关,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共4周;药物组,给予基本药物治疗,无针刺干预;健康组不予干预.观察受试者入组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walking test,6MW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同时对受试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定量检测,重点分析受试者入组前后NLR的变化,观察NLR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对于药物组,针刺组患者30天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P<0.01),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1),VAS降低(P<0.01),SAQ评分升高(P<0.05),6-MWT、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相对药物组,30天后针刺组NLR明显减少(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但在病人运动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层面上并无明显作用.同时,相对于治疗前,针刺组患者NLR降低提示针刺后冠心痛患者预后趋优.  相似文献   

3.
唐陈佳  范平 《光明中医》2023,(6):1055-1058
目的 探讨怡心通脉汤对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4例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怡心通脉汤,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片用量、S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AQ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怡心通脉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状态临床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Q评分中身体状况,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发病认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5):153-15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呼吸困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治疗后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及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作用,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新的努力方向。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因疾病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为(89.2±4.6)分,与对照组的(71.2±3.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效果明显,并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5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3)给予综合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MH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和中药沐足,疗程均为7d.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曾亚平 《新中医》2021,53(13):185-189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应用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出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出院3个月后,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对PCI术后出院患者开展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SAQ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并能提高患者SAQ各项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养心氏片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TO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通过血清一氧化氮(NO),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评分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NO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血清NO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SAQ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对疾病认识程度(DP)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PL、AS、AF、TS 4个方面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DP(P>0.05)。2组SAS、SDS等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SAS、SDS等量表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O介入术后容易出现“双心疾病”。因此,养心氏片基于“以补为养”“以通为养”“以安为养”的养心理论学术思想,在改善患者血清NO、SAQ、SAS、SDS方面效果显著,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储药罐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胸闷胸痛症状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心血管科诊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储药罐技术干预,14d后,比较2组胸闷和(或)胸痛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胸闷胸痛症状等.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4 d 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储药罐可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VAS评分、SAQ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1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SAQ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疏肝理气活血方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心绞痛疗效评分、硝酸甘油减停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SAQ),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及西雅图心绞痛积分量表(SAQ)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心绞痛疗效积分、硝酸甘油减停率均较前降低(P0.05),西雅图心绞痛积分量表各单项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运用疏肝理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拟制优质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焦虑及抑郁情绪变化,以上分别采用四级止痛效果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围手术期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在乳腺癌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晓秀 《新中医》2018,50(10):207-209
目的:观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中医七情理论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10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七情理论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P 0.01),且联合组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 0.01)。结论: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用中医七情理论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对提升手术效果,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文魁 《新中医》2019,51(7):103-105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加用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患者的气阴两虚证评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胸痛、倦怠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观察组5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P 0.01)。2组SAQ疾病认识程度、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SAP,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均实施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联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HOQOL)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