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征 《世界知识》2020,(19):22-25
2020年美国大选吸引了全球关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行政经验丰富,人脉深厚,熟悉外交事务,若当选将焕发巨大能量,其组织力和执政专业性不容小觐。竞选期间,拜登组建了一支阵容衰华的外交“梦之队”,下设20个工作组,配置了49名联席主席,超过2000人为其服务。一旦胜选,拜登将修正美国日益偏离轨道的外交政策,而对华政策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其总体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想判断拜登当选后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了解其外交团队的人员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2.
几经波折,2020年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有"南美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纵有万般不情愿,也只能接受现实。大幅度向美国靠近是博索纳罗上任两年多来巴西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博索纳罗与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上的高度一致为美巴关系迅速走近提供了难得契机。拜登上任后巴西和美国的意识形态联盟能否持续?美巴关系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3.
近日,美国矿物学会致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教授,祝贺他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  相似文献   

4.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1,(5):6-7
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拜登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繁荣发展。习近平再次祝贺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美两国人民新春愉快、牛年吉祥。  相似文献   

5.
正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拜登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繁荣发展。习近平再次祝贺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美两国人民新春愉快、牛年吉祥。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1月20日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当日,作为推翻特朗普“政治遗产”举措的一部分,第一时间签署了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命令。次日,日本首相管义伟、外相茂木敏充在祝贺拜登上任时都曾积极表示,日本将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1月28日,菅义伟在与拜登的首次电话会谈中再次明确表示,日本愿与美国在去碳化等方面深化合作。这表明,美日两国迎来了重要合作契机,美日同盟又将加一项——“脱碳同盟”。  相似文献   

7.
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走向,现在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拜登当选之后,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成为新政府的重要目标,霸权稳定的说法最近又多了起来。当然,更多的话题还是指向中美之争。仅以美国学界和舆论界为例,修昔底德陷阱被一炒再炒,新冷战话语不绝于耳,地缘政治思维再度兴起,两极对抗似乎已是既定事实。到底应当怎样看待世界格局,怎样判断世界格局的走向?拜登入主白宫,美国单极霸权会卷土重来吗?  相似文献   

8.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并很快公布了其内阁和白宫官员人选等,拜登政府开始启程。鉴于拜登在美国政界长期从事专外交相关的事务,外交是其最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因此,其组建的外交核心团队,以及将开启何种外交和安全战略,颇为引人瞩目。外交团队核心成员曾任奥巴马政府副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出任拜登政府国务卿。  相似文献   

9.
肖河 《世界知识》2021,(7):12-16
拜登年近80岁才当上美国总统,能力总是不被人看好。不光他的政治对手这么说,很多同僚也持相似看法。奥巴马政府首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回忆录中这样评论拜登:“他在过去40年的所有重大内外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上都犯过错误。”不过,同样是盖茨,在同一本书中又把拜登称作“让人无法不喜欢”的“体面人”。华盛顿的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说拜登的当选有什么特別令美国人期待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其可以发挥友善、团结的人格特征,“治愈”深深困扰美国的极端政治分裂之苦。然而拜登执政满一个月之后,人们发现美国仍在一刻不停地加速分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选投票日之后,随着选举结果逐渐明朗化,拜登胜选已经不存疑虑。从11月23日开始,拜登陆续公布了其外交及安全核心幕僚班子,从人事层面率先释放“美国回归”的强烈信号。拜登的对外政策可能重现奥巴马时代的部分特点,当然或许也会遭遇奥巴马时期同样的烦恼。  相似文献   

11.
王雷 《世界知识》2021,(1):52-53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科学家、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近郊遇刺身亡。当前,无任何组织、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但伊朗认定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此前的7月,伊朗认定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研发中心遭遇袭击也是以色列所为。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对法赫里扎德发出点名威胁。此次遇刺事件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的时间节点,当选总统拜登曾明确表示美国将重返伊朗核协议。  相似文献   

12.
罗曦 《世界知识》2021,(1):35-37
鉴于特朗普在其任内对中美战略稳定关系的冲击,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上台后的对华军事战略及核战略走向颇受关注。在竞选期间,拜登曾表示将奉行与特朗普政府有所不同的核军备发展与核军控政策,包括降低核武器作用、反对核军备竞赛、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重返伊朗核协议,等等。因此,拜登上台有可能为修复中美战略关系、重塑中美战略稳定提供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亲民的尺码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1,(18):25-25
前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来华访问间隙,遛到鼓楼的“姚记炒肝”吃炸酱面,一行五人只花了79元。面对胡吃海喝的国内部分官员,中国百姓觉得拜登这一碗炸酱面体现了亲民风范。碰巧拜登来访前数日赴任的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也是自己挎着双宿包,  相似文献   

14.
邹骥 《世界知识》2021,(6):22-23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碳排放量居前的国家,中美开展气候合作对全球气候治理、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美国大选之后,国内国际社会对于拜登政府未来的气候政策以及美国在国际议题上重回多边主义进程等问题高度关注。拜登总统将气候议题设为内外政策的重点,欲在2050年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更新和经济绿色复苏等方面提出更具雄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拜登锁定美国大选胜局,美国民主党政府将采取何种南亚政策、美印关系将以何种轨迹运行,又提上人们的关注清单。拜登将采取更加稳健和平衡的南亚政策特朗普时期,美国与印度关系大幅度强化。相比特朗普而言,拜登政府的南亚政策将更趋稳健和平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奥巴马时期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从盟友到仇敌:美国和萨达姆的伊拉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湾战争以前伊拉克曾经是美国的盟国。美伊关系嬗变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历史上的盟国关系,两伊战争期间的密友关系,海湾战争前的挑衅与纵容关系,海湾战争后的敌对关系。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消灭了自己曾经的盟友,这也符合美国一向奉行的外交政策标准。通过分析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仇敌关系的嬗变特征可以看出,美国选择盟友的原则是利益需求,而不是道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5):8-9
□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土耳其应美国副总统拜登、爱尔兰总理肯尼、土耳其总统居尔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月13日~22日对美国、爱尔兰、土耳其三国进行正式访问。访美期间,习近平在首都华盛顿和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得梅因、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四个城市停留,共出席了27场正式活动,同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等美国政要举行了会谈,并多次公开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8.
胡波 《世界知识》2021,(1):74-74
在本次美国大选中,南海问题并非辩论的焦点议题,拜登及其团队也鲜有就该议题发表看法。然而,南海议题对于拜登及其身边的人并不陌生。奥巴马政府八年是美国冷战后南海政策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副总统,拜登曾多次在南海问题上表态。2015年5月22日,拜登在海军军官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时渲染中国南海威胁,要求“军队需要做好准备,在座的毕业生责无旁贷”;2016年7月,在美日韩三边会议上的讲话中,拜登也曾提及“中国南海扩张”,呼吁中国遵守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19.
<正>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拜登政府做出了激烈反应,一系列制裁轮番而至。拜登的危机处理政策使其支持率获得小幅反弹,然而,共和党人对他的攻击没有停下脚步。对此,拜登没有正面回击,  相似文献   

20.
王浩 《世界知识》2021,(4):46-47
2021年1月20日,在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当天,科特·坎贝尔被提名为白宫国家安全理事会“印太政策高级协调员”,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职位,将具体负责美对印太地区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此,不少美国媒体给坎贝尔起了“亚洲沙皇”的外号,这一新设岗位则被视为拜登政府在战略上进一步提升亚洲乃至整个印太地区重要性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