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为研究浓香型烟叶浸膏在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河南B011烟叶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备烟叶浸膏,经冷冻干燥处理后进行微波裂解,对裂解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将裂解产物加入电子烟中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裂解功率为900 W,微波裂解时间为120 s时,①裂解产物中香味成分总数量较多,总质量分数较大;②裂解产物中各类挥发性香味成分数量较多,质量分数较大;③5次重复实验组分峰面积的RSD平均值为2.52%;④感官评价结果显示,裂解产物应用于电子烟后的感官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及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我国四川、湖北、重庆、云南白肋烟及美国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类胡萝卜素及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重要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在美国白肋烟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国内烟叶,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β-二氢紫罗兰酮和氧化异佛尔酮等香气成分含量与国内主产区白肋烟差别不大。西柏三烯二醇主要降解产物茄酮含量国内烟叶一般高于美国烟叶。云南烟叶与其它产地烟叶相比,大多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但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巨豆三烯酮形成过程的中间产物3-氧化-а-紫罗兰醇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产区烟叶。美国烟叶中苯乙醛、苯甲醛含量低于国内烟叶;云南烟叶中糠醛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区,其它成分含量各产区比较接近。我国湖北和云南白肋烟烟碱含量高于美国白肋烟,而四川和重庆白肋烟烟碱含量显著低于美国烟叶。我国白肋烟产区除云南外均存在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其中四川烟叶烟碱转化率高达62.4%,对其品种进行改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四川白肋烟不同品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四川白肋烟不同品种晾制后上部叶和中部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卷制单料烟进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高低排序为达白1号鄂烟1号TN90达所24宣汉-5;达白1号巨豆三烯酮、大马酮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腺毛分泌物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丰富,TN90和鄂烟1号大部分香气成分与达白1号接近;宣汉-5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以及上部叶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但大部分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中部叶糖的裂解产物含量较高。评吸结果表明,达白1号的风格程度、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均为最高,香气品质较好,其次为TN90、鄂烟1号;宣汉-5的白肋烟风格程度较低,香气量少,香味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GC/MS分析两个白肋烟主栽品种鄂烟1号和鄂烟4号的11、17叶位烟叶香味物质含量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肋烟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在检测到的香味物质中,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Maillard反应产物含量最少;品种鄂烟4号的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鄂烟1号的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在移栽后76d达到最高而后呈减少趋势;参试2个白肋烟品种17叶位的香味物质总量基本上与成熟度变化趋势一致,在移栽后76d含量达最高,随后呈减少趋势,晾制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参试2个白肋烟品种晾制后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烟4号高于鄂烟1号,17叶位香味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烟4号低于鄂烟1号。  相似文献   

5.
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白肋烟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分离方法、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的分离分析鉴定技术 ,对2 0 0 0、2 0 0 1年湖北鹤峰试验基地生产的白肋烟中的半挥发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定性鉴定出 91种香味物质。对构成白肋烟香味特征的 2 0种重要香味物质和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着重研究了这 2 0种物质在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发现 ,在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 ,白肋烟中这 2 0种重要香味物质的含量及香味物质总量不断变化 ,并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调制后 ,茄酮、降茄二酮、巨豆三烯酮、吲哚、氧化异佛尔酮等重要的烟草香味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吡嗪和甲基吡嗪在烟叶生长和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存在 ,直到调制阶段含量才急剧增加。新植二烯从打顶开始持续增加 ,在调制期达到最大值后 ,逐渐下降。这些香味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对探讨白肋烟质量与其内在的香味物质组成的关系 ,为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再造烟叶品质,利用烟草中分离的类芽孢杆菌制备静息细胞,对再造烟叶原料浸提液进行发酵处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气质联用仪(GC-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等方法,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浸提液中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了其主要挥发性香味成分;并利用发酵浸提液浓缩涂布制备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热裂解产物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发酵浸提液和对照组中的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在5 h内持续减少,而氨基酸含量先增高后降低,且发酵浸提液的蛋白质、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②发酵液中香味物质种类和总量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其中糠醛、糠酮等致香组分增幅明显;③对比再造烟叶裂解产物,发现发酵浸提液浓缩后涂布样品裂解产生的γ-丁内酯、2,3-二氢-5-甲基呋喃、糠醛等典型烟气致香组分提高;④发酵液浓缩后涂布的再造烟叶样品感官品质较对照样品明显提升。利用类芽孢杆菌发酵烟草浸提液,对于提升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中部和上部不同成熟度河南烤烟烟叶中的多种重要中性香味成分和常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毛细管GC及GC/MS对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了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根据行业标准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烟叶中总糖、总氮、总植物碱等常规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香味物质的含量及所测物质中醛类、酮类、醇类的总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上部烟叶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总植物碱的含量随之增加,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及糖碱比随之减小,总氮、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尚熟时最高;对中部烟叶而言,还原糖、总糖、总挥发碱、蛋白质、总氮的含量以尚熟烟叶最高,总植物碱以成熟烟叶最高,糖碱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与国内外烟叶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类总量美国产区的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及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均是重庆的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75%的云南样点与马拉维产区为一类,其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和苯丙氨酸类总量均略大于马拉维产区烟叶中的含量, 其余样点则与美国产区为一类,除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低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外,其余各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总的来说,云南白肋烟与马拉维白肋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调制方法对烟叶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分别在四川达州和云南大理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设置田间试验,成熟采收后同一品种分别以烘烤和晾制两种方式进行调制,进而比较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结果表明:烤烟及白肋烟在烘烤和晾制两种调制方法下中性香气物质组分差异较小,而各组分含量及比例存在显著差异。晾制条件不利于烤烟特征香气物质及新植二烯的积累,但可显著提高烤烟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及茄酮含量;烘烤条件不利于白肋烟茄酮、芳樟醇、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法尼基丙酮的积累,但有利于白肋烟新植二烯、脱氢β-紫罗兰酮、氧化异佛尔酮、巨豆三烯酮、螺岩兰草酮及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的积累。烤烟在晾制条件下烤烟风格、香气质和甜感下降,刺激性增加,而白肋烟在烘烤条件下香气质改善,刺激性减少,甜感增加,但白肋烟风格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显著等问题 ,提高其质量及可用性 ,于1999- 2 0 0 1年对我国白肋烟的品种选育、高香味适宜烟碱栽培调制技术、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系、醇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目前国内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 ;明确了降低烟碱含量和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关键技术措施 ;揭示了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及其异同 ,考察了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国产白肋烟 2 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找到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规律及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烟叶样品长期贮藏过程中主要酮类香气成分变化规律,采用LC-GC方法测定调制后样品在6年自然贮藏过程中主要酮类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1)随贮藏时间增加,烟叶主要酮类香气成分变化均符合二次曲线模型,白肋烟酮类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贮藏期间所有阶段平均值为46.251μg/g,且在长期贮藏过程中含量增加时间长,酮类挥发性香气含量峰值出现在61个月。其次为晒烟,贮藏期间平均含量为40.053μg/g,酮类挥发性香气含量峰值出现在48个月。烤烟贮藏期间平均含量最低,为26.306μg/g,酮类挥发性香气含量峰值出现在38个月。2)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巨豆三烯酮、氧化紫罗兰酮等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呈现抛物线形式。茄酮、降茄二酮等含量逐渐下降。3)白肋烟巨豆三烯酮等含量最高;晒烟β-紫罗兰酮(0.830μg/g)等含量最高;烤烟降茄二酮等含量较高,两地区烤烟降茄二酮平均含量达到0.400μg/g。不同类型烟叶样品适宜的陈化期不同,白肋烟和晒烟比烤烟更耐贮藏,烤烟贮藏时间应控制在35个月内,白肋烟晒烟贮藏时间不超过60个月,有利于提高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升白肋烟烘焙后的香味物质含量。方法:建立烘焙后还原糖含量与3个干燥区温度之间的模型,并以烘焙后白肋烟香味物质总量为标准对3个干燥区温度进行优化。结果:所建模型R2达0.947,拟合效果较好。干燥二区和干燥三区的温度对白肋烟烘焙增香的效果大于干燥一区,且此类型白肋烟烟叶的最佳烘焙条件为一区110 ℃(3 min),二区145 ℃(3 min),三区135 ℃(3 min)。结论:最佳烘焙温度下,白肋烟中还原糖含量较低且香味物质总量最高,白肋烟烘焙增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GC/MS法分析了番茄红素在9%氧气的氮气中300,500,8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①3种温度下裂解产物中均含有烯烃类化合物和少量的番茄红素,而且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幅增加;②低温下裂解有利于醛酮醇类化合物的生成;③3种温度下的裂解产物中都含有一些重要的香味物质如香叶醛、1-甲基-苯乙酮、假紫罗兰酮、金合欢醇、大马酮及去二氢菖蒲烯等;④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茚及萘类化合物种类及生成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温度和湿度对白肋烟晾制品质和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将云南宾川收获后的白肋烟分别在云南宾川和云南云龙两个生态环境中晾制。结果表明,两地相对湿度有显著差异,温度差异较小,整个白肋烟晾制期间,云龙空气相对湿度高出宾川4.42~16.54个百分点。宾川晾房烟叶晾制时间比云龙晾制的烟叶少9 d。在相对湿度较大的云龙晾制的烟叶表现为颜色较深,身份减轻,疏松度提高,油份增加,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及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均显著增高,与宾川晾制的烟叶相比,云龙晾制的上部叶和中部叶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31.26%和34.38%,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分别提高27.55%和29.75%,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分别提高31.13%和34.70%,茄酮分别提高36.27%和34.48%,调制后烟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残留量显著降低;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云龙晾制的烟叶香气量大,刺激性较小,整体质量较好。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相对湿度条件与白肋烟质量水平有密切关系,适当高湿环境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白肋烟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5.
白肋烟中一些重要碱性成分和羰基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3个地区白肋烟中的一些重要碱性成分和羰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和配备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及气质联用仪对重要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鉴定出41种碱性化合物;并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的吡啶、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等17种重要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采用甲醇超声波振荡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仪及气质联用仪对醛酮类致香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共鉴定出46种醛酮类致香物;定量测定了2-戊酮、2,3-戊二酮、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3,5-庚二烯-2-酮、糠醛等27种香味物质。研究结果表明:从碱性香味成分总量来看,巴西白肋烟样品 > 四川白肋烟样品 > 湖北白肋烟样品;从羰基类致香成分总量来看,湖北白肋烟样品 > 四川白肋烟样品 >巴西白肋烟样品。   相似文献   

16.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法对国产 (湖北鹤峰、重庆奉节 )和进口 (巴西、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白肋烟中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出 2 0 0种香味物质。文献检索表明 ,其中有 30种成分为烟草中尚未报道的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重要的 2 6种碱性、39种中性和 15种酸性香味物质的含量 ,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白肋烟样品中 ,(1)国内外白肋烟均含有相同种类数的香味物质 ,其不同点在于 :①国产白肋烟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低于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白肋烟 ,而高于巴西白肋烟 ;②国产白肋烟的中性香味成分总量 (不计新植二烯 )高于津巴布韦和巴西白肋烟 ,略低于马拉维白肋烟 ;③国产白肋烟中的新植二烯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白肋烟 ;④湖北白肋烟的碱性香味成分总量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的接近 ,略高于马拉维白肋烟 ;⑤国产白肋烟中的杂环化合物 (吡啶、吡嗪和吡咯类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 ;(2 )国内 2个主产区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含量在酸、碱、中 3个集分中的差异比较突出 ,即除了湖北上部白肋烟酸性成分的总量低于重庆上部白肋烟的以外 ,湖北上部、中部和下部白肋烟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 ,以及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生物质炭(生物炭)用量对烤烟烟叶净光合速率和香味物质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用量(0,300,600和900 kg/hm2)对烤烟烟叶净光合速率、香味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烟叶净光合速率、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质量分数)、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质量分数)升高,烟叶产量显著提高;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质量分数)、总香味物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生物炭用量600kg/hm2的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总香味物质含量及烟叶纯收益最高,烟叶净光合速率、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腐殖酸用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腐殖酸用量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香气品质的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殖酸用量(0,60,120和180 kg/hm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净光合速率、香味物质含量、感官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用量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变化不显著,烟叶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香气品质、产量及产值提高,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香味物质含量显著提高。腐殖酸用量120 kg/hm2时纯收益最好,土壤放线菌数量多,烟叶香气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桂花浸膏及精油的品质,改进浸膏及精油制备工艺提供依据,试验采用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鼠李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1和3对桂花进行处理。经石油醚提取和水蒸气蒸馏制备桂花浸膏及精油。通过GC-MS分析,复配酶效果优于单酶。与对照相比,浸膏中二氢芳樟醇、γ-癸内酯、β-二氢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香叶醇和柠檬烯等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7.27%、116.36%、247.06%、100.00%、72.84%以及14.29%,并检测出β-紫罗兰醇和橙花叔醇,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下降56.84%。精油中芳樟醇、β-紫罗兰酮、β-二氢紫罗兰酮、β-紫罗兰醇、γ-癸内酯、香叶醇、紫苏醇和橙花醇含量提高156.33%、104.38%、121.54%、269.07%、156.52%、330.92%、257.47%和254.41%,邻苯二甲酸酯类下降40.08%。酶法处理可以增加桂花浸膏及精油中呈香化合物的数量,提高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桂花浸膏及精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高性能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利用烟草生物发酵获得的细菌纤维素(BC)及其发酵过程中的烟草浸提液和烟草滤渣,混合制备了基于全烟草组分的BC重组再造烟叶; 并将其与市售3种典型加热卷烟再造烟叶进行了对比,从外观形貌、微观结构、主要化学成分、热重性能、热裂解香味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样品外观均匀,物理指标与市售产品中稠浆法再造烟叶接近; ②对比市售3种典型再造烟叶,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相似的红外吸收特征峰,但是扫描电镜显示,BC重组再造烟叶结构致密,BC纤维直径分布在43.68~75.80 nm之间; ③BC重组再造烟叶总吸热量最大,为9.52 J·g-1; ④BC重组再造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含量为6.17%,烟碱含量达13.17 mg·g-1,热裂解释放香味物质种类高达45种,其中酮醛类致香物质释放量明显高于对比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