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中国知网筛选检索得到39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相关文献,对之进行分析。从手术分级管理、围手术期信息化管理、手术高值耗材管理3方面,介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围手术期安全 管理,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保障医疗行为安全的系列举措。指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医院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质量改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手术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由97%上升到100%,护士对手术前后护理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围手术期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运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3.
加强围术期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围术期质量管理,确保手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了以医院信息技术为平台,优化围术期质量管理流程,坚持依法管理,强化基础质量管理,加强关键环节质控,营造和谐氛围等做法。提出围术期质量管理需全体人员共同参与;质量管理要持续改进;质量管理要“以病人为中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FOCUS-PDCA分析围手术期医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查找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因素.通过完善和落实围手术期相关管理制度,改进和优化医疗护理流程,建立围手术期专项质量监控网络等,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FOCUS-PDCA应用后,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各项主要指标均显著提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0.16%下降到0.08%,有效改善了围手术期医疗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分析多学科联合管理在医院围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组建围术期联合管理团队,制定方案,确定监测指标,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围术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帕累托分析主要问题,对症处理,持续改进。结果:在监测的14个指标中,共11项指标存在缺陷,而手术风险评估不规范、手术医师越级等违规、手术部位标识、手术安全核查等4类缺陷累计构成比73.33%,是影响围术期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对症采取有效措施,医院围术期安全管理逐渐规范,但效果不明显。围术期安全管理任重道远,各团队应相互协同,强化落实,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甲状腺、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9月甲状腺、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相关环节的改进方案,测定实施结果。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下降,2010年5月用药疗程过长和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围手术期安全现状分析,围绕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及整个流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运用TQM理论构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结果:通过建立组织结构、明确改进目标、落实TQM方法,初步建立了基于TQM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结论:TQM在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医院围手术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管理,是提高手术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结合工作体会及有关行业规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外科围手术期输液不可缺少的临床手段。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持续的输液保证了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的需要,也使患者较安全、舒适度过围手术期。但置管操作技术也给患者留下了一定风险,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的医疗质量一直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管理好围手术期医疗质量,一直是让人棘手的问题。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借鉴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中广泛使用的PDCA质量管理循环及系统追踪并将其灵活运用,在医院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术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介绍了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情况,并对系统运行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技术和质量,调控和监管医院整体运营结构,增加医院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外来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是确保手术无感染发生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器械管理制度、规范器械及人员准入管理、规范器械环节使用流程、建立质量追溯系统等措施,可保证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对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军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本文结合医院管理实际,介绍手术分级管理的组织构成、实施工作及其成效.这在有效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方面进行尝试,同时通过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及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手术环节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移动智能化手术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把控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从手术排班、手术监控、手术审批3大模块设计入手,实时显示手 术模块关键信息,把控手术全流程,实现手术精细化管理。实践后,2018年上半年较2017年手术例数同比增长8%,四级手术例数同比增长17%;针对不同科室首发准时率进行调整,预警非计划手术,达到了提升数量和监管质量 的目的。移动客户端APP为医护人员带来了便捷的信息提示,可助力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安全识别流程并分析存在问题,运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信息技术解决安全隐患。方法以现有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设计RFID 手术患者安全的硬件、软件结构,并制定手术患者安全辨识标准作业流程,以实现手术患者安全的信息化管理。结果在为期3个月的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临床效果评估中,手术流程核查正确率为100%。结论RFID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系统能简化手术室患者的辨识流程,并实现系统的自动核对,提升了手术患者正确辨识率及医疗安全,保障了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避免或减少质量安全事故及差错的发生。方法学习有关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高压氧舱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按照文件要求运行体系,并实施持续改进。结果自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来,高压氧舱运行状况良好,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或差错,为高压氧科氧舱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结论建立和运行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氧舱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高压氧科的质量安全事故或差错,保护人员健康和氧舱安全。  相似文献   

18.
手术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外科系统运营效率、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事业部制的手术管理模式打破了以手术室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集中决策和分块管理相结合的组织构架,搭建多部门沟通交流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追踪、评价、改进管理工作。实施后,显著提高了手术运行效率,规范了诊疗行为,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医院实施“手术资格准入制”管理的具体办法,描述了“手术资格准入制”的管理机构与基本原则、手术分级细则、申请与报批程序以及配套管理措施等,认为实施“手术资格准入制”后,规范了医疗行为,明确了各级医师的操作权限,强化了手术风险意识,有效地保证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