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学制的本质在于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试行弹性学制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它同时面临着法律认可,改革不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实际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大学推行弹性学习制度要注意解决好“弹性度”,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弹性学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弹性学制给学生带来了益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学年制,这种制度与弹性学制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而使弹性学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求我国高校积极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同时还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本科弹性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而且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新的本科教育教学思想.据对70多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材料的研究,本科教学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学制、学校边界、专业限制、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时间分配、教师工作安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以“学习自由“的信念为基础,认为本科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为目的,具有可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个体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在实践中,大学弹性教学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观念、资源、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多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癸卯学制设立100周年纪念。本文拟通过回顾百年前的这段历史,提出“观念形成之后,制度决定一切”。文章最后联系北大教改,从制度角度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弹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而且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新的本科教育科学思想。据对70多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材料的研究,本科教学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学制,学校边界,专业限制,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时间分配,教师工作安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以“学习自由”的信念为基础,认为本科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为目的,具有可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个体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在实践中,大学弹性教学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观念,资源,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多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1.考试西德大学学制一般为九个学期或十个学期,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要求具有对一般的实验科研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获得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学习结束需要进行学士考试。大学的学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只能通过学士考试以后才能获得学校授予的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叶,是近代"新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在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在借鉴西方研究生教育模式和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及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由此拉开了我国学制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序幕,开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8.
关于编报1996年成人招生计划的几点思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人教部刘增彬成人教育的招生计划是政府对全国成人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人招生计划的指标、专业设置、学习方式、学制、招生类别等项目是进行调控管理的具体指标。政府部门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9.
路浩 《焊接学报》2015,36(2):105-108
基于声弹性效应,超声波可以无损检测出结构内部应力.超声波法焊接残余应力测量克服了传统应力测量方法费时耗力、破坏、体积庞大等缺点,对多种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进行的测量已证明其准确和可靠.在残余应力场测量时发现了在低应力弹性区存在声弹性不稳定现象,利用声弹性模拟试验对声弹性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焊接残余应力场弹性区临界折射纵波包络波峰声弹性效应随机分布呈双峰分布的试验现象,提出了弹性区声弹性主应力计算公式,可通过超声波法纵向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计算出测量点的两个主应力及横向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叶,是近代“新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在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在借鉴西方研究生教育模式和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及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由此拉开了我国学制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序幕,开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