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7122工作面通过断层时覆岩移动规律,以祁南煤矿82采区地质条件为基础,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分析了工作面推至断层前、推至断层时、推过断层后的工作面顶底板围岩应力与塑性区分布特点,提出在遇到较大落差(2.0~2.5 m)的断层采用预掘巷技术。提前预处理断层,使工作面不影响安全生产,又有利于提高煤质,有利于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2.
翟镇煤矿7201W充填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推采期间揭露7条断层。根据地测分析,再推进15m,将揭露落差2.5m的倾向断层,断层处煤层垂直上翻一个采高,且为复合顶,顶板难以控制;工作面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无平衡千斤顶,挑顶时难抬头。通过优化过断层施工技术,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有效地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炮采工作面过断层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断层落差较小时进行平推硬过,即是采取挑顶破底,平推硬过;二是断层落差较大时进行跳压回采,即是提前做好跳压切眼,回采至断层处后直接收作,在跳压切眼重新安装工作面,跳过断层继续向前回采。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提出分段"Z"型留巷和跳压反采的回采方式,对该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投入到68南翼煤柱工作面中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董利 《煤矿安全》2006,37(12):35-36
通过对回采工作面遇有断层引起冒顶事故技术分析,结合西马煤矿实际生产环境和相关理论依据,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平推硬过回采工作面地质断层和预防冒顶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某矿4105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落差H=5.5 m的F1断层,通过经济对比分析决定采用平推硬过方式过该断层,针对现场实际制定了过断层顶板管理措施,有效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推进,提高了工作面回采速度,为该工作面的稳产、达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综放工作面过落差较大断层顶板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断层和采动影响下,下盘工作面断层侧煤柱宽度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以黄陵煤矿二盘区 203下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盘工作面采空后﹐下盘工作面断层侧煤柱上方载荷与煤柱尺寸之间的关系﹐揭示煤柱宽度为30,26,22,20,13和6 m时的位移、应力演化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煤柱宽度为30 m时的覆岩结构特征,并通过综合分析,优化了工作面合理煤柱宽度。研究表明:上盘工作面采空时,在断层和采动的影响下,随着煤柱宽度的减小,下盘工作面断层侧煤柱上方的载荷分为载荷降低区、载荷过渡区和载荷稳定区;当煤柱宽度为30 m 时,下盘工作面断层侧高位岩层出现离层,煤柱上方应力集中程度大于另一侧,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当煤柱宽度减小至22 m 时,靠近断层侧的顶板最大下沉量和应力集中程度显著增大,煤柱开始发生塑性破坏,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当煤柱宽度减小到l3 m时,断层侧塑性区向工作面两端及上方发展至贯通煤柱,煤柱稳定性较差﹔当煤柱宽度减小至6 m 时,靠近断层侧顶板最大下沉量和应力集中程度继续增大,塑性区继续发育。通过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发现,当煤柱宽度为30 m 时,顶板垮落并充填采空区,下盘工作面断层侧煤柱上方无明显变化。经综合分析,确定下盘工作面断层侧煤柱的合理宽度为 18~22 m,可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同时可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炮采工作面过断层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断层落差较小时采取挑顶破底,平推硬过;二是断层落差较大时提前做好跳压切眼,回采至断层处后直接收作,在跳压切眼重新安装工作面,跳过断层继续向前回采。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提出了分段"Z"型留巷和跳压反采的回采方式,并对该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经皖北煤电百善煤矿68南翼煤柱工作面中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陶阳煤矿 3 3 60工作面里块段 ,是本采区西翼第三个工作面。该工作面倾斜长 13 2m ,缩短后10 2m ,倾角 2 0°。该面里段停采线靠近F临 5号断层 ,落差9m。由于该断层落差较大 ,当工作面推至该段岩石巷道时 ,不能正常推进 ,造成储量损失。为回收断层煤柱 ,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把该工作面运煤斜巷平行西移至原运煤机巷见煤处开门施工 ,以与运煤机道成 43°角沿顶板全煤施工 3 5m至新运煤机道位置。然后西掘至工作面下头缩面位置 ,向东施工至F临 5号断层形成新的运输线路 ,在工作面缩面前 ,对该工作面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规律,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面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采用物理相似模型模拟工作面从上、下盘向断层推进的过程,制作2个岩性参数和断层构造相同、推进方向相反的相似材料模型,模型中埋入垂直、倾斜传感光纤,获得了断层面的应力变化、采场覆岩变形以及断层相对滑移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工作面从下盘向断层推进时,引起断层面的附加剪应力集中程度远大于工作面上盘推进时,约为上盘推进时的2.2倍;断层面上部岩层先于下部受到工作面采动影响;下盘推进先于上盘推进发生断层活化失稳危险,断层活化失稳危险性最高时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约为上盘推进时的1.8倍。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验证了相比上盘推进,下盘推进时采动影响下断层更易活化的理论推理。断层区域工作面优先布置在上盘,有利于矿压控制,保证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遇落差较大断层对工作回采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进行安全的生产,只能对综采工作面搬家,另外开切眼。但这样会降低回采率,采掘工作也会出现连续失调的现象,增加吨煤的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相应的降低。任楼煤矿7257工作面回采中期将过落差0~11m的断层组,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回采过程中采取平推硬过方法过断层,本文对工作面过断层方案、过断层工艺和效益对比进行深入剖析,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