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例急性红白血病伴复杂染色体核型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2例患者均以全血细胞减少就诊,并根据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病例1的染色体:47,XY,+1,del(6) (q21),add(7)(p15),add(20)(q12).病例2的染色体:62~65,XY,+1,+2,+2,+3,+3,+4,+6,+8,+10,+11,der(11)t(1;11)(q21;p15),+14,+15,+16,+17,+18,+18,+19,+20,+20,+21,+21,+22,+mar1.病例1给予DA、CAG、HHT方案化疗,均未缓解,3个月病死.病例2给予DA、CAG方案化疗,未缓解,2个月后家属要求出院,患者在家中病死.结论: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与其染色体核型密切相关,患者对化疗反应差,耐药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年轻的患者应尽早行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2.
刘宏 《临床医学》2011,31(6):56-57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治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总结48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分析年龄、白血病类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与完全缓解率(CR)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类型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60岁)和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AML-M3)109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骨髓涂片原始细胞百分数、细胞遗传学、首次诱导是否缓解与总生存时间(OS)及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log-rank检验对其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比例危险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56.88%,中位OS为9.5个月,中位RFS为5.5个月。年龄大于60岁、细胞遗传学高危组和首次诱导化疗未获得CR的患者OS及RFS较短(P<0.05),为预后不利因素,且对预后具有独立影响。结论:根据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可对其进行预后判断,从而为个体化分层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对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近8年来116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诱导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及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与早期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的高危患者中,无论治疗前、治疗后及整个病程中,早期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极高危阈值为70×10~9/L(P0.05),治疗后的极高危阈值为96.4×10~9/L,在整个病程中的极高危阈值为91.5×10~9/L(P0.01),超过极高危阈值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整个病程中各时间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与患者早期死亡率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降低APL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影响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顸后因素。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本院89例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髓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免疫表型、染色体、诱导缓解方案、诱导缓解疗程数、获得缓解时间、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9例患者1—42个月随访(中位24个月)的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OS)为(50.0±2.3)%,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RFS)为(47.0±1.9)%。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髓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达CD56、诱导缓解疗程数、获得缓解时间、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影响中国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D56表达、获得缓解所需时间、amll/eto融合基因变化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是影响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的独立因素。结论: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性,其预后相对较差,对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aml1/eto阳性AML成年患者应该建议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自制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对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6例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89. 47%),检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4株,革兰氏阳性菌21株,真菌20株。相关因素比较显示,性别、疾病类型、抗生素使用时间医院感染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最低值、粒细胞计数最低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住院时间≥20 d、白细胞计数过低或过表达、粒细胞计数过低是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采取护理对策,提高化疗效果与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的临床特征包括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对武汉同济医院确诊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病例进行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病情诊断及时,为及时治疗并取得良好的预后赢得了时间.结论 为延长此类疾病患者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实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可高达几十万 ,致使过多的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停滞 ,引起脑肺功能不全 ,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 ,结合化疗能使患者症状迅速改善 ,并可减少化疗剂量及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1] 。本组 1 1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白细胞单采术结合化疗 ,效果较满意。材料与方法1 病例  1 1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6岁。诊断明确 ,其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9例 ,粒细胞性白血病 2例。白细胞计数最高达641 .2× 1 0 9/L,白细胞计数最低为 1 5 0 .3× 1 0 9/L,均有头晕、乏力、骨痛 ,其中 1例有呼吸困难。2 方法 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络穴位电刺激(SPW型白细胞增长仪)辅助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采用SPW型白细胞增长仪配合治疗,每天一次,8d为一疗程。并与34例非白细胞增长仪组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并观察其对人体的影响。结果 白细胞增长仪组52.9%(9/17)的病例白细胞仅轻度下降,而47.1%(8/17)的病例白细胞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对照组白细胞均下降,其白细胞数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白细胞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有临床报道血细胞计数与脑梗塞范围及病死率有关,但缺乏大宗病例的临床报道。本文报道了50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病情、预后等关系的分折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自1990年10月至1995年10月间住院的急性脑梗塞病人50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性281例,女性221例,年龄50~70  相似文献   

11.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 0× 10 9/L的急性白血病。由于高白细胞对机体的严重影响及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 ,使其治疗效果较差 ,早期病死率较高。我院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3年 9月 ,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 37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 37例高白细胞白血病均为住院患者 ,经骨髓象、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后确诊[1] 。男性 2 4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4~ 6 5岁 ,平均年龄 (38.5 3± 15 .93)岁。按法国、美国、英国(FAB)白…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计数对急性白血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64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的统计研究,以证明其与急性白血病(AL)获完全缓解(CR)时间及CR率的关系。方法;均用 的VCAP/VCDP和HA/DA为诱导缓解经疗,化疗前后常规行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结果:经统计学的抗肝P〈0.01,在条件相近的前提下,白细胞计数的高低对急性白血病CR时间及CR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高白细胞ALCR率低,CR时间长,预后差,低白细胞AL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阳性表达的水平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转归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16例患者按白血病分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阳性的表达水平,并用表达ROS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来反映细胞内的ROS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的ROS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的RO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健康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与同组血小板内的ROS水平间不存在相关性。所有患者白细胞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与ROS阳性表达间不存在相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白细胞内的ROS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血小板内的ROS水平(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中表达ROS阳性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ROS阳性的百分比对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友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19-2220,2222
目的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非正规化疗提供方便、可靠的方法。方法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化疗后定期检查血象,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分别计数幼稚细胞百分比、细胞形态、白细胞总数。结果 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非正规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非正规化疗,血象检测是一种可靠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急慢性白血病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2-01—2015-06在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急性组、慢性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这三组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对比三组受检者血液分析检验的各项指标及其异常率。结果急性组患者、慢性组患者以及对照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急性组和慢性组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方面的异常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能够有效检出白血病,同时,还可通过血液分析检验中的部分指标对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FAB协作组最近提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和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的标准。虽然,一般认为(CGL)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CMML和aCML是独立的疾病还是属于有病态造血特征的骨髓增殖性疾患尚有争论。作者分析了10例就诊时诊断为难治性贫血(RA)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了aCML的临床特点。 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年龄56~86岁。就诊时所有病例均为RA,3例有红细胞再生障碍,白细胞计数1.5~12.2×10~9/L,无1例单核细胞超过1.0×10~9/L。在白细胞增高最多时,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96例在我院诊治的96例ALL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外周血象、治疗方式和免疫分型等,并分析其与患者疗效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疾病生存时间(DF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6例ALL患者,第1个疗程治疗后6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的年龄、免疫分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D34表达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患者完全缓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水平、免疫分型、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影响ALL患者2年OS率的独立因素为年龄大小、WBC计数、CD34表达及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ALL患者2年DFS率的独立因素是年龄大小、CD34表达和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结论:年龄、WBC计数、CD34表达和缓解后是否进行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对ALL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yperleukocytosis acuteleukemia,HAL)是指各种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过 10 0× 10 9/ L,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特殊临床表现。临床上H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 (complete rem ission,CR)很低 ,早期病死率较高 [1 ]。我院用羟基脲加联合化疗治疗了 13例 HAL,取得了一定疗效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血象、骨髓象等检查确诊 ,诊断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 ]。男 8例 ,女5例 ;中位年龄 34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nonlymphocytic leukem ia,ANL L) 5…  相似文献   

19.
巨核细胞质与量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巨核细胞质与量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中的意义熊树民,华雪尔,杨克福,王鸿利对10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选择不同病程的骨髓象共283份进行了巨核细胞计数及其质量变化的观察,从而探讨这些变化对AL疗效及预后的意义。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是其中预后不良的类型[1]。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早期死亡。本文对高白细胞性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HLAML-M4)的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