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朝川矿开采二1煤21090工作面,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情况进行探查和分析,依据距离工作面不同距离波速随深度的变化,确定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探查结果表明,该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集中在20.40~23.36 m,且深部岩层裂隙优先于浅部岩层发育。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部开采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实测困难、已知实测数据极少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与井下钻孔注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林西矿深部工作面底板岩层完整区域、破碎区域底板采动破坏演化规律及深度进行了研究。注水试验实测结果表明:底板岩层完整区域采动破坏带深度为23.58 m,破碎区域采动破坏带深度为37.45 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工作面开采推进,岩层完整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发育将经历“增长-稳定”的过程;岩层破碎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发育将经历“增长-稳定-突增-稳定”的过程;底板赋存小构造(或裂隙)“活化”,并与底板采动裂隙联通,是导致岩层破碎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加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矿煤层埋藏深,受底板承压水威胁严重的问题,确定底板采动破坏的深度是实现对其深部开采的关键和前提。根据该矿1305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力学性质以及顶底板岩层结构和性质,运用FLAC3 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与塑性区分布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煤层不同深度的超前段底板超声图像观测规律,得出该工作面采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的深度约为22 m。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矿煤层埋藏深,受底板承压水威胁严重的问题,确定底板采动破坏的深度是实现对其深部开采的关键和前提。根据该矿1305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力学性质以及顶底板岩层结构和性质,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与塑性区分布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煤层不同深度的超前段底板超声图像观测规律,得出该工作面采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的深度约为22 m。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离柳矿区柳家庄煤矿8号煤层首采工作面底板破坏发育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80101首采工作面底板破坏裂隙的发育形态及深度、不同工作面宽度条件下的底板破坏深度发育特征;根据压水判别依据,确定了5组底板破坏探测孔裂隙发育深度的实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受相邻采场采动应力影响下的首采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发育较小,底板破坏在工作面走向上呈倒马鞍形,即工作面端部两侧底板破坏深度最大,最大破坏带向外侧倾斜为剪切破坏为主;工作面中部底板破坏深度小,以拉张破坏为主;底板破坏深度受工作面宽度影响较大,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与工作面宽度呈线性变化。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柳家庄煤矿80101首采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16.32~16.92 m,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同时为离柳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受底板水害威胁的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值对于安全开采至关重要。恒源煤矿Ⅱ6112工作面底板下方60 m左右为灰岩界面,为实测6煤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特征,现采用俯角钻孔电法对采动过程中底板岩层电阻率值进行实时观测,结合背景值大小对比分析底板岩层采动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工作面6煤层采动破坏深度为14.5 m左右,所获得的多次数据具有动态效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7.
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煤层底板的应力和变形随工作面开采的变化规律,得出煤层底板应力与变形具有采动差异效应和这种采动差异效应是底板岩层破坏裂隙产生拉剪复合破坏的力学机制的结论;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采动影响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岩层内摩擦角φ、岩层单向抗压强度σc、最大应力集中系数n和开采深度H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底板岩层破坏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煤矿的安全开采和矿井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廖志恒 《煤矿安全》2018,(4):185-188
为研究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底板采动破坏特征,以岱庄煤矿11607工作面的采场条件为工程背景,基于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建立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对充填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的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充填开采采动底板的承压水导升高度不明显,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在工作面推进至12.4 m后趋于平缓,且当工作面推进至100 m时达到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仅为6 m,理论计算了充填工作面采动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范围为3.83~5.27 m,采用单孔恒定水压法对11607工作面底板进行现场实测,测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6.50 m,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查庄煤矿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效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肥城矿业集团查庄煤矿7600深部采区7煤开采的实践基础上,利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工作面底板采动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及受采动影响破坏深度范围,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综合模拟研究了受采动影响后工作面底板岩体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状态,并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进一步对比研究了底板采动效应,为实现肥城矿业集团深部下组煤承压水上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动条件下厚煤层底板破坏规律动态监测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实际为背景,采用现场应变测试和数值模拟相互验证的方法,对采动条件下厚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现场实测表明,某矿综放工作面煤层底板岩体破坏深度介于13~16 m之间,采动矿压对底板的影响具有较远距离的"超前"显现和"滞后"延续的特点,(超前、滞后距)表现有由浅及深相应减小的总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工作面底板下0~16 m为底板破坏影响带,即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6 m,16~36 m岩层受煤层开采影响较小,再往下有接近原岩应力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该面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深度为16 m,研究结果为我国类似条件下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及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