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贵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307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将扩增产物测序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肠道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毒株血清型别。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EV)阳性率为68.27%,CA16阳性率为6.73%,EV71阳性率为13.46%。重症患者EV71的检出率为18.60%,CoxA16的检出率为4.65%,其他肠道病毒为57.55%,4株其它肠道病毒经鉴定属于CA10型。结论:手足口病病原复杂,2010年贵阳地区HFMD的主要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存在一定比例的其他未知病原体(CoxA1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秦皇岛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诊256例手足口病患者采集标本,分别用肠道通用病毒PE、EV71和CA16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7例为PE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05%,EV71阳性为101例,阳性率为39.45%;CA16阳性为46例,阳性率为17.97%。2009年EV71阳性率为65.35%(82/127),2010年EV71阳性率为14.73%(19/129),2009年EV71阳性率高于2010年(χ2=66.56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足口病发病与性别无关。病毒检测阳性的147例患儿中,6岁以下患者132例,占构成比89.80%。结论秦皇岛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16为主,2009年和2010年相比流行优势型别不同,2009年以EV71型为主,手足口病6岁以下儿童多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疱疹液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特异性片段,检测EV71、CA16核酸和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结果:2010年4月-2010年11月共检测标本101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0份(49.50%),其中EV71为17.82%;CA16为19.8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为11.88%。101例标本中,从发病至采样0 d~2 d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59.68%),其次是3 d~5 d(39.29%)。咽拭子、肛拭子或大便、疱疹液阳性率分别为48.42%、50.00%和100%。结论:黔东南州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CA16和EV71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3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型别与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许昌市5县3区手足口病例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496份病例标本,阳性318份,阳性率为64.11%。其中EV71阳性99份,阳性率19.96%;CA16阳性100份,阳性率20.16%;其他肠病毒阳性119份,阳性率为23.99%。其中重症病例56份,实验室诊断43份,以EV71感染为主(48.84%,21/43)。结论 2013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呈现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存,引起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谱的构成,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收集2015年哨点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者709例,进行标本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6.01%(468/709);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48例,阳性检出率为10.26%(48/46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阳性28例,阳性检出率为5.98%(28/468);非EV71/CA16型392例,阳性检出率为83.76%(392/468)。结论 2015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发生变化,非EV71/CA16的肠道病毒成为优势流行株。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检测、EV71比Cox A16分型以及接触者的排查,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玉林市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玉林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1年合计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753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633份,阳性检出率为84.06%。其中,2010年336份标本的阳性率为94.35%,2011年417份标本的阳性率为75.78%。2年中,EV71核酸阳性率为44.62%,CoxA16核酸阳性率为18.46%,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0.98%。2010年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87.74%、4.46%、7.14%,2011年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3.51%、29.74%、32.13%。[结论]2010年玉林市手足口病病原主要是EV71,2011年主要为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鞍山地区2015年手足口病的病原,探讨病毒活动状况及流行规律,为本地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鞍山地区哨点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共计466份,采用实时荧光PCR同时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和柯萨奇A6(CA6)核酸检测。结果 466份标本中确诊216例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91例阳性患者集中在1岁~5岁,占全部患者的88.4%(191/216)。2015年手足口病EV71、CA16、EV、CA6的阳性率分别为2.36%、1.07%、5.36%、37.55%。结论 2015年鞍山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为CA6,且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实时RT-PCR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了解2009年合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1月—12月期间合肥地区32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或(和)疱疹液标本,提取RNA,实时RT-PCR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结果】328例被检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0.8%,其中EV71和CoxA16阳性率分别为41.8%和27.7%,EV71和CoxA16均阳性为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为8.2%;男女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检出率在3岁以上组(55.1%)明显高于3岁以下组(35.3%),而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在3岁以下组(分别为30.8%和11.3%)要高于3岁以上组(分别为21.5%和1.9%);EV71在咽拭子和疱疹液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xA16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9年合肥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以EV71和CoxA l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荆门地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荆门地区618例手足口病儿童的778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5.86%,病原体分别以EV71、EV71和CVA16为主,此外有4例CVA16和EV71混合感染。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均超过50%。核酸检测阳性以1岁~3岁儿童最为集中(阳性构成比为83.04%);男女手足口病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8.22%和6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1,P0.05)。荆门市直阳性率最低(53.89%),与其他3个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3,P0.05)。4例重症患儿和1例死亡患儿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2010年-2012年荆门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其他EV为主,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咽、肛拭子混合液作为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标本类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方法在黑龙江省手足口病病原谱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收集2009年和2010年疑似手足口病病人疱疹液、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使用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引物和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引物,采用一步RT-PCR方法进行病原核酸检测,进而分析病原构成,并对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年检测标本985份,其中EV71阳性226份、CVA16阳性191份、EV71和CVA16合并阳性3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00份。2010年检测标本1696份,其中EV71阳性354份、CVA16阳性356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88份。两年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平均为52.87%,其中EV71和CVA16占阳性标本中病原总数的79.69%。选取353份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获得毒株265株。结论一步RT-PCR方法用于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稳定、特异、快捷、易于分型,EV71和CVA16是黑龙江省近两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技术平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工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河池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578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样本,421例EV阳性,阳性率为72.84%;其中EV71阳性109例(25.89%),CA16阳性198例(47.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4例(27.08%);6岁以下儿童EV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99.05%;2010和2011年儿童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86%、10.00%、18.57%和9.59%、42.01%、20.09%;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65.3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适合于手足口病快速确诊及常规监测,特别是重症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市不同年度手足口病感染型别有差异,2010年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其次是其他肠道病毒;而2011年的主要病原体为CA16,其次其他肠道病毒。6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9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样本,采用RT-PCR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结果]46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样本,其中EV71型22例、通用型11例、CoxA16型4例,总阳性率为80.43%。[结论]2009年引起郴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保定市2009-2012年手足病(HFMD)病原学变化,为HFMD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HFMD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以及CoxA16型核酸检测,应用Excel和SPSS11.5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77例临床诊断HFMD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病例1140例,其中EV71阳性构成比为52.37%,CoxA16阳性构成比为25.8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为21.75%。2009-2011年病原以EV71为主,2012年EV71和CoxA16构成比相当,同时成为主要病原。全年均有阳性病例检出,4—8月为其高峰,阳性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但在病原构成上,女性EV71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无性别差异。结论2009-2012年保定市HFMD主要病原是EV71和CoxA16,发病高峰在4—8月,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09年-2010年三门峡地区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为该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260份粪便样本,采用RT-PCR检测病原体核酸,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予以分析。结果:共检测260份标本,阳性195份。其中EV71型92例,CoxA16型51例,其他肠道病毒52例。时间分布上病例高发期主要在3月-6月份,4月份达到顶峰,人口密集地区阳性率高,年龄主要在4岁以下,男孩标本数多于女孩,但女孩阳性率高于男孩。结论:2009年-2010年我市发生的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CoxA16型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及实现手足口病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491例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应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RNA。结果 EV71阳性率为30.96%,CA16阳性率为19.14%;EV71和CA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EV71和CA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9例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54.24%,CA16阳性率为1.69%。重症及死亡病例集中在3~10月份,1、2月份和11、12月份未发现重症及死亡病例;7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中,5例EV71阳性。结论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EV71;3~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要特别加强对EV71引起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病例的监测,提前做好抢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大连市2010年检测的手足口病(HFMD)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Real time RT-PCR法对363份临床诊断为(HFMD)的患者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检测.结果 363份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71.35%,CA16阳性率为0.28%,其它HEV阳性率为9.92%,重症病例占总数的89.81%,8月为HFMD高发期,1~3岁婴幼儿为易感人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EV71是引起大连市2010年HFMD的主要病原体,重症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52/102),EV71阳性率为15.7%(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36/115),其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收集1604份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990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589份,CoxA16阳性标本29份,EV71和CoxA16同为阳性标本2份,EV71和CoxA16的检出率分别为36.72%和1.81%。从80份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2株,其中EV71型病毒23株,CoxA16型病毒4株。结论引起山东省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占EV阳性标本数的59.50%。全省17个地市均有EV71感染的HFMD病例检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重症病例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核酸检测,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和EV71病原构成比显著高于普通病例,其中并发肺水肿的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4.84%。在实验室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构成比在男女性别上无差异,而EV71阳性病例构成比男孩低于女孩。年龄越小,重症病例越易发生,EV71阳性病例构成比在年龄上无差异。重症确诊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5—7月,但重症确诊病例和EV71阳性病例在确诊病例中的构成比高峰则出现在8、9月。重症确诊病例多集中于南部和中部,而EV71阳性病例在确诊病例中的构成比以北部最高,为56.61%。结论 EV71为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但重症确诊病例和EV71阳性病例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上有差异,加强低年龄组儿童在5—9月的防控,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