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由于滥用抗生素,致使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这种耐药性不但在成人群体日趋严重,而且近年来在儿童及婴、幼儿这个群体也日趋突出.现将我院2003年临床分离菌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滥用抗生素,致使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这种耐药性不但在成人群体日趋严重,而且近年来在儿童及婴、幼儿这个群体也日趋突出。现将我院2003年临床分离菌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地震后群体受伤患者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为群体外伤紧急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后14例开放性骨折或骨筋膜室综合症受伤患者的创面分离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分型;同时留取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型分为3型,RAPD分型分为4型,耐药谱分型相同的菌株RAPD分型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上、下肢分泌物中分离的菌株同源性为100.0%;有5株菌株的同源性>90.0%,菌株间的差异非常小,可能存在耐药菌株的相互传播。结论群体受伤患者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强,且伤口感染的同源性较高,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突发灾难救援工作中,应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耐药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环境中细菌群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在国内研究报道得较少。1986年夏对武汉某体育馆游泳池水和某天然浴场湖水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 一、材料与方法 滤膜法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分离得大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20  
目的 探讨既能遏制细菌产生耐药性又能复苏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实用方法。方法 采用分级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观察控制性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耐药的影响。结果 停止使用环丙沙星 ,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在半年内明显下降 ( P<0 .0 2 5) ;小范围、低频率地任意使用庆大霉素 ,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将明显下降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无限制地换用氟罗沙星 ,将使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迅猛上升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且对环丙沙星的细菌耐药性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控制性使用抗生素是遏制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复苏药物敏感性的简便易行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其耐药性和产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预防,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92例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男性占64.13%,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38.04%,2周内感染最多,占85.87%,基础疾病以高血压最多,占14.13%;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71株,占60.68%,革兰阳性菌46株,占39.3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0.51%,肺炎克雷伯菌占14.53%;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2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1.11%,病原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均为0,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58.33%以上;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均为0,其它病原菌的耐药性均在63.16%以上。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细菌耐药性严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院类鼻疽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4例类鼻疽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生物自动分析仪分析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 3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糖尿病基础疾病、发热、局部脓肿、休克等。在耐药性方面,伯克霍尔德菌对妥布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的耐药性达到了100%,对亚胺培南不存在耐药性,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强,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较低;讨论 类鼻疽病的临床表现相对特殊,因此做好早期检查以及确定有效的抗生素对于类鼻疽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术中发生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诊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诊7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实施清创固定术且创口出现感染,分别于术中、感染后实施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对比分析。结果 3例患者在清创术中感染后病原菌培养检测出相同的病原菌,一致率为4.17%,且1例患者清创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低,感染后耐药率高,清创术中、感染后耐药无相关性,清创术中表现为较敏感病原菌感染后多表现为耐药性较高;清创术中检出病原菌无多药耐药性存在,感染后有45株存在多药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2.50%、52.50%,其余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40.00%,其余达100.00%;阴沟肠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均较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清创的病原菌培养结果、耐药性与感染后无直接关系;革兰阴性菌是感染主要病原菌,且多药耐药性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某院临床分离的142株鲍曼不动杆菌,从标本来源、临床分布以及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4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标本,占72.6%;主要分布在ICU(40.8%)和呼吸内科(14.8%);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7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4株,检出率分别为50.7%和16.9%;其中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为0.0%,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36.6%,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为34.5%,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67.3%~94.5%之间。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425例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资料。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44株,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597株(80.2%),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40株(1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株(1.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低,对头孢药物耐药性高;鲍氏不动杆菌对测定药物均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耐药性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青霉素G耐药性高。结论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高,应依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临床分离的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2001~2003年临床分离的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1~2003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解脲脲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2001年1 386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1 003例;2002年1 015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801例;2003年908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691例;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3年中耐药性均<4%;交沙霉素的耐药性2003年显著上升;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性呈较高水平。结论解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定期监测解脲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放性骨折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标本培养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3796份,检出病原菌2845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01株(14.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依替米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22.7%、23.1%、34.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胞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别为40.4%、42.9%、47.1%、48.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为50.1%;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分别为73.1%、89.3%、9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经十分突出,应积极开展病原菌检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上海预防医学》2011,(1):16-16
<正>自《世卫组织控制抗菌素耐药性全球战略》发表之后近10年,世卫组织宣布把这一问题作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抗菌素耐药性是一个严重问题,影响到传染病控制的核心工作并有可能阻碍其进展,甚至可能出现倒退。耐药性是微生物的自然反应,但通过谨慎和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可予以控制。西欧各国在管制良好的综合卫生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不仅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还是耐药性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国家。耐药性结核病比普通结核病凶猛、难治,而且还在不断地进化中。一份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中国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的耐药性结核病疫情严重。在调查中,有1/4的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或两者耐药,有1/10的患者为耐多药性结核病患者,约有8%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1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8株SAU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SAU培养与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78株SAU在痰液和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中检出70株,占39.3%;在脓液和分泌物中检出61株,占34.3%;在脑脊液、胸水、腹水等穿刺液中检出21株,占11.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37.1%,SAU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100.0%;MRSA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必须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以延缓细菌耐药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以配合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细菌培养结果:在787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共分离出非发酵菌2779株,检出率为35.2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9.15%,为主要致病菌,依次鲍氏不动杆菌分别为占26.8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11.0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9.79%;②药敏结果:各种非发酵菌对常用药物耐药性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3%~99%之间;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多>50%,并可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于其他药物耐药性>2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派拉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对于其他药物耐药性>5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造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且存在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耐药性的检测,依据药敏试验合理安排用药,减少菌株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804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性和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ABA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在病区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 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共分离出804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92.8%;AB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日渐增高,从2008年的14.4%和28.9%上升至2010年的91.7%、94.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结论 ABA在ICU的感染较为严重,而且耐药性很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监控措施,预防ABA的高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2003年和2005年719例泌尿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并对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与2003年比较,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以及两者合并感染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解脲支原体感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解脲支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对交沙霉素的耐药性有显著增高(χ2=4.067,P<0.05)。Uu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多种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结论支原体的耐药性随着时间在发生变化,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病区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及治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446株鲍曼不动杆菌资料。结果4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236株,52.92%),其次是呼吸内科(55株,12.33%)和神经外科(48株,10.76%);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共占94.62%)。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其敏感率均<20%;神经外科分离株耐药性次之,敏感率均<30%;而呼吸内科分离株敏感率均>50%,耐药率最低。结论不同病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ICU分离株耐药性最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总结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治理的发展历程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并为中国参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在ISI 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等外文期刊数据库中搜索并筛选有关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治理的相关文献,同时收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发布的相关资料。结果: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治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临床监测为主要策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萌芽阶段;从卫生领域到卫生、农业、环境等多领域共同治理的快速发展阶段;多国家参与并且多领域共同治理的全面覆盖阶段。结论:全世界对于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治理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采取的有效行动,鼓励多领域协同治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并逐步提高社会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