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是记录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从回收到临床使用的整个过程,实现器械质量可追溯的管理系统。建立器械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对复用诊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质量追溯,确保供应物品及患者安全,实现CSSD的科学管理,在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及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CSSD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的追溯管理、质量管理、优点、缺点及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就CSSD信息追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中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可追溯系统。方法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EAN.UCC系统,自主开发了信息化条码标签,通过扫描操作将信息系统与消毒灭菌生产供应链管理有效结合,建立起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可追溯软件系统,对消毒供应器械物品进行扫描供应监控。结果 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共扫描供应监控手术器械包19 466个,布类包8430个,合格率为100%,无因灭菌质量问题引发感染事故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利用质量控制可追溯软件系统,加强了消毒灭菌生产供应链管理的过程控制,保障了消毒供应产品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了感染控制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确保器械安全使用,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发放,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实施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结果 2008年5月-2009年7月集中处置手术室器械包27 500余个,施行相应手术13 500余例,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合格,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器械装配符合要求。结论将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器械使用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条形码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追溯管理系统软件,对再用医疗器械处理进行完整、实时的过程追溯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也更有效地保证了再用器械的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医院内感染、医疗成本,以及更科学规范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开发了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包追溯系统。通过条形码、字典维护、医疗包定义、医疗包过期提醒,来实现医疗包的有效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条形码技术结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实现了对外来器械全过程的跟踪记录,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几率和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7.
2009年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明确提出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和可追溯要求,复用器械物品处置的质量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笔者医院于2010年10月开始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集中至供应室完成,同时建立了手术器械的手工质量追溯制度,对手术器械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保障了手术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二维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器械质量追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各类手术器械处理进行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方法采用二维条形码技术,结合无线网络进行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有效保证了各类手术器械,包括外来租赁器械的管理质量。结论二维条形码技术的运用,对手术医疗器械处理的全过程实行质量追溯控制,为举证倒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来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节约医疗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方法由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把医院内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结果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式管理的实施,使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减少医院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的安全防护。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来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节约医疗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方法由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把医院内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结果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式管理的实施,使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减少医院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的安全防护。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建立良好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对各个环节质量的管理。结果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管理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194件(97.0%)。管理后: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200件(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管理前: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率6件(3.0%)、管理后:0件(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这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质控管理。比较质控管理前后器械管理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全面质控后,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功能区的合格率明显较实施前高(P<0.05)。结论: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提高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散与集中管理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分别采用各科室分散管理和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评价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功能完好性、包布完好性及清洁质量、包内指示卡、包外标签等质量指标.结果 集中管理后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整体合格率为99.3%,明显高于分散管理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管理,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可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利于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中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已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情况(2018年1月—12月)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另选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情况(2016年1月—12月)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环境管理评分、医疗器械管理评分、清洗消毒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分别为(95.65±6.85)分、(96.15±7.40)分、(97.85±7.60)分、(98.05±7.85)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可以提高中心设备管理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以有效保障就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中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8月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医疗护理用具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拓展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频次,并分析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消毒供应中心不仅为临床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清洁用具,实现无菌物品的信息追踪,而且降低污染器械对诊疗环境的污染,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结论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在为全院提供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妇科诊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与灭菌,提高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自2009年5月-2011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妇科诊疗器械,利用多酶浸泡、专业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半自动超声波加酶清洗器械,高温高压进行灭菌.结果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采用多种清洗模式清洗,集中灭菌,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0%,经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灭菌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利用手工清洗+半自动超声清洗机清洗妇科诊疗器械,通过严格的灭菌管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供应室")的需求,设计了集成RFID技术的供应室管理系统,实现消毒物品在医院流通过程追溯,达到提高消毒物品管理质量和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合格率及临床使用满意度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选择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资料,统计消毒灭菌手术器械合格率,并评价工作质量及临床使用满意度,与2016年1月~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选择40例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供应室的风险管理,保证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识别和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供应室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风险成因,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结果 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质量意识,降低了差错率,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结论 通过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严把质量关,为临床提供安全的消毒灭菌物品,为预防医院感染及保证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屏障技术对消毒供应中心大型设备使用的环境、人员、制度等进行管理,使操作人员得到规范化培训,保证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不断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改进和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