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据区域成矿背景、控矿构造和铅锌矿床的分布规律,将陕西秦岭铅锌矿床由北到南依次划分为凤太铅锌矿集区、山柞铅锌矿集区、镇旬铅锌矿集区以及马元铅锌矿集区。铅锌矿主要赋存在泥盆系、志留系和震旦系地层中,以热水喷流-沉积型和密西西比河谷型为主。通过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石矿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总结,分析了陕西秦岭铅锌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盆地的形成环境,进而探讨了成矿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陕西秦岭铅锌矿床矿石硫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矿石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成矿热液主要为大气降水;凤太铅锌矿集区、山柞铅锌矿集区、镇旬铅锌矿集区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受控于晚古生代扬子板块和秦岭微板块分别沿勉略带和商丹带俯...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地层、岩性、岩浆、变质、金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阐明了李坝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总结出了异常 构造 岩脉 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标志.深大断裂的旁侧次一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容矿构造),并决定着矿体的大小、形态和产状;矿区内岩体、岩脉的出露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泥盆系碎屑岩是含矿的主要岩石;特定的异常元素组合(Au-Ag-As-Sb-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化探是找矿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县槐树坪金矿区处在河南省主要的金成矿带熊耳山——外方山金、银、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带上.为了确定槐树坪金矿床的成因,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构造控矿、岩浆活动、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过程的研究。认为金矿矿体的大小严格受构造带规模的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浆,并和从太华群中携带的少量成矿物质一起在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成矿.该金矿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南秦岭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受背斜构造与硅钙岩性界面控制。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脉状硫化物-铁碳酸盐-石英(Ⅰ)、块状硫化物-碳酸盐(Ⅱ)、方解石石英脉-贫硫化物(Ⅲ)、厚大石英碳酸盐脉-贫硫化物(Ⅳ)4个阶段,其中,Ⅰ、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东塘子乃至整个凤太矿集区内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矿石的结构构造、黄铁矿成分、H-O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脉状与块状矿石中的黄铁矿w(Co)/w(Ni)平均值分别为18.70与8.56,为热液成因;矿石δDV-SMOW值为-94.9‰~-83.3‰,平均值为-87.0‰,δ18OH2O值为8.0‰~11.1‰,平均值为9.8‰,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地层水与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H-O同位素等特征,认为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与成矿作用中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金厂金矿是一特大型金矿床,该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随大规模的热液蚀变活动,形成了金厂矿床的隐爆角砾岩型、裂隙充填型、岩浆穹窿型及接触带型等多种矿化类型,而热液扩容充填成矿可作为该矿区的代表性矿化类型。通过FLAC3D软件进行金厂矿区热液成矿过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对本区金成矿具有控制作用;本区温度场的分布受成矿岩体规模控制;受东西向压应力场影响,本区出现了NW、NE向的剪切应变带及 NEE-SWW向展布的张应变扩容区,扩容区不仅与流体汇流、实际成矿位置对应较好,还指示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滇黔桂“金三角区”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区域岩浆活动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空间关系相互依存;基性侵入岩及火山岩是重要的赋矿岩石或矿化主岩;大量产于基性岩浆岩及火山岩区的金矿床(点)及外围金矿床(点),其成矿作用的矿源和水源都与岩浆活动有关.进一步的找矿应注意基性岩出露地区及其隐伏岩体上部的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柞水地区金盆梁金矿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分布、分配、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确定该区找矿方向。结果表明:Au是金盆梁金矿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Ag为主要伴生元素,As、Sb为远程指示元素;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是金矿富集的有利层位;石炭系下统二峪河组下亚组下段、泥盆系上统第四岩性段上亚段、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为金成矿有利岩性段;矿区经历了至少两期热液活动,金矿体的形成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的4个综合异常区与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处在金矿富集有利层位,次级构造发育,指示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并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因此,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秦岭凤太矿田金矿成矿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较详细的资料论述了秦岭凤太矿田八封庙金矿和双王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并对比了两者之间包括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方式,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些差异与两矿主档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综合上述特征指出本区泥盆系中的金矿具热水沉积,后期构造-岩浆热液多次叠加改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洞清沟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矿床的形成受控于二郎坪群地层、NE和NWW向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区内各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最后,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厂菁金矿床是一个与碱性侵入体有关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中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北段东侧。金矿体赋存于侵入体外接触带蚀变岩断裂内.金矿化主要受构造、岩浆岩、围岩岩性等地质条件控制。本文详细讨论了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问题,这对本类矿床找矿评价和扩大矿区远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统研究了贵池地区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与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对抛刀岭金矿、乌石金及多金属矿、朱家冲金矿、铜山铜矿等多金属矿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各岩体的地球化学属性,并对贵池地区斑岩型矿床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其成矿专属性。将贵池地区成岩成矿时间划分为两期:第一期是140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为早白垩世(燕山早期),主要与铜金矿床有关;第二期是125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主要与钼(铜)矿床(化)有关。这两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包括高钾钙碱性、碱性两个成岩系列,岩石类型以中酸性—酸性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矿集区的成矿作用类似。将地质标志、地球物理标志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结合,建立了该区找矿标志,从而有助于区内金、银(铅锌)及铜钼等金属矿成矿理论的丰富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地处"滇黔桂金三角"东南端,区内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分布于右江裂陷盆地内的局域性隆起带周缘,形成了若干以穹窿为单元的独立或叠合型矿集区。基于这一区域成矿规律的基本认识,选取乐业隆起带为典型研究区,在成矿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已知矿床与区域地质、化探、遥感等数据资料的空间关联分析,提取了百逢组含矿地层、地层组合熵、断裂等密度、控矿断裂缓冲区、Au化探异常区、遥感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缓冲区等8个成矿信息预测变量,构建了基于MRAS系统的综合信息证据权重找矿预测模型。通过网格单元(1.55 km×1.55 km)计算后验概率,采用最大值与最小值4级优选分级评价方法在研究区圈定出三级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性较好。结果显示,在乐业-甘田-浪平、龙车-平山和花坪-马庄一带具有形成微细浸染状金矿床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在西秦岭地区陆续开展的找矿勘查、成矿研究和同位素年龄精测等工作,取得了许多找矿新发现和成矿理论新认识,尤其是获得了一批精细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逐渐揭开了区内三叠纪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面纱,显示出三叠纪成矿作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并指示了巨大的成矿潜力。在西秦岭东段的西成和凤太矿集区中,三叠纪发育的矿种主要包括铅锌、金、银、铜,其次还有钨、钼、铁等,其中铅锌和金是区内的优势矿产。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年龄为231~197 Ma,集中于220~200 Ma; 岩浆岩的年龄为248~195 Ma,集中于230~200 Ma。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耦合,二者的峰期为220~21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与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等。构造活动及其产物是多金属成矿作用的主导控矿因素,各种类型、不同尺度的构造直接控制了各类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和规模大小等。区内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于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是晚三叠世区域广泛而强烈的变形变质-岩浆活动-流体耦合作用的产物。基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初步提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以期助推区内今后的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物探和钻探资料基础上,探讨宁夏泾源县石嘴子—新民地区隐伏花岗岩、辉长岩与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区域东部有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出露,西部有隐伏花岗斑岩、隐伏辉长岩存在,并发现较强的磁异常和激电异常.沿深大断裂带和隐伏岩浆岩体围岩接触带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前景好,是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寻找内生多金属矿产的重点地区.可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多金属找矿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申萍      潘鸿迪  李昌昊    冯浩轩    罗耀清    马华东  索青宇    白应雄    武阳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87-505
中哈俄阿尔泰发育许多大型—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世界著名的稀有金属成矿省。该成矿省可分为3个稀有金属成矿带,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中国阿尔泰和俄罗斯山区阿尔泰等。这3个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床以伟晶岩型为主,但伟晶岩与花岗岩关系及其伟晶岩成因不一致:在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成矿带和俄罗斯山区阿尔泰成矿带,矿区发育同期的花岗岩,伟晶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 而在中国阿尔泰成矿带,矿区未见同期的花岗岩,伟晶岩成因有变质深熔和岩浆分异结晶两种不同认识。这3个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也有差异:在成矿时代上,自西南向东北,矿床形成分别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成矿时代逐渐变新; 在成矿类型和元素组合上,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成矿带和中国阿尔泰成矿带的稀有金属矿床以伟晶岩型为主,元素组合分别为Ta-Nb-Be-Li和Be-Li-Nb-Ta(-Cs-Rb-Hf),俄罗斯山区阿尔泰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床则以云英岩型钼钨(铍)矿床为主,有少量的伟晶岩型锂钽矿床。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20年的铅锌矿业开发,陕西凤太矿集区各大中型矿山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甘肃西成矿集区近年通过物探方法寻找到郭家沟隐伏铅锌矿体,表明物探方法对于深部找矿意义重大。从地质和地球物理角度综合研究,以凤太矿集区古岔河向斜为界,总结了南、北两侧的铅硐山—东塘子、银硐梁、八方山—二里河等大型铅锌矿床,手搬崖、峰崖、黑崖、银母寺等中型铅锌矿床以及多处小型矿床和矿点的铅锌矿体产出特征、形态特征及其赋存特征、控矿因素、物探识别标志。以银母寺铅锌矿床深部广域电磁法异常验证见到含铜矿化体,杨家湾铜矿点深部瞬变电磁法异常验证见到铜矿体,及二里河铅锌矿床深部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推断出寻找铅锌矿较好地段等3种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深部找矿实例,结合铅锌矿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矿集区内铅硐山—水柏沟背斜西段、尖端山—八方山背斜东段、银母寺—大黑沟背斜西段等已知矿床的深部延伸部位,及含矿背斜旁侧更次一级具有找矿潜力的隐伏背斜成矿有利新区(如铅硐山—水柏沟背斜西段两侧区域、银母寺—大黑沟背斜西段两侧区域、尖端山—八方山背斜两侧区域)为铅锌矿地球物理找矿方向。同时,综合比较各种物探方法在凤太矿集区中的应用,建议选用长剖面或面积性的广域电磁法开展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17.
岩浆岩型铜镍矿床与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采用高精度磁测法及大功率TEM法,对金川Ⅰ、Ⅱ矿区已知矿深边部及下盘进行了探测,并对隐伏超基性岩体及含矿性作出了评价。在矿区南延普查区,对地表基性-超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区,采用高精度磁测圈出了可能存在的中深隐伏超基性岩体异常带。在异常带上选择M-2-4异常段,进行大功率TEM探测,发现了深部低阻异常地段,为南延区深部找矿前景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连昌      董志国      陈博  张新      张帮禄    朱明田      计文化  冯京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12-35
成矿区带一般指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而成矿系统主要从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角度研究成矿的总体特征,包括矿床组合、成矿系列及其联系,是划分成矿区带及总结成矿规律的重要依据。东天山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与塔里木地块之间,可划分为大南湖—头苏泉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康古尔塔格—黄山金铜镍成矿带、阿齐山—雅满苏铁铜多金属成矿带及彩霞山—吉源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东天山构造演化与成矿具有明显的多阶段性,并形成多个成矿系统:①中—晚元古代古陆缘伸展环境形成铅锌银沉积矿床成矿系统; ②奥陶纪—石炭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形成VMS型铜锌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成矿系统; ③石炭纪岛弧环境形成火山岩型铁铜矿床成矿系统; ④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造山及地幔柱叠加阶段,形成岩浆型铜镍矿床成矿系统和与剪切活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9.
据成矿作用、主要标志矿物、矿石建造以及它们之间的减因联系将个旧西矿区矿床(化)分为含锡花岗岩型矿化,接触交代型锡钨铋矿化,热液型金矿化,火山岩型铜矿化,层控型铅锌钼矿床和风化型铅锌矿床等六个成因类型,进一步细分为九个工业类型.并以回元金矿点,九头山含银铅锌矿床和下纸厂含银铝钼氧化矿床为例详细分析了石英硫化物型、铅锌硫化物型及铅锌氧化物型的矿床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