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艳 《中医正骨》2000,12(11):55-56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 ,生髓 ,主生长、发育、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明确指出了骨的生长有赖于“肾”的濡养。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中医“肾”的实质可能是以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下丘脑 -垂体 -性腺系统为主 ,包括部分植物神经系统、甲状腺等 ,并与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关系 ,现代医学泌尿系统的肾脏也应包括在中医学“肾”的概念中〔1〕。亦有文章报导 ,下丘脑 -垂体 -催乳素轴与中医“肾”有密切关系。催乳素可…  相似文献   

2.
题80.《内经》如何论述人体的“三余”、“四海”、“五液”和“六府”?答:“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爪为筋之余”,即后世所谓的“三余”。发者,头发也,又称“血余”,为肾之外华。齿者,牙齿也,为骨之余气。肾有主骨生髓通于脑的功能,头发和牙齿的生长脱落均与肾的精气盛衰密切相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发长极;五七发始堕;六七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此外,头发除与肾精密切相关外,还要依赖于血液的濡养。所以,青春年华精血旺盛时,头发光泽,牙齿坚固;年老体弱精血不足时,发焦色白,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由于精血同源,俱盛俱衰。故后世称“发为  相似文献   

3.
杨惠 《光明中医》2022,(15):2712-271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复杂。此研究旨在探究中医理论“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源流,得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的中医理论。并探寻由此导致的肾性贫血的中医原理及病机,根据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型提出相应的从“肾主骨生髓”方面调整及治疗肾性贫血的治则,从中医角度为慢性肾病后期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正瓴 《中医杂志》1998,39(3):87-88
《内经》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及“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这样一个女子七年、男子八年的周期之说。实际上,现代人也注意到人体生命7~8年的周期现象。  相似文献   

5.
周恩超 《国医论坛》2001,16(5):11-12
王钢教授师从我国中医肾病创始人、一代名医邹云翔教授 ,现为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华东地区及江苏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肾病工作 2 0余年 ,学验俱丰。吾随王师侍诊数年 ,颇有收益 ,兹将王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总结介绍于后 ,以供同道参考借鉴。1 新病初起 ,正虚湿热为患 ,治肺脾肾1 .1 维护肾气 ,治肾之本 《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又谓“精化气”。可知肾气乃由肾精化生 ,即肾精为肾…  相似文献   

6.
<正> 斑秃是中青年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俗称“鬼剃头”。临床表现为头发突然发生面积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成片脱落。个别病人严重时,头发可全部脱落,称为“全秃”,有的甚至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部脱落,称为“普秃”。斑秃虽不是危重疾病,但给患者精神上带来苦恼,因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中医药对斑秃的治疗效果满意,试综述如下。病因病机1.肝肾亏损:《内经·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说明了肾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肾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八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瞿幸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1):665-667
头发是人体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医认为毛发的生长与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1]。隋《诸病源候论》云:“诸经血气盛,则眉髭须发美泽”[2]。在生理状态下,青壮年人精血旺盛,毛发生长而有光泽,年老体弱者精血虚衰,毛发干枯而脱落。临床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脱发,主要有斑秃,包括普秃、全秃,中医称为油风;男性型脱发、女性弥漫性脱发、早秃,中医称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以及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产后、重病后、手术后发生的脱发等。笔者在临床辨证诊治…  相似文献   

8.
论头发的超微结构与年龄肾气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发即血余,为肾之外华,我国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头发在不同年龄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与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发长极,五七发始堕,六七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发鬓颁白.”还说: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参照有关资料,结合治疗病例浅谈不孕症的辨证论治的一点认识。一、对不孕症机理的认识中医认为受孕与肾气及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清·陈修园《女科要旨》  相似文献   

10.
40岁以上中年妇女经常出现颈项、肩胛上背酸痛 ,上肢麻木 ,精神倦怠 ,严重者可出现眩晕、呕吐、卧床不敢活动等 ,这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运用中医补肾法及西药补钙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根据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1 关于“肾主骨”的论述肾生髓 ,髓藏于骨腔之中 ,以充养骨骼。中医学认为肾、骨髓和脑 ,都与“肾”有密切关系。《阳阳应象大论》曰 :“肾生骨髓。”《灵枢·海论》曰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  相似文献   

11.
斑秃病中医称“油风”、“鬼剃头”。此病均为突然发作,慢性发展。本病因有属血虚风燥、血热盛及气滞血淤等不同,故其治法不一。余诊治本病11例,多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疗效较为满意。发与肾的关系早有论述,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变、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其华在发。肾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本,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有耗损,则诸脏皆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相似文献   

13.
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骨质疏松症的记载,从其临床症状分析,骨质疏松症归属于中医学的“骨痿”、“骨枯”、“骨脾”等范畴。该病与中医理论的肾、脾、肝等脏器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气足,肾精充实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坚固,强健有力齿固。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则骨髓乏源,骨骼失养,脆弱无力,牙齿松动,咬食无力,齿髓不固。齿为骨之所终,髓弱骨枯,骨枯则不能固齿,从而使牙齿松动,而不能承受正常的咬牙合力。中医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认为肾虚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故治则以补肾为主。人到老年机体功能减退涉及多…  相似文献   

14.
总结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肾主骨生髓"理论的内涵,"肾主骨生髓"是中医肾脏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医学对"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多从人体激素调控水平阐释。探讨"肾主骨生髓"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关系,指出SOP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肾脏的关系较为密切,肾虚骨衰髓减是SOP发病的根本病机。在治疗方面古代和现代医家多采用补肾强骨、填精益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秀琴 《陕西中医》2007,28(7):932-932
月经,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是对月经产生的高度阐释,目前中医妇科学术界提出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说,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骨代谢障碍所致慢性全身性骨病。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且非常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现代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系统可有效地调控骨代谢。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故而人体骨的疾病发生与中医“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在本文中,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成果“肠道微生态”,论述中医肾经肠道微生态系统调节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症,最终论述中医学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精子是决定男子生育能力的关键,而且是生命精华物质;精子数量减少或质量不高,不仅会影响生殖能力与性生活,同时也是肾气虚损活力不足的表现。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不足的表现。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  相似文献   

18.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肾脏衰,……。”对文中天癸,历来解释不一。有指“男女  相似文献   

19.
补肾法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古籍中虽未见有关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记载 ,但就与其相关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论述却屡见不鲜。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肾主骨”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肾者……其充在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 ,都是说明肾主骨生髓 ,即骨与髓均为肾之所生。《医经精义》亦云 :“肾藏精 ,精生髓 ,髓生骨 ,故骨者 ,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 ,髓在骨内 ,髓足则骨强”。提出了肾脉精气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骨骼的生长、壮健与再生。《素问·痿论》又云 :“腰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  相似文献   

20.
<正>2"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的理论研究2.1立题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髓生血"。"肾为水脏,生津液";肾藏精,精生血,血养精;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津血同源",维持人体的体液充盈和平衡,表现为正常的血压和血容量。肾精亏虚,津液失调,精不生血,血不养精,出现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以补肾为主,辅以益气,活血、养精,则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的主要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