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技术在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采用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技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期切开减压,外固定,术后换药及消肿后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创面均未发生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26.5%),在肿胀消退时间、切开后封闭创面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减少工作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术后换药及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且两组患者均予以有效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创面修复以及骨折愈合良好,对照组有4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小了创面感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腓骨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护理对手术质量及患者术后康复有利,提高了医生及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与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与内外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换药联合内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和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5.58±1.25)周及创面愈合时间(6.80±0.50)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36±2.36)周、(10.90±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骨折采用负压封闭引流与内外固定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还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为临床上治疗开放性骨折带来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年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均行VSD联合内外固定治疗,治疗中配合以系统的心理护理、清创处理、保持有效负压引流、疼痛护理等,总结治疗效果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 64例(94.1%)患者创面肉芽新鲜,血液循环状况良好,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进行直接缝合或植皮(13例)后创面彻底修复,无感染现象,4例(5.9%)患者创面感染。随访期间所有患者骨折部位骨痂明显生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VSD治疗中配合以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且快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且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良好,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23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1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时间、住院时间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时间为(10.73±1.32)d,对照组为(20.55±1.40)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0.32±1.56)d,对照组为(31.50±1.83)d,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正确应用及规范的术后护理,可为游离植皮或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创面二期修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4例,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使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均急诊给予彻底清创,复位骨折端,外固定架固定后行负压封闭引流,710 d后拆除VSD,视情况给予更换VSD或植皮、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及骨外露区。对照组16例,给予急诊清创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换药,视情况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及骨外露区。结果:研究组随访610 d后拆除VSD,视情况给予更换VSD或植皮、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及骨外露区。对照组16例,给予急诊清创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换药,视情况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及骨外露区。结果:研究组随访612个月,17例创面愈合,愈合时间为(19.3±5.2)d,1例发生骨髓炎。对照组随访712个月,17例创面愈合,愈合时间为(19.3±5.2)d,1例发生骨髓炎。对照组随访713个月,13例创面愈合,愈合时间为(35.8±6.9)d,3例发生骨髓炎。结论: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单,可有效处理软组织缺损,明显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植皮修复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需植皮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行清创手术联合传统敷料换药进行治疗,实验组行清创手术联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平均换药次数、治疗后第14d时创面修复有效率及创面组织恢复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创面修复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84.61%(P <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创面恢复时间及痊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SD联合植皮修复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烧伤期间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68例,随机分成负压封闭引流组34例和传统换药组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组进行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阴性34例,阴性率100%;传统换药组进行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阴性31例,阴性率91.18%.两组在创面细菌培养阴性率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负压封闭引流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29.5±0.5)天,传统换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6.8±2.6)天,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将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应用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护理上,显著提高了创面的修复成功率,并有效地控制了创面的感染,并缩短创面的修复时间,进而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皮瓣移植术(或植皮术)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复位后固定,创面使用VSD技术覆盖,复位术后10 d行Ⅱ期清创缝合、皮瓣移植术(或植皮术)修复创面。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3年后,所有创面Ⅱ期手术后均完全愈合,32例患者Ⅰ期骨折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行髂骨植骨术后9个月愈合,所有患者均未感染。结论 VSD技术可以促使创面充分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可以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时,固定安全牢固,手术时操作简单易行,骨膜血运破坏较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150例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进行清创治疗,实验组在急诊术后应用VSD,并加强观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换药频次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换药频次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应用VSD,同时加强观察护理,能让创面充分引流,让感染发生率降低,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慕长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22-172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1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联合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经二期缝合、植皮、转移皮瓣后全部愈合。结论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克服了引流管堵管,延长了负压封闭引流使用时间,提高了引流效果,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蛇咬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08例蛇咬伤需要切开减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VSD组(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58例,常规组(创面传统换药)50例,比较两组患者二期缝合时间、换药次数、材料消耗费用、抗生素使用费用、创面感染率、住院平均时间.结果 VSD组与常规组相比二期缝合时间短(t=11.743,P<0.05)、换药次数少(t=50.661,P<0.05),材料消耗费用少(t =9.054,P<0.05)、抗生素使用费用少(t=21.515,P<0.05)、创面感染率低(x2=9.155,P<0.05)、住院平均时间短(t=10.35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现阶段治疗蛇咬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同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次数、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次数为(1.36±0.39)次,参考组患者平均手术次数为(2.07±0.43)次,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辅助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A型和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应用价值。方法2009~2012年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A型和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3例,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及有限内固定固定,VSD覆盖创面,待炎症消除、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 33例患者均创面愈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随访12~36个月,3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率100%,愈合时间8~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无骨髓炎及骨不连发生。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A型和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同时处理缺损软组织,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分别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和加压包扎联合皮瓣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及创面最终愈合情况、换药次数、创面缩减程度、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及皮瓣移植成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肢功能及创面最终愈合优良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而创面缩减程度和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可显著提高患肢功能及创面最终愈合优良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和手术配合.方法 53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7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式相同,术后营养支持相同,在进行手术清创、骨折复位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实施VSD治疗.结果 观察组创面从首次手术清创到植皮(二期手术)的时间、卧床时间、创面修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7、3.05、9.97、5.43、10.31,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清创后)细菌培养结果与对照组无差别,但治疗1周后细菌培养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 VSD术修复合并软组织缺损的骨折患者的创面,能有效减少伤口感染机会,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换药治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2例。根据接诊患者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8.3±5.9)分和(95.3±4.2)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次数,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时,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欧减少手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技术在深度电烧伤创面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深度(研究需要入选病例均无骨外露)电烧伤创面运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为观察组,另选30例深度电烧伤创面运用清(扩)创+外科换药+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感染率、皮片存活率、平均住院天数。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次数、创面感染率、皮片存活率、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40±0.55)次,3.3%,(95±5)%,(32±5)d,对照组分别为(3.50±0.92)次,30.0%,(67±10)%,(46±11)d。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深度电烧伤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次数,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VSD技术结合二期创面修复治疗的2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VSD组,同期21例采用传统换药结合二期修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治疗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或无效腔均愈合,无感染。VSD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费用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用于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可明显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一期行VSD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创面均愈合,去除VSD后,创面干净,肉芽组织生长良好,7~10 d后二期行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1例创面感染。结论:良好的VSD护理可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