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中的作用与技术优势.方法 收集无法手术根治而行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患者45例51个病灶57例次.术后1、2、6个月复查CT,了解病变进展情况.结果 粒子植入术均一次成功,总有效率达74.5%,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粒子在瘤体内分布满意者50例次,其余7例次CT扫描显示粒子分布欠满意,包括粒子相互重叠、位置过于靠近病灶边缘、较大的放射冷点等,术后1、2、3个月复查CT,CT横断图像均可准确显示粒子在瘤体内外的分布、评价粒子精确位置、间距以及粒子与瘤体、瘤周组织关系、肿瘤体积变化及内部结构坏死液化情况,但对粒子准确计数尚需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和定位片.结论 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CT在粒子植入术前治疗计划制定、术中精确引导、术后质量验证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1例脊柱转移瘤,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及椎体侧旁进针,将^125I粒子植入到病灶内,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1例患者疼痛缓解情况:14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83.2%。平均术后3~7d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在治疗晚期肝癌中疗效.方法 对15个肝癌病灶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术后立即及术后3~6个月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 单个肝癌病灶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8~55粒(平均24.4粒).未出现急性并发症和与放射损伤.CT检查示 2 个病灶消失,13个病灶明显缩小.植入术前及植入术后病灶直径平均值(cm)分别为4.31±1.80和1.15±0.62(t=6.43,P<0.05).结论 CT引导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晚期肝癌的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58例共201处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鳞癌95例、腺癌24例、小细胞肺癌15例、纵隔淋巴瘤6例、18例未定组织类型及肺转移癌。所有患者均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才进行此项治疗。201个病灶中位于肺部者170个、位于肋骨4个、肝脏2个,纵隔淋巴结25个。采用0.5~0.8mCi活度的125I粒子,处方剂量选择80~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然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内,术后常规经TPS行质量验证,剂量不足区域重新补种(一般不需)。按病灶缩小情况疗效分为CR、PR、SD、PD,CR+PR为有效。结果201个病灶平均每个病灶植入37颗粒子,CR165个、PR30个、SD6个、无PD,有效率97.01%。骨转移的3例4个病灶疼痛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22例均得到缓解。并发症:气胸39例,少量咯血23例,已知粒子移位33例71颗,粒子脱到胸腔11例32颗,粒子游走到对侧肺10例18粒,移位到肝3例8粒,游走到其他部位9例13粒。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作为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确诊鼻咽癌的患者行CT导向下经皮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分析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10例患者共植入粒子760颗。治疗后4周复查,CR 7例(70%),PR 2例(20%),总有效率达到9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周后复查,3例患者出现新病灶,分别补充植入60、30、40粒,1例患者死于肝转移。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鼻咽癌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不适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其中原发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9例.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 计算布源,采用18.50~37 MBq活度的125I粒子,粒子间距一般在1.00~1.50 cm.结果:随诊CT复查25例患者CR6例,PR12例,NC7例,总有效率(CR+PR)为72.00%.结论: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肝癌效果令人满意,并发症少,且易于防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术后2、4、6个月,复查胸部CT,观察经粒子植入的局部肿瘤大小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分别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观察6个月,术后2、4、6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86.54%(45/52)、90.38%(48/52)、82.69%(43/52)。主要并发症为气胸23.07%(12/52)。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能耐受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根据Halarism经验公式确定植入粒子的数量及粒子分布范围,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放射性粒子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检查粒子分布情况及漏植情况,定期行超声及CT复查,按照WHO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18例患者29个病灶125I粒子植入分布理想,无漏植情况出现,植入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完全缓解18(62.1%),部分缓解7例(24.2%)稳定3例(10.3%),进展1例(3.4%)。结论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疗效确切,操作安全,为粒子植入的首选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结合中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具体临床价值。方法:1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术。使用的设备为东软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Neuviz Dual,采用珠海和佳公司生产的TPS计划系统及穿刺针,中科院生产的125I粒子。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并配以中医中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内分别进行CT检查随访。结论: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结合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结合中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具体临床价值.方法:1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术.使用的设备为东软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Neuviz Dual,采用珠海和佳公司生产的TPS计划系统及穿刺针,中科院生产的125I粒子.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并配以中医中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内分别进行CT检查随访.结论: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结合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先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后经CT导引向胰腺癌病灶植入125I粒子,并进行定距离间隔平面播植杀灭肿瘤。结果 术后有31例癌症疼痛完全缓解,7例患者疼痛部分缓解,14例患者治疗无效,术后疼痛缓解平均用时为7 d左右;植入治疗后发生20例死亡,其中14例死于局部进展,6例死于远处转移,9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长为(11±0.7)个月;术后两个月复查中发现癌症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48例,无变化15例,进展20例,治疗有效率为61.1%,此外,复查中发现有4例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轻度下降,8例患者体内粒子迁移至肝脏内。整个治疗过程与术后康复过程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还具有较为突出的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以说是中晚期胰腺癌治疗方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栅栏"定位器定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们对69例肺内病灶的患者,其中56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3例明确恶性占位患者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果活检组患者54例明确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4%,粒子植入治疗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布源满意率84.6%,穿刺后并发少量气胸6例,局部少量出血7例,无明显血气胸、痰中带血、针道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栅栏"定位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和粒子植入治疗中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布源满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头颈部癌术后或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7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随访观察局部控制、疼痛缓解情况等。结果 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14个月,1例病灶完全缓解,3例病灶部分缓解,2例病灶无明显变化,1例病灶增大。其中3例患者顽固性疼痛获得明显改善,3例患者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例无效。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精确可控,微创,安全,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杨永锋  翟福山  刘明 《河北医药》2008,30(11):1668-1669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4~6个月内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16例共植入粒子128粒。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31.25%(5/16);部分缓解(PR)43.75%(7/16);无恶化(AC)18.75%(3/16);恶化(PD)6.25%(1/16)。总有效率(CR PR)为75.00%(12/16),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耀  周冬梅  罗小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6-321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定位下,通过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经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Ⅰ级0例、Ⅱ级7例、Ⅲ级14例、Ⅳ级0例、有效率33.3%,术后2个月临床疗效分别为3例、8例、10例、0例、52.4%,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分别为6例、14例、1例、0冽、96.2%。并发症:气胸3冽,少量咯血17例,未见胸膜腔内明显出血,粒子脱入胸膜腔1冽。结论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瘤内放疗术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10例肺内肿瘤患者行125I粒子组织内植入术10人次,在CT引导下完成,每次植入粒子12~46个,粒子大小4.5mm×0.8mm、活度0.5~0.8mCi、间距0.5~1.5cm。术后影像学随访1~3次共40例次,CT 39例次。结果粒子植入术均一次成功,总有效率8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自由活动时间1~3天,1天者包括所有CT引导下粒子植入者。显示粒子与植入数目一致者10例次,未见明显粒子移位。10例次CT显示粒子单纯瘤体内分布10例次,其中分布满意者8例次,粒子瘤体内外分布2例次。CT准确显示了肿瘤退缩、进展情况,粒子准确计数困难,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和定位片有助于克服这一缺陷。结论 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放疗术是癌症治疗安全有效手段之一,影像学尤其CT检查起到了术前发现病灶、术中引导、定位与术后随访、疗效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直视或在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术后于患者病变区域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CR2例,PR20例,NC7例,PD3例。结论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防护安全,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观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引起疼痛的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2例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7个病灶。术前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病灶内,随访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32例患者共47个病灶均成功植入, 平均1~1.5 h;粒子植入数目为12~60粒;中位粒子数30粒。术后1 d、3 d、7 d、15 d、30 d、60 d和90 d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53.13%、75.00%、90.63%、81.25%、8125%、81.25%、81.25%。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引起的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1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寻求新的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术中、术后粒子植入术、食管支架捆绑粒子植入及CT引导下经皮穿刺粒子植入术,配合外放疗及化疗.结果 1年内共治疗19例,5个病种随访3~12个月,所有的患者都取得近期疗效.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我院收治肺转移瘤患者共90例,均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31个病灶中,缓解有效率为90.91%。发生气胸情况患者8例,但在经过相关治疗后均全部好转。结论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势,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