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产后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再分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组。观察组中患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患者不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纯采用丹参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都明显产后血栓低于对照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方法预防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栓塞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来自静脉系统的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引起的栓塞,由于其来源、大小及栓塞的部位不同,从而对机体的器官功能产生一系列不同影响的疾病。本文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和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其临床治疗方法提出了简要建议,以期通过简要分析,能帮助相关人员认识到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血栓通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锦龙 《淮海医药》2011,29(1):39-40
目的 对68例血栓栓塞性疾病应用中药三七总甙(血栓通)抗血栓治疗,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血栓前状态(高凝状态)等四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应用血栓通静脉缓慢滴注治疗.并分别将高凝指标等予以前后对照.结果 以上四种疾病高凝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肠系膜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肠系膜动脉分支处栓塞,1例空肠动脉栓塞,3例回肠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肠系膜静脉均出现血栓,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5.
手术后肺栓塞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原因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急诊肺动脉造影及导管、导丝碎栓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6例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证实其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栓栓塞,经导管、导丝碎栓术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结论通过急诊肺动脉造影和直接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可使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迅速得到改善,提高患者临床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动脉出血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相应介入治疗。结果60例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经3~5d连续观察,其中3例肺咯血患者复发,经过第2次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出血部位,止血效果明显,是诊断和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5例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抗凝治疗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症状缓解后出院。4例溶栓治疗者中死亡1例,其余3例3d内症状缓解。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15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分为血栓组(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非血栓组(未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结果血栓组患者BMI、输血量、纤维蛋白原、CA125、心血管疾病、血栓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纤维蛋白原、卧床天数、血小板计数、CA125等均是宫颈癌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纤维蛋白原、卧床天数、血小板计数、血清CA125等均是宫颈癌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误诊率高达33.33%,经临床对症治疗后,87.50%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死亡率为12.50%,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肺血栓栓塞症诊治要点,对疑似患者及时给予各类临床检查确诊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55-15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的原因。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成像可确定诊断。结论: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非典型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时作出正确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向琳  谢辉 《安徽医药》2015,19(11):2208-2209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卒中(血栓栓塞)危险分层状况及抗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应用ACC/AHA/ESC心房颤动指南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标准对300例患者的血栓栓塞的状况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根据血栓栓塞危险分层状况分别服药华法林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150例实验组患者中低度危险39例,低—中度危险43例,中度危险25例,高度危险22例,极高度危险21例;150例对照组患者中低度危险38例,低—中度危险44例,中度危险23例,高度危险23例,极高度危险22例.两组患者在血栓危险分层方面无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分别有3例低度危险患者、4例低—中度危险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实验组有2例中度危险患者、2例高度危险患者以及3例极高度危险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总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个危险层次患者的血栓时间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尿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通过ACC/AHA/ESC心房颤动指南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标准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并根据血栓栓塞分层结构进行抗栓治疗.采用华法林治疗中度危险以上的心房颤动患者,能够得到较优的临床疗效,使用阿司匹林对低度危险以及低—中度危险层次的心房颤动患者,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笔者所在科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1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使用了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来处理血管闭塞段,治疗后闭塞段均得到了有效开通,其开通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性疾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孙洪利  马凯  苑庆日  韩冰  张红岩  都凤军 《天津医药》2011,39(8):759-760,78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动脉栓塞forgaty导管取栓术后血栓再形成的原因及适宜的解决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6月收治3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26例患者与血栓再形成组6例患者。均急诊行forgaty导管取栓术,术后进行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进行比较。对血栓再形成组患者给予球囊扩张或支架治疗。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纤维蛋白原比较,统计学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在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均取出血栓,术后患肢仍有疼痛,复查彩超和下肢血管CTA见在原来血管栓塞位置再次形成血栓,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治疗后好转。结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后早期就诊,取栓术后几乎不发生血栓再形成。取栓术后如果有血栓再形成,可以行动脉球囊扩张和动脉内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某地区2013年到2017年期间,十家综合医院的肺血栓栓塞住院病理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肺血栓栓塞患者在呼吸内科与其他科室的患者比率,以及五年中肺血栓栓塞的发病率变化状况。结果:全部住院患者162643例中,PTE患者数量为73例,发病率为0.045%;呼吸内科PTE发病率0.136%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的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异议,P0.05。同时,其中呼吸内科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从2013年,到2017年,呼吸内科发病率增长425.5%。就诊断方式来看,采用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超声、MRI、尸检诊断作为主要诊断方式的分别有50例(68.5%)、10例(13.7%)、6例(8.2%)、3例(4.1%)、4例(5.5%)。结论:与其他科室相比,肺血栓栓塞在呼吸内科的发病率更高,并且其诊断方式与呼吸内科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呼吸内科医师应当在肺血栓栓塞的诊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对肺血栓栓塞的认识,为诊断和治疗肺血栓栓塞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尿激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5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111例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设为尿激酶组,8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设为肝素组,比较两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尿激酶组肺栓塞( PE)患者总有效率为78.44%,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肝素组 PE患者总有效率为60.98%,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周尿激酶组膝下15cm和膝上15cm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肝素组( P<0.05)。尿激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肝素组为2.38%,无黏膜或其他脏器出血病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可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社区血栓栓塞性疾病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集X城区并选取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上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信息,从中筛选出180例具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按疾病分类分为冠心病组及脑卒中组,每组90例,同时针对性收集其抗栓治疗信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抗栓治疗信息等。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既往服用阿司匹林81例(90.0%),通过新处方服用3例(3.3%),总体服用84例(93.3%);脑卒中组患者既往服用阿司匹林75例(83.3%),通过新处方服用2例(2.2%),总体服用77例(85.6%)。两组患者绝大部分对阿司匹林的服用率均较高;冠心病组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略高于脑卒中患者;两组患者中均有近25.0%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两组患者中均有近33.3%服用 ACEI或 ARB 药物、两组患者中均有近40.0%服用中药及中成药。结论阿司匹林在社区血栓栓塞性疾病二级预防实践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显著;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同样可以服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ACEI 或相应中药及中成药以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正确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致死率。方法采用超声检查(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血流评价)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结果 39例患者病变发生在左下肢19例,右下肢15例,双下肢5例,完全性栓塞29例,部分性栓塞10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观察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或症状明显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8例CVST患者。结果 4例痊愈,4例死亡,其中1例二次妊娠均患CVST,痊愈。结论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妊娠期及产褥期一种特殊类型的,少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与产次无明显关系。孕晚期及产褥期易发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者易发病,如重视影像学表现,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MRI),将明显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39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 PTE经针对性治疗后,治愈率达82.1%,总有效率100.0%。结论 PTE症状多样化,及时明确诊断是关键,依据危险度分级进行针对性溶栓及抗凝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42例,对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与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昏厥高烧、下肢浮肿等,其影像学特征具有多变性。42例患者初步诊断率为40.48%,首次误诊率为59.52%。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在临床诊断中对该病提高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在将其他原因所致胸痛、呼吸困难等排除后,对患者尽早展开肺栓塞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率的提高,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