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致配血不合的报导多见,而献血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致配血不合的较少,现将工作中遇到的1例献血者血清中存在抗-E致配血不合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以外最具临床意义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目前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母子Rh血型不合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在Rh血型系统中,Rh(D)抗原抗体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随着普遍采用Rh(D)同型输血及Rh(D)免疫球蛋白的使用,Rh(D)抗体引起输血反应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 ABO 血型抗体存在于人体中,但 Rh 抗体几乎都是由于输入 Rh 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胎母间血型不合的妊娠等同种免疫作用而产生。如果某个体已产生 Rh 抗体,在输入 Rh 血型不合血液或妊娠有 Rh 血型不合的胎儿时,将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其中最常见、临床意义最重要的是 D  相似文献   

4.
Rh血型是继ABO血型之外又一个重要的血型系统,输注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胎母不合的同种免疫均可产生Rh抗体,该系统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最常见、临床意义最重要的是D抗原及其相应的抗-D抗体。为此笔对无锡地区17例Rho(D)阴性孕妇产前、后进行了血型抗体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IgG抗-E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Rh血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血型系统。正常人血中不存在Rh天然抗体,主要是在输血过程及妊娠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性抗体。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反应。发现1例以抗-E所致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芳  毛伟  黄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176-2176
人类Rh血型系统是除ABO血型系统的第二大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上的重要性也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输注前的Rh抗体筛查和配合性实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存在与胎儿不配合的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所致的同族被动免疫性溶血。人类血型系统26个,Rh及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但母亲为Rh阳性时亦可发生,其中抗-E较多见,是由抗-E(母为ee)引起。且RhE抗原仅次于RhD。本例即是由抗-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9.
多次输血、妊娠产生Rh血型抗体16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Rh血型抗体几乎都是由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胎母Rh血型不合的妊娠等同种免疫作用而产生。如果某个体已被致敏.再次遇该同种异型抗原刺激时,将诱发免疫回忆反应。现将在多次输血与多次妊娠中产生的16例Rh血型抗体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Rh血型系统抗体会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为确保输血安全,对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患者有必要提前进行抗体鉴定及配血。因为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其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致配血不合的报道多见[1],而含自身抗体患者的配血常困扰输血工作者,多数红细胞自身抗体是有特异性的,只是平时不查或条件不允许。类抗-e是最常见的自身抗体"特异性"之一。本实验室遇到1例类e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的原因及探讨其输血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发现的77例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病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主侧不合交叉配血中,血型不符者占7.8%(6/77),其中亚型占66.7%(4/6),造血干细胞占33.3%(2/6);检测出不规则抗体者占92.2%(71/77),其中同种抗体占81.7%(58/71),自身抗体占18.3%(13/71);抗-M、Rh血型系统抗体、其他血型系统抗体、Rh血型+其他血型系统抗体、其余未鉴定出的特异性抗体分别占同种抗体的37.9%(22/58)、53.4%(31/58)、3.4%(2/58)、1.7%(1/58)、3.5%(2/58)。主侧不合交叉配血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比例最高,占45.5%。结论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规则抗体,其中主要是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病因主要是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2.
Rh血型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h阴性个体经输血或怀孕接触D抗原后,3人中就有2人会产生抗-D抗体。Rh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抗原性强弱顺序为D〉E〉C〉c〉e,以D抗原最强,而抗-E是最常见的抗体,其次为抗-c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用谱细胞筛查,鉴定特异性抗体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体筛选阳性在交叉配血不合中占80%,Rh血型抗体检出率为60%。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测的应用,发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其中Rh血型抗体所致居多,Rh血型抗原E、e、c、C的检测作为RhD抗原之后输血前项目,可以避免一些不合理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92例母儿血型不合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其中 ABO 血型不合76例(82.61%),Rh 血型不合16例(17.39%)。前者患病率高,但病情轻,无围产儿死亡。后者患病率低,但病情重,围产儿死亡率为12.5%。ABO 血型不合的抗体效价多少与溶血程度无一定规律性,而 Rh 血型不合者抗体的多少与溶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Rh血型系统的抗原至今已发现了40多个,但临床意义较大的主要是5个抗原,即D、C、E、c、e,Rh血型系统较其他血型系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可以产生混合抗体,从而引起交叉配血不合,作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IgM、IgG抗-C和抗-e混合抗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临床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原因之一,常因母婴血型不合所导致,多见于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伴随的临床症状较重,但ABO和RhD以外血型抗体引起的HDN在国内也时有报道[1-3],鲜见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HDN的报道。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1例由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HDN,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咸阳市RhD阴性献血者的筛查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输血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有3种:1)输入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2)输入了A或B型亚型不合的血液;3)输入了Rh血型不合的血液。以往对ABO血型系统筛查比较重视,而对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认识不足。造成Rh血型系统尤其是D阴性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自1998年10月起对无偿献血者Rh血型系统的D抗原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儿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红细胞.溶血是新生儿溶血性疾患中相当重要的疾病。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以ABO和Rh血型不合最多见。  相似文献   

19.
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性状,在人类学中主要应用于研究人类起源、进化和种族的差异,还与人类输血具有重要的关系.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配血不合时有报告[1,2],掌握Rh抗原表型分布规律,建立献血者Rh抗原档案,可以为科学管理献血者提供依据,进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及应急供血.我们对沈阳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抗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习惯性流产原因中血型不合最常见,但以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为主,P血型不合产生不规则抗体所致习惯性流产临床罕见.我院门诊2008年诊断1例P血型不合致习惯性流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