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野罂粟碱对福尔马林致痛反应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佟继铭  李兰芳  宋成军 《中草药》2004,35(9):1029-1030
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是一种具有镇痛和止咳作用的中药。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证明,从野罂粟中提取的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镇痛、止咳、平喘和抗炎作用。野罂粟碱(nudicauline,Nu)是从野罂粟总碱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本实验通过小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对Nu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野罂粟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海峰  李守拙 《中药材》2004,27(2):103-104
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又称野大烟、山大烟,为罂粟科罂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镇咳、平喘、镇痛等作用[1],生物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2].笔者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野罂粟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野罂粟生物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杰  王春民 《中草药》2005,36(10):1595-附1
野罂粟是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的一种草药,具有镇痛、止咳、平喘等作用。据文献记载[1],野罂粟植物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野罂粟P ap aver nud icau le L.,另一种为山罂粟P.nud icau le L.subsp.rubro-auran tiacum(DC.)F edde var.ch inense(R ege l.)F edde,民间以全草或蒴果入药,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由于野罂粟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引起了医药界的关注,现将野罂粟生物碱的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报道综述如下。1野罂粟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在20世纪70年代末,康少文等[2~4]首先在野罂粟中分离得到了4个生物碱单体,分别为黑龙辛甲醚(am urens i…  相似文献   

4.
野罂粟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apaver nudicaule, TAPN)是从罂粟科植物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总生物碱,作为一种新型镇痛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前期研究工作表明TAPN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TAPN抑制PGs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且其镇痛作用与减少脑组织NO生成有关,同时被Ca^2+所影响。本实验着重探讨TAPN的镇痛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关系,以求深入了解TAPN的镇痛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居群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的全草及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总生物碱及3种主要生物碱(野罂粟碱、黑龙辛甲醚、瑞芙热米定)进行测定,为野罂粟药材的科学利用与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MS-IT-TOF法对野罂粟全草进行定性分析,分别采用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和UPLC-MS法对野罂粟的总生物碱及3种主要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通过定性分析,初步得到13个生物碱成分,基本确定了其中6个主要生物碱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成分的量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其中以乌兰布统、黄岗梁和多伦地区的综合品质较好,其中乌兰布统的野罂粟品质最佳;并且其全草和花中所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量最高。结论评价野罂粟品质特征时建议以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为主要参考指标;建议选择乌兰布统、黄岗梁和多伦开展野罂粟优良品种选育和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及道地产地规划等研究,而最佳采收期应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宜,采收部位应选择花和全草。  相似文献   

6.
蒙药野罂粟的形态组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又各野大烟、山米壳、扎门,是罂粟科罂粟属植物,其全草入蒙药,具镇痛、凉血之功效,主治胸刺痛、血热、搏热等症。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材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还有镇静和镇痛作用。植化研究证明,野罂粟含姆拉明碱;叶含氰甙类Dhurrin和水麦冬甙;药含野罂粟……  相似文献   

7.
以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检测法,观察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Ⅰ、Ⅴ、Ⅵ号单体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白三烯D4所致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Ⅴ号单体能竞争性拮抗白三烯D4所致收缩,IC50分别为47.6μg.ml-1和19.7μmol.L-1;以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紫外检测法,检测药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Ⅵ号体对LTB4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无关,很可能是通过抑制5-脂氧酶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野罂粟总生物碱及其单体的抗白三烯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检测法,观察野罂粟总生物碱和I、V、VI号单体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白三烯D4所致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V号单体能竞争性拮抗白三烯D4所致收缩,IC50分别为47.6μg.ml^-1和19.7μmol.L^-1;以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紫外检测法,检测药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VI号体对LTB4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无关,很可能是通过抑制5-脂氧酶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以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检测法,观察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Ⅰ、Ⅴ、Ⅵ号单体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白三烯D4所致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Ⅴ号单体能竞争性拮抗白三烯D4所致收缩,IC50分别为47.6μG.ml-1和19.7μmol.L-1;以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紫外检测法,检测药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总生物碱和Ⅵ号体对LTB4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无关,很可能是通过抑制5-脂氧酶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野罂粟总生物碱镇痛作用实验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罂粟总生物碱(TAPN)灌胃给药,经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和电刺激法测痛,证实TAPN有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TAPN的镇痛作用下被纳洛酮所拮抗,表明其镇痛作用与吗啡受体无关,TAPN镇痛作用的ED50为24.7mg.kg^-1。  相似文献   

11.
野罂粟蒴果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沿军  李锦  康少文  孔曼  贺之义 《中草药》1998,29(5):296-298
从止咳、平喘草药野罂粟PapavernudicauleL.朔果中分得4个Isopavine型生物碱,经理化常数及波谱分析确定为瑞芙热米定(reframidine,Ⅱ)、黑龙辛甲醚(amurensinine,Ⅳ)、黑龙辛(amurensine,Ⅴ)和refractamine(Ⅶ)。其中Ⅶ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以Ⅱ,Ⅳ和Ⅴ为前体合成4个简单衍生物,药理实验表明以上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平喘、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野罂粟不同提取物止泻作用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野罂粟(PN)不同提取物及野罂粟总生物碱(TAPN)的止泻作用,筛选野罂粟止泻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昆明种小白鼠为研究对象,观察PN不同提取物(1g/kg)对番泻叶致泻小鼠的止泻作用及对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TAPN(0.1g/kg、0.2/g和0.4g/kg)对番泻叶致泻小鼠的止泻作用,TAPN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主运动的影响,筛选野罂粟止泻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抗番泻叶性腹泻作用,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不同浓度的TAPN均有不同程度抗番泻叶性腹泻作用,且对小鼠离体小肠自主收缩运动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野罂粟发挥止泻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为其脂溶性生物碱。  相似文献   

13.
于蕾    高世勇    邹翔    汲晨锋    季宇彬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3):1827-1830
 目的 为研究野西瓜极性生物碱(Capparis spinosa L. polar alkaloid)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观察了野西瓜极性生物碱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Ca2+浓度和Caspase-9,3的影响。方法 经流式细胞仪观察野西瓜极性生物碱对活性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野西瓜极性生物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酶标仪检测Caspase-9,3活性。结果 野西瓜极性生物碱可不同程度的升高HepG-2细胞活性氧水平和Ca2+浓度,还可以引起Caspase-9,3活性的增加。结论 野西瓜极性生物碱引起HepG-2细胞内活性氧增加,造成细胞内Ca2+超载,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陆顺芳 《中草药》1998,(6):429-429
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是罂粟科Paparer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印度及南美。该植物地上部分浸液在民间广泛用作止痛药。以前的化学研究已证实其含有酚类化合物及含异喹啉环的生物碱。曾有报道异喷淋类生物碱有抗胆碱能、抗组胺作用。作者主要是检测前罂粟甲醇提取物、部分分离纯化物及其纯化物减轻豚鼠离体回肠戒断吗啡后反应的效能。结果证明它们均能降低戒断吗啡后所产生的反应,且与剂量有关。纯化物鉴定为原鸦片碱(ProtoPlne)和别隐品(allocryPtoPine)。此两种异喷淋生物碱能降低因电击及乙酸胆碱诱发的豚鼠离体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野罂粟提取物及总生物碱对人遗传物质的毒理效应。方法用微核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来评价野罂粟提取物及总生物碱对人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低剂量野罂粟提取物(1mg)组及总生物碱(2μg、4μg和8μg)组的SCE率、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随提取物及总生物碱浓度升高,SCE率、微核率逐渐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提取物及总生物碱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但在正常使用剂量内不会引起人遗传物质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野罂粟蒴果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寻找镇咳平喘药物,对野罂粟蒴果进行了研究,从中分得20个生物碱单体。作者主要报道提取分离及5个微量生物碱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乌头碱型C19去甲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勇  刘宁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中草药》2004,35(3):350-353
二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和翠雀属(Delphininum L.)植物中,具有止痛、消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它们按骨架类型可分为C20,C19和C183种,其中C19二萜生物碱是目前发现最多的一类生物碱。本文从C19二萜骨架上取代基的变化简述C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孙士青 《中草药》1995,(2):69-69
到目前为止,从罂粟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切多种生物碱。最近,匈牙利一家生物碱化学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纯化罂粟属植物中的生物碱-那可丁时,又发现了一种新生物碱。用硫酸氢销溶液提取罂粟草,提取液加乙醇处理,回收乙醇后用硫酸铵调溶液pH8~9,加入甲苯后吗啡沉淀析出。从甲苯层中分离出硫酸可待因后,用醋酸苹取甲苯层得到蒂巴因与那可丁的混合物,混合生物碱继续用醋酸处理分离出蒂巴因。组品那可丁用乙醇重结晶,母液经PTLC或氯仿一己烷重结晶处理得5’-O-脱甲基那可丁(mp161~163℃)。薄层层析证明:该生物碱的极性大于…  相似文献   

19.
苦豆子生物碱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莉  张文学  张顺利 《中草药》2007,38(4):640-640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驱风燥湿等功效。主要含生物碱、酮类物质、有机酸、多糖等。大量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表明,生物碱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迄今已从苦豆子中分离出包括苦参碱(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在内的25种生物碱。与早期研究多集中于苦豆子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相比,近年来,其所具有的免疫调节活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且,随着化学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苦豆子生物碱得到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苦豆子生物碱的免疫调节作用和作用靶点及其信号转导分子等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其免疫调节作用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上寻找成分及免疫药理作用明确的中药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罂粟壳即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Sommifer-umL.的果壳。成熟果壳与未成熟果壳在生物碱含量上有差异,故要求以成熟果实的果壳入药[1]。本品属麻醉药品,使用不当易成瘾和引起中枢性呕吐、抽搐等,毒副作用较大,临床上必须严格管理。对古代的炮制与应用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1历代炮制方法1.1净制与切制净制主要是除去非药用部分、分离出药用部位,即去掉柱头(文献所谓顶、盖、萼),基部短柄(所谓蒂、枝梗),假隔膜(所谓瓣、筋膜),及分离出种子(所谓去核)。种子即罂粟米,气味甘平,单独入药,治反胃、腹痛、泻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