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涤纶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态的变化,探讨了经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手感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同等染色条件下,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染色速率及染色上染率较未处理样品都明显提高,而且,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在110℃条件下染色可以达到常规130 ℃条件下的染色上染率.涤纶细绒织物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手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固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燕  王雪燕 《印染》2005,31(3):5-6,23
用B型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染色 ,研究固色碱剂的用量、温度、时间对上染百分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评价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固色工艺条件为 :碱剂6 g/L ,温度 70℃ ,时间 40min。阳离子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织物对碱剂不太敏感 ,只需低碱浓度 ,且对温度和时间的依存性小 ,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未改性织物分别提高 3 0 %和 40 % ,且皂洗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涤纶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态的变化,探讨了经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手感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同等染色条件下,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染色速率及染色上染率较未处理样品都明显提高,而且,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处理的涤纶织物在110℃条件下染色可以达到常规130℃条件下的染色上染率。涤纶细绒织物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手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CGPA)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并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或低盐染色。对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染色时盐的用量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测试并对比了改性织物及未改性织物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棉针织物CGPA改性的最佳工艺为:在浴比1∶20条件下,CGPA为12%~16%,改性温度50℃,预处理10 min,加入2~3 g/L的Na OH,保温处理30 min;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性的前提下改性棉针织物获得了更高的上染率及固色率,可实现活性染料低盐甚至无盐染色;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手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直接染料的皮革染色,考察了时间、温度和电压对上染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电场作用有利于皮革染色的进行,温度越高,电压越大,上染率越大,电压为24 V时,染色40 min后上染率提高了18.46%,在固色后上染率达到99.83%,降低了废液中染料的含量,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6.
采用壳聚糖对柞蚕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改善了天然染料上染困难和色牢度低的问题,并且通过加入媒染剂的方式,提升了织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壳聚糖改性柞蚕丝织物的各项工艺因素,探讨了胭脂虫红色素上染改性柞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研究了壳聚糖改性、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柠檬酸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即柠檬酸质量浓度为6%、染色时间为50 min、染色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蛋白酶联合处理对羊毛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蛋白酶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处理液pH值对羊毛染色K/S值、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羊毛再经2%(omf)蛋白酶,pH值8,50℃处理50 min,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提高,染色织物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抗起毛起球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活性染料染丝绸过程中加入稀土,用多变量及优化设计试验法,研究稀土加入时间、稀土用量及染色温度对蚕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主要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加入稀土对蚕丝染色,稀土量控制在0.1%附近最好,在加入染料后30 min加入稀土最为合适,且加入稀土后染色温度可以降低,最佳染色温度为85℃左右,固色率为86.80%,上染率为90.54%,同时,织物强力有所提高。通过加入稀土缩短了染色时间,减少了染料用量,加入稀土使织物的水洗牢度得到提高,并可减轻灰伤疵点,同时也改善了蚕丝染色上染率及色牢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性黄KE-3G对纯香蕉纤维罗纹半空气层组织漂白针织物进行染色,介绍了其染色工艺处方及条件,探讨了碳酸钠用量、氯化钠浓度、固色温度及时间对该织物染色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氯化钠为25g/L,碳酸钠为20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min,固色温度85℃,固色时间30min,浴比1∶20。依据最优工艺对该织物染色,测试其上染率、K/S值、织物强力,以及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结果表明,纯香蕉纤维针织物的上染率可达69.89%,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顶破强力有所下降,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苎麻茶叶生态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茶叶生态染色技术对苎麻织物进行染色,制定出茶叶染苎麻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但其上染率和固色率低、色牢度差.为改进染色效果,加入不同媒染荆和促染荆,发现其上染率、固色率和色牢度均提高,但苎麻织物的色光发生了变化,且添加剂也污染环境.利用STC-1阳离子化剂,对苎麻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后再用茶叶染色,发现其上染率、固色率和各项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且不需要固色,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高效清洁的皮革染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染色、超声波染色和电化学染色三种高效、清洁的染色方法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皮革染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筒子纱染色原理,分析了影响其染色的因素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筒子纱染色的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流程,并对羊绒针织筒子纱染色工艺要点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对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引进设备JTS溢流染色机、VGS卷染机及缓流染色机等设备的特点和试样情况,其中VGS卷染机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成衣涂料染色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耿佃生 《印染》2000,26(9):27-28
对成衣涂料染色工艺进行探讨,确定了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基本生产工艺,并就生产中需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杨胜慰  喻芬兰 《印染》1995,21(4):16-18
本文介绍直接染料在牛仔布经纱轧染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染料、助剂的选用,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轧染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角度,介绍和分析了近年来天然染料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媒介染色法、生物酶染色法、超声波和微波染色法以及纤维改性染色法等天然染料染色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丁海燕 《中国皮革》2002,31(23):36-37
对稀土在皮革染色过程中的助染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并提出了稀土的应用条件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氯化稀土盐、常用助染剂和KRD─Ⅱ含稀土皮革染色助剂对皮革染色的作用,以及与KRD─Ⅱ助染剂应用性能有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KRD─Ⅱ用于皮革染色,可节约20%~40/的染料,提高革坯黑度1%~1.5%级,降低废液色度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Kusters公司多年来提供用于地毯染色的机器及零部件,长期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应用原则——无接触应用和喷射染色。阐述了将这两种应用工艺联合用于同一台机器(Quick Change Combined)上对地毯进行染色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无盐染色,本实验引入阳离子田菁胶作为助染剂,通过增强染料与纸浆纤维间的吸附作用,经济环保地提高了浆内染色效果。结果表明,阳离子田菁胶作为直接耐晒翠兰(GL)染料的助染剂效果良好。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GL染料、纸浆纤维、阳离子田菁胶结合紧密。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阳离子田菁胶用量、染色温度、染液pH值对纸浆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助染工艺条件为:阳离子田菁胶用量0.2%,染色温度45 ℃,染液pH值3,该条件下上染率可达92.6%。建立染色吸附动力学模型和染色吸附等温线可知,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影响较小,适当提高染液初始浓度可有效提高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