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8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中西药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观察1.5~2年术后效果。结果中西药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有效率87.5%。结论中西药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患者中西医治疗,观察积血吸收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总有效率95.7%。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6-2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严重的PDR患者需要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对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至2010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的40例50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防10~3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41(82%),术后视力:术后视力无光感1眼,光感1眼,指数~0.04 4眼,0.04~0.1 2l眼,0.12~0.3 13眼,0.3以上10眼。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佳,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采用必要的手术方法及技巧,可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海江  李铮  苏陆青  李世强  张月玲 《河北医药》2012,34(15):2357-235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进展性的微血管病变,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 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常见适应证,玻璃体切割手术常联合硅油填充术.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娉  汤学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37-323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后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观察并总结对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体位、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保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60例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VEGF水平、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 0.05。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且是最常见、发现最早的重要疾病.据有关文献报道,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59%,而眼底改变者为其85%,因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又成为眼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眼底表现复杂,进展也迅速,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常见视网膜出血、渗出物的产生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炎,继发视网膜脱离而失明.近年来我们应用"三宝"化瘀汤(简称"三宝"汤)治疗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5~75岁;病程2~15年;其中胰岛素依赖型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43例,隐性糖尿病11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单服中药,一组综合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61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资料。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1眼(83.61%),视力不变8眼(13.11%),视力下降2眼(3.28%)。术前视力光感42眼,指数~0.0213眼,0.03~0.056眼。术后视力无光感1眼,光感2眼,指数~0.025眼,0.03~0.058眼,0.06~0.111眼,0.12~0.318眼,0.3以上16跟。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吕林 《家庭药师》2014,(10):25-2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约1/4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患糖尿病5年以上,逐渐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然而,因为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任何症状,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而一旦出现症状如视物模糊时,往往已是比较严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谢晖  赖平红 《江西医药》2010,45(9):858-860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耐德预防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人(3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25mg;对照组14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未行曲安耐德玻璃体腔注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早期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及眼压、视力及白内障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分别为1/20(5%)和4/14(28.57%),(P〈0.01)。再次手术率分别为0/20(0%)和3/14(21.43%)(P〈0.001)。术后6月视力治疗组较好(P〈0.01)。术后1d眼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有效降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再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术中与术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手术中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中组)和单纯手术1周后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术后组)的情况,通过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进行视力测量,术中组视力改善率高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组较术后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与术后补充光凝治疗相比,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研究,共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分析手术前后患者术眼的舒适度、局部水肿等主观自觉症状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等客观指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有30例(66.7%)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0.77±1.11。术后1个月有24例(88.9%)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1.29±0.97。术后发生再次玻璃体积血2例,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高眼压各1例。结论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改善多数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是目前治疗的最好治疗手段,多能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控制视网膜出血、保存当前视力,但单纯光凝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  相似文献   

15.
李勇  顾青  马立军  马红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502-1503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lhy,PDR)合并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需手术清除PDR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松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现对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随诊的28例31只眼的手术结果、并发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严重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的11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的18例(18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玻璃体出血中49%出现于术后第1天,出血原因包括纤维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渗血、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裂孔、前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等;出血并发症包括继发性青光眼、增殖膜形成等。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出血量大,难于吸收及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积极治疗可改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收缩压等);此外还从西医治疗角度来详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高血压情况、血脂高低有关.结论 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高血压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致盲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记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81-18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性黄斑病变(DM)的患者,方法对30例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病程在5~20年,且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视力影响的程度进行观察。结论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伴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而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霞  裴承华  丁爱东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211-212,21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最常见眼部并发症,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DR的晚期阶段,常导致失明。研究发现PDR患者玻璃体腔内存在高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VEGF受体结合后,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