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杨宇红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77-1377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和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模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等四个连续的过程,我科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17例,均为离休干部,确诊为晚期癌症,伴广泛转移,已不能手术、放疗、化疗,以免疫支持和对症姑息治疗为主,年龄在78~86岁,其中胃癌4例,肺癌5例,肠癌2例,肝癌4例,喉癌2例。大多数患者3—8个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作用。方法选择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1年后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可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12例(29.26%)明显低于对照组23例(5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覆盖范围,使更多糖尿病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前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纳入研究中,随机分组循证组及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循证护理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所有对比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佳,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改善血糖指标和提升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被该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BG)的变化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循证护理后的血糖(FBG)指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含量,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锐钊 《内科》2009,4(2):330-331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可继发于粟粒性结核及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该病病情重,病程长,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在其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循证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是积极倡导的实践一种实证来决策的思维模式。其本质在于寻求最新、最佳证据,将新的护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不够完善的理论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从2005~2008年开始,我科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开展对结脑患者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21世纪护理领域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患者的治疗,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契机.下面对循证护理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210例产妇按住院号单双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105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法,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带领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定方法,逐步按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可以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发现产妇临产时所存在的问题,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心理,使产程进展顺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尝试以循证医学模式指导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断流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工作科学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联合断流术治疗的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照循证医学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护理指标,加强围术期护理,评定护理工作效果。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未出现护理差错和护理并发症。结论循证医学理念能够科学指导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断流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有益于提高专科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人工气腹并发症、感染、腹胀、呕吐的发生率和阴道残端出血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天数短,缩短了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妇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护理模式,强调将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和愿望综合考虑,为每一例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260例,男性184例,女性76例,年龄80~97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和循证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从合理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增强遵医行为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4周时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较好、体重控制较好、生活习惯较好、心理状况较好、遵医行为较好比例及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循证组采用不同护理模式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循证组体重控制较好的比例(5.6%vs.20.7%)、生活习惯较好的比例(3.7%vs.31.0%)、遵医行为较好的比例(11.1%vs.41.4%)、心理状况较好的比例(3.7%vs.32.8%)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疾病认知较好的比例(0%vs.6.9%)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循证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通过查阅资料,针对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改善了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疾病认知、生活习惯、遵医行为等。  相似文献   

14.
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应用技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艳  李家莲  王艳霞 《内科》2011,6(5):509-511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技能的困难。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和态度、开展循证的困难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认知不足,循证护理应用技能偏低。结论通过加强循证护理理论学习,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份收治的80例小儿糖尿病患儿,按照设计抽签的方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40例)采取循证护理,比较循证护理组和参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并比较循证护理组和参照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治疗总依从率循证护理组为95.00%,高于参照组80.00%(P<0.05)。在护理之后,循证护理组患儿的空腹以及餐后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总满意率循证护理组家属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5.00%(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护理界已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它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英 《山东医药》2007,47(36):32-32
2003年4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循证护理(EBN)方法对16例重症胰腺炎(ASP)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足部护理以及生活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以及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之下,循证护理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调节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调节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价值探析。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进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血压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的血压指标及SAS评分在术前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的血压指标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和焦虑心理的缓解,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将该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间数据、满意度等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有效率、满意度等结果进行对比,采取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10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后观察统计确认在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中采用循证护理患者满意度、有效率更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