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动态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于CTCH网模型的批处理过程的动态最优调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调度算法,最后以炼钢-连铸生产系统的过程调度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2.
根据冶金行业生产特点及在复杂生产过程计划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分形计划调度模型并确定了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排序理论和规则的调度算法。算法首先确定相应参数,以棒线材厂轧制安排为核心,进行轧制组批,确保充分发挥关键设备的能力,然后按照反提料方式逆向推算炼钢合炉顺序,最后给出整个算法的处理流程。将算法应用于冶金行业复杂生产过程优化调度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验证了此调度算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可实现企业计划调度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炼钢-连铸生产调度,通过扩展UML对象和消息传递机制,形式化捕述每个Agent的知识,并提升其行为控制和模块通讯能力;基于多Agent分布式建模体系,构造出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系统所需的各种Agent类的静态属性和方法,及各类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完成调度表生成、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处理,实现生产的有效调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炼钢-连铸生产调度,通过扩展UML对象和消息传递机制,形式化捕述每个Agent的知识,并提升其行为控制和模块通讯能力;基于多Agent分布式建模体系,构造出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系统所需的各种Agent类的静态属性和方法,及各类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完成调度表生成、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处理,实现生产的有效调度.  相似文献   

5.
炼钢连铸动态调度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炼钢连铸生产工艺约束条件下, 针对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偏差、温度补偿、浇铸异常以 及钢种变更等多扰动问题, 单纯依靠手工调度还不能快速有效的达到计划的优化调度。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和人 机交互相结合的局部调整、基于分批规则的重调度的动态调度方法, 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建立了动态调度架构, 设计 与开发了软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钢厂的生产调度, 实现了多扰动情况下的快速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物流仿真技术是发现炼钢连铸工程的物流瓶颈和系统关键路径,分析其生产调度策略的合理性,并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演示的重要手段。首先介绍了炼钢连铸工程生产物流和调度系统研究现状。然后指明了应用Flexsim研究该问题的目的,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如协同任务序列、多吊车的冲突处理方法以及兑铁和加废钢等多种动画效果的实现方法等。最后给出了一个炼钢连铸工程物流仿真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动态多Agent的生产调度模型,该模型从整体角度优化整个生产过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完成动态生产调度,使各个生产车间相互配合以得到最小加工时间。针对此模型,设计了一个协同遗传算法对调度进行求解。仿真实验表明,动态多Agent调度模型对生产的计划与实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研究的核心在于对坝体施工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关系的描述.在深入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运输及仓面作业系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基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及资源配置关系,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调度智能模型,通过子系统间的资源耦合及工作协同调配,可得到仓面规划方案及相应的混凝土生产与运输方案,形成可执行的生产调度计划.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基于系统耦合的仿真机制可模拟各子系统在工作调度和组织方面的高度协调性,可优化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资源配置及工作调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制造平台的供应链生产计划方法.构建了以最大完工时间、总服务成本和总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的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建立了基于最大完工时间和总成本的算法选择模型.利用仿真算例比较了2种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求解效果,并给出了算法的选择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以云制造平台为调度主体的供应链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10.
基于炼油过程生产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炼油过程的平稳性和长期性等生产特性,研究了其优化调度问题。给出了平稳性和长期性的定义,并对生产特性进行了模型化描述。提出了生产的平稳度、长期度性能指标,以实现生产特性的量化表达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炼油过程的广义析取规划优化调度模型。以某炼油过程生产调度为例,对比有无体现生产特性的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炼油过程生产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能够提高生产特性性能,得到的调度方案更为可行和实用。  相似文献   

11.
铁水转运是钢铁生产的一个关键衔接环节,对控制钢铁生产节奏、保证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钢铁生产新工艺的“一罐制”铁水运输,缩短了钢铁界面流程,使生产的刚性和连贯性增强,对铁水转运系统的要求更高,因此钢铁企业日益重视对铁水转运调度的研究.在对行车起重机+铁水车“一罐制”铁水转运和调度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新工艺流程中铁水转运系统的特点,对钢铁生产的调度计划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一罐制”铁水转运多目标径路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算法.算法实现了新工艺下铁水物流运输的智能优化调度,使铁水运输趋于准点,降低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某钢厂50t转炉现场生产数据,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 了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静态控制数学模型,即控制终点钢水碳含量的氧耗量方程和控 制终点钢水温度的废钢用量方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多台转炉对多台连铸机的计算机化生产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炼钢生产诸多限制因素的存在,炼钢厂调度的优化求解非常困难。为充分考虑钢厂实际需求,本文对经典FCFS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来求调度时刻表的可行解。并在某钢厂应用该方法进行了调度的仿真模拟。结果证明该方法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但也有局限性,可用于计算机辅助调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炼钢厂钢水温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炼钢厂钢包内钢水温降研究的现状.阐明了通过提高钢包烘烤温度、加快钢包热周转、包衬加隔热层、钢水表面加覆盖剂、浇注钢包加盖等减少钢水温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现阶段基于多品种生产的预制梁厂设计和排产传统方法的缺陷,通过对预制梁厂设计和生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合优化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品种生产的预制梁台设计和预制梁厂排产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将优化方法同传统算法相比较,证明优化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辅助施工单位进行预制梁厂设计和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钢材的环境负荷,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中国典型钢铁企业中不同流程中的各工序,系统、定量地分析评价环境负荷.采用GaBi 4.3软件提供的CML2001环境影响分类方法,将各工序的环境影响进行分类,并根据特征化因子,分析生产1 t钢材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长流程生产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焦化、烧结、高炉炼铁和废钢回收环节产生的水生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化石能源耗竭和矿产资源耗竭等.其中,长流程的炼钢过程对气候变化、人体毒性、水生生态毒性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较大,分别约占该类型总环境影响值的30%,95%,50%和90%;短流程生产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为铁水和电炉炼钢过程产生的气候变化、酸化和光化学臭氧形成等.该研究结果可为钢铁企业调整两种不同流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准确发现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节能降耗、降低环境负荷的潜力所在,从而有利于钢铁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或优化.  相似文献   

17.
摘要:针对钢铁企业副产煤气消耗量的机理模型难以对消耗量进行精确预测的问题,通过分析副产煤气消耗量特点,建立SVC—ENN模型对副产煤气的消耗量进行预测.根据企业实际数据应用模型,结果表明,对烧结工序、炼钢工序、连铸工序30个点和60个点进行测试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0%,96.67%,98.33%;96.67%,95%,100%.根据分类结果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8%,0.5%,0.9%;2.1%,0.8%,1.3%.所建模型分类准确,预测效果良好,适合副产煤气消耗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铬矿直接还原合金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内蒙地区铬矿粉并配加碳粉生产的球状还原络合金剂,在3t电弧炉上进行了冶炼35CrMo钢的工业性铬矿直接还原合金化炼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炼钢操作和浇注均正常,生产率较高,铬的平均回收率达到92.92%,为我国铬矿粉和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viewpoint about harmful residual element control, the charging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index du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aw material in EAF steelmaking was expatiated. The residual element control model, the concept of the proportion of iron and steel and the charging structure triangle were putted forward. Based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harging structure on production index was discuss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energy will reduce as the propor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 EAF steelmaking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