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森  高丽霞  刘念  张施君 《北方园艺》2015,(24):101-103
以兔眼蓝莓‘顶峰’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腋芽诱导、增殖、生根和出瓶移栽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了‘顶峰’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适宜芽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mg/L;适宜苗增殖的培养基为WPM+ZT 1mg/L;适宜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WPM+ZT1.0mg/L+IBA 0.5mg/L。在生根培养基中用河沙代替琼脂粉固定植株,易于清洗出瓶苗根系上粘附的培养液,避免损伤不定根系,60d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2.
以长白山笃斯越桔优良单株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的幼芽分化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WPM+ZT 2.0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ZT 0.5mg/L+IBA 0.15mg/L,继代培养30d后的增殖倍数可达5.3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 0.5mg/L,培养50d后的生根率可达80%。将笃斯越桔组培苗在纯沙子中练苗20d,将苗移栽至草炭土∶腐殖土为1∶2的基质中,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8%。  相似文献   

3.
以抗轮纹病苹果砧木J35-8的茎尖为试材,通过筛选合适的培养基,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苗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5g/L、琼脂6.2g/L,适宜启动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 1.00mg/L+NAA 0.05mg/L;适宜增殖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 1.0mg/L+NAA 0.050mg/L,增殖系数可达到每4周8.50倍;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15g/L、琼脂6g/L,适宜组培苗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IAA 1.0mg/L+IBA 0.3mg/L,生根率达92.68%以上,每株苗平均生根9.35条,移栽成活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需求,以阴行草具有生长点的嫩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生长点伸长培养、生长芽的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扩繁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 MS+ZT 0.2 mg/L+IAA 0.4 mg/L+GA31.0 mg/L+蔗糖20 g/L是生长点伸长生长为生长芽的适宜培养基;1/2 MS+蔗糖15 g/L+IAA 0.1 mg/L+NAA 0.4 mg/L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扩繁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移栽成活率为96.7%,定植成活率为99.3%。定植试管苗当年正常开花,其他植物学性状与野生阴行草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高丛越橘"奥尼尔"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配比的ZT、6-BA、NAA和IBA植物激素对高丛越橘"奥尼尔"外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条件为0.1%HgCl_24min,萌芽率可达71.4%。腋芽诱导的初代培养宜用WPM+1.0mg/L ZT培养基,侧枝能够萌发,苗高4.7cm;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WPM+2.0mg/L ZT,增殖系数达到13.0;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WPM+0.1mg/L IBA。当试管苗长至5cm出瓶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繁殖整齐一致的杜梨无性系砧木,以成年杜梨砧木春季茎段和种子为外植体,开展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的消毒效果以及最佳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杜梨砧木种子为外植体时,0.1%HgCl2消毒10 min效果较好,外植体成活率可达66.67%;以新梢为外植体时,5%NaClO消毒10 min效果较好,外植体成活率可达77.78%,以此获得杜梨株系21个。对其中获得的2个株系进行了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筛选,其中株系7-4在MS+0.2 mg/L ZT+0.3~1.5 mg/L 6-BA+0.2 mg/L IAA+0.1 mg/L IBA+0.5 mg/L GA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在3.9以上;株系11-2在MS+0.2 mg/L ZT+2.0 mg/L 6-BA+0.2 mg/L IAA+0.1 mg/L IBA+0.5 mg/L GA的培养基上生长表现最好,但增殖系数仅为1.88。对株系7-4进行了生根培养,在1/2MS+2.0 mg/L IBA的生根培养基上采用一步生根法,生根率为85.00%,平均每株可生根3.82条,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上述研究为杜梨无性...  相似文献   

7.
4x菜薹与4x芥蓝种间杂交获得异源四倍体及其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满红  张成合  王新娥  张广华 《园艺学报》2007,34(5):1163-1168
 以四倍体菜薹(2n=4x=40)为母本与四倍体芥蓝(2n=4x=36)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培养,获得了菜薹与芥蓝的异源四倍体种间杂种。研究表明,适宜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的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蔗糖70 g/L,琼脂7 g/L,维生素B1 0.5 mg/L,维生素B6 0.5mg/L,生物素0.01 mg/L,6-BA 0.5 mg/L,IAA 0.1 mg/L,pH 5.8;适宜培养的取材时间为授粉后7 d;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该杂种的染色体数为2n=4x=38,DNA相对含量约为其二倍体亲本的2倍;该杂种的开花期,叶形、叶色、花冠大小和花色等特征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脐红猕猴桃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ZT 1.0mg/L+NAA 0.2mg/L,外植体成活率达8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5mg/L+NAA 0.2mg/L,增殖系数达4.54;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1/2MS+IBA 0.6mg/L+IAA 3.0mg/L,培养30天生根率95.2%,平均每株生根4.8条。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迎红杜鹃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枝条新发的幼梢为外植体,Read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迎红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增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中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Read+ZT5.0 mg/L+IBA 0.5 mg/L+GA30.5 mg/L,不定芽再生率100%,增殖倍数为9.53;采用Read+ZT 1.5 mg/L+IBA 0.5 mg/L+GA30.5 mg/L进行壮苗培养,效果良好。在添加0.5 mg/L IBA和0.5 mg/L GA3的Read基本培养基上,ZT浓度是促进迎红杜鹃不定芽增殖的关键影响因子,只有当ZT浓度达到3 mg/L,才能诱导迎红杜鹃的不定芽分化。  相似文献   

10.
“维多利亚”葡萄茎段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建德锋 《北方园艺》2012,(19):149-150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维多利亚"葡萄最佳的离体培养方案。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ZT 3.0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ZT 3.0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2mg/L。  相似文献   

11.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甜樱桃为母本,中国樱桃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建立了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对部分 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母本中,‘养老’坐果率最高,‘养老’在授粉4周后胚发生败育,而‘那翁’与‘红灯’则是在第3周后败育;(2)最佳萌发与生长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IAA 1 mg/L+维生素c 10 m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IAA 1 mg/L+NAA 0.1 mg/L+维生素c 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维生素C lOmg/L;(3)S-allele specific PCR、RAPD及叶片形态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樱桃半野生种对樱的茎尖培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君帜  李青  孙钊 《园艺学报》2003,30(3):317-320
 以中国樱桃半野生种对樱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最佳灭菌方法为二次灭菌(70%乙醇30 S→0.1%新洁尔灭15 min→0.1%升汞3 min)结合培养基添加抗生素羧苄西林二钠50 mg/L。 最佳培养条件:(1)初代培养基为F14+6-BA 0.5 mg/L+IBA0.2 mg/L+GA30.5 mg/L;(2)继代培养基为F14+6-BA0.5 mg/L+IAA 1.0 mg/L+GA30.5 mg/L,碳源采用白砂糖20 L+山梨糖醇5 g/L。同时研究表明,外植体种类、茎尖大小及抗氧化剂维生素c均影响茎尖初代培养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唐菖蒲组培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MS培养基上,附加5 mg/L病毒唑培养唐菖蒲,再经38~40 ℃热处理,切取微茎尖两次,去除了危害唐菖蒲的3种主要病毒TMV、CMV和TVY。以MS+ BA 0.5 mg/L+ NAA 0.5 mg/L+KT l mg/L为继代培养基,1/2MS无激素培养基为成球培养基,进行快繁获得了脱毒种球,移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果用香蕉薄片外植体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薄片培养方法, 通过直接和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分别获得了‘广东631’香蕉的再生植株。该途径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 (1)直接器官发生培养基为Ma (MS modified) + BAP 10μmol/L + KT 50μmol/L + IAA 1μmol/L ;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b (B5 modified) + Dicamba 10μmol/L + IAA 1μmol/L + 2 ,4-D 0. 7μmol/L + NAA 0. 5μmol/L + BAP 4. 4μmol/L + 活性炭1 g/L ; (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b + Dicam-ba 5μmol/L + IAA 1μmol/L + 2 ,4-D 0. 4μmol/L + BAP 22μmol/L + KNO3 500 mg/L + 维生素B1 40 mg/L + 活性炭0. 5 g/L ; (4) 分化培养基为1/ 2 Ma + BAP 1μmol/L + IAA 0. 5μmol/L + 活性炭1 g/L ; (5) 成苗培养基为Ma + BAP 1μmol/L + KT 4. 6μmol/L + NAA 1μmol/L。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需在黑暗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
潍春白3号是以从福山二包头中选育出的BZ07-09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以从春宝黄白菜中选育出的BD05-272自交不亲和系为父本配制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68 d(天),株高36 cm,开展度50 cm,外叶深绿色,帮白而薄,叶面稍皱,叶缘有少量刺毛。球叶合抱,叶球炮弹形,球高32 cm,球径23 cm。球内叶浅黄色,品质好。平均单球质量1.9kg,净菜率62.9%,软叶率41.1%,短缩茎5.2 cm,冬性较强。每667 m~2净菜产量5 500 kg左右。抗芜菁花叶病毒(Tu MV),中抗霜霉病,适宜在山东、北京周边、河北张家口、云南等地作春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自交系北观(Cucurbita maxima)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L16(45)优化南瓜MSAP 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第一步最佳酶切时间2 h,Hap Ⅱ(HpaⅡ,MspⅠ)用量0.5 μL;第二步酶切时间6 h,EcoR Ⅰ用量0.4 μL;连接体系包括酶切产物21 μL,EcoR Ⅰ接头(5 μmol · L-1)、Hap Ⅱ接头(5 μmol · L-1)各1.0 μL,连接时间12 h,T4 DNA Ligase 用量为0.5 μL;最佳预扩增反应体系(25 μL)包含2.0 μL 连接产物,1.5 μL 10 × PCR Buffer(Mg2+ plus),2.0 μL dNTP(2.5 mmol · L-1),0.6 μL Taq 酶(5 U · μL-1),0.4 μL 上下游引物(10 μmol · L-1);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为预扩增产物稀释120 倍的模板4.0 μL,其他同预扩增体系。最后,利用建立好的MSAP 体系进行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并筛选出适于南瓜MSAP 分析的36 对引物,表明优化后的MSAP 体系多态性好,体系稳定,可重复,为后续进行南瓜MSAP 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心里美萝卜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心里美和山东心里美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个基因型均成功获得胚状体,每10~5个小孢子的成胚率分别为15.6%和21.3%。选取子叶形胚进行胚状体再生,北京心里美与山东心里美的成苗率分别为78.9%和64.5%。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株倍性进行鉴定,44.8%为二倍体(双单倍体,DH系),17.2%为单倍体,38.1%为多倍体。选择正常的二倍体植株进行自交留种,并对自交后代进行田间性状鉴定,与供体植株相比,DH系出现较大的性状变异。对来源于北京心里美的肉质根圆形、绿皮血红肉和椭圆形、绿皮血红肉DH系进行扩繁,后代性状整齐一致,血红肉率100%,没有出现浅绿肉变异株。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肉色整齐一致的心里美萝卜新品系,有效解决了常规自交易出现浅绿肉变异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菜豆荚壁纤维(pod wall fiber,PWF)含量直接影响食荚菜豆的品质。为了研究菜豆种质资源的PWF含量差异,采用α-淀粉酶前处理,利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了250份菜豆种质在荚绿熟期的PWF含量。结果表明,250份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分布在12.5%~38.1%之间,其中PWF含量最高的种质是CIAT蓝,最低的是翻白眼,不同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存在较大变异。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将250份菜豆种质按PWF含量分为3类,高PWF含量(31.1%~38.1%)10份,中PWF含量(22.3%~29.9%)53份,低PWF含量(12.5%~22.2%)187份;高PWF含量和中PWF含量的菜豆种质不适宜作为蔬菜食荚,而低PWF含量的菜豆种质品质更佳,可以作为蔬菜食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和15.21%;而T2、T3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积累量均表现为T1CKT2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之间;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和4.24个百分点,而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20.
施CO2时培养基糖浓度对文心兰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培养室内施CO2条件下,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30、20、10、5、2.5和0 g·L )对文心兰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糖培养基中的试管苗可以以光合自养的方式正常生长,但生长速度略低;提高培养基糖浓度可以显著促进试管苗的生长,30 g·L (常规培养条件的糖浓度)与20 g·L 处理相比,株高、叶长、叶幅、根数、总鲜样质量和总干样质量等主要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文心兰试管苗在施CO2培养时,培养基中的糖仍是必要的,但可以适当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