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320-320
角膜病是当今眼科三大致盲病之一,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的实施为该类患者带来了复明的福音。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显微器械的不断更新,促进了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角膜移植手术可分为板层移植术和穿透性移植术,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眼球的干扰大,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大,使眼科护理面临新的挑战,而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 手术前护理11 提高信任度,准确运用心理疏导法由于需做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人一般都患病时间较长,还有些是因移植失败而反复出入院者,他们易产生烦躁,对疾病缺乏信心的心理状态,另外…  相似文献   

2.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1 ] 是治疗角膜病盲目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供体的角膜组织多来源于异体。移植异体角膜组织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无血管化穿透性异体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9%~12 % ,伴有并发症时排斥反应发生率达4 0 % ,高度血管化发生率达70 % [2 ] 。为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排斥反应发生,挽救双眼盲目患者的视力。2 0 0 0~2 0 0 3年,我院共为3例适合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施行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接受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3例(6眼) ,男2例,女1例,…  相似文献   

3.
刘盛春  王琳 《华西医学》2007,22(4):711-712
目的:调查分析西南地区角膜移植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施行的610例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角膜移植病人的流行病学状况。结果:目前我院角膜移植适应症以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瘢痕为主,约占50.8%,其中以病毒性角膜病造成的角膜瘢痕居多,占38.1%,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职业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角膜移植术目前仍是治疗角膜盲最有效的方法,但因供体有限而被制约。及时有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防止角膜瘢痕的形成可有效降低角膜移植率。  相似文献   

4.
角膜移植术是利用异体的正常透明角膜组织,取代置换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而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临床上报道较少。我院于2008年5月收治1例右眼因眼球破裂伤修复术后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无光感的患者,为其成功实施了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右眼矫正视力为0.2。现将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角膜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透明性的丧失严重影响视力最终导致角膜盲.角膜盲是世界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则占致盲原因的第二位.目前,医学上对这种不可逆性角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达到治疗的目的.不可逆的角膜盲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或角膜穿通伤后所致的角膜瘢痕,角膜的化学烧伤,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失代偿,遗传性角膜病,角膜的严重感染或穿孔.异体全层角膜移植手术是用健康供体眼的全层角膜置换病人的角膜白斑或病变组织.我科自2007年5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角膜病变病人98例,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方法 对20例角膜病实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7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现代囊外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例,板层角膜移植2例,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中视力<0.05 4眼,视力≥0.05 16眼,并发症中排斥反应2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结论 角膜移植对治疗角膜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通过教给病人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自我护理技术 ,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从而促进健康。现将我科在整体护理中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与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7年 11月至 1999年 3月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10 2例 ,其中男 49例 ,女 5 3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 40岁。我们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医院内五科邮  编  31 70 0 0  收稿日期  1 999- 0 6 - 0 9在教育前先评估 ,教育后再进行效果评价。2 健康教育前的评估2 .1 评估病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临时人工角膜及婴幼儿供体角膜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眼后节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复杂性眼球穿通伤所致角膜混浊同时伴有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例患者8眼,施行临时人工角膜下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球内异物取出、视网膜复位、硅油充填、穿透性角膜移植等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6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2眼矫正视力>0.1,4眼矫正视力0.02~0.1,2眼视力无提高。角膜移植片7眼透明,1眼角膜产生排斥反应。视网膜脱离6眼中,4眼复位,2眼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应用临时人工角膜及婴幼儿供体角膜进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严重眼前后节受伤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许岩  王文革  宋鑫 《护理研究》2010,24(7):1748-1749
角膜盲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即用健康的透明角膜替代混浊病变的角膜,从而达到改善患眼视力,提高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的目的。由于该手术属于异体组织移植,整个手术过程涉及人员多、环节复杂、操作步骤与其他眼部手术有所不同,如一旦某一环节发生状况极易造成手术感染,而术后感染是角膜移植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前功尽弃,还浪费了宝贵的角膜资源,因此医务人员应树立预防感染观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将对手术的安全及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角膜盲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即用健康的透明角膜替代混浊病变的角膜,从而达到改善患眼视力,提高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的目的.由于该手术属于异体组织移植,整个手术过程涉及人员多、环节复杂、操作步骤与其他眼部手术有所不同,如一旦某一环节发生状况极易造成手术感染,而术后感染是角膜移植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前功尽弃,还浪费了宝贵的角膜资源,因此医务人员应树立预防感染观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将对手术的安全及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盲目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供体的角膜组织多来源于异体。移植异体角膜组织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无血管化穿透性异体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9%~12%,伴有并发症时排斥反应发生率达40%,高度血管化发生率达70%。为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排斥反应发生,挽救双眼盲目患者的视力。2000~2003年,我院共为3例适合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施行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角膜病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脱盲、恢复视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角膜保存和建立眼库是开展角膜移植的基础,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角膜资源。1906年ZIRM人新鲜供体角膜移植成功后,角膜移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新鲜角膜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3.
角膜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约有半数病人由它引起。近年来,角膜移植已广泛地开展,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84年1月行角膜移植术48例。其中穿通性角膜移植31例、板层角膜移植16例,眼球前壁再造术1例,现简介如下。一、材料的准备有新鲜角膜材料时,病房各项工作要立即处于调度运行状态。积极为获取角膜材料做好准备。如:无菌手术包、手术室、各种消毒药品和用物,协助医生获取材料。因为材料应在死亡后12小时内(冬天),夏天在6小时内,无菌操作下摘除眼球或切除角膜,立即应用或保存起来。我们常用湿房保存法:将刚摘除的眼球放入杯底,角膜朝上,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角膜移植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提高全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 对全角膜移植38例(38只眼)患者实施针对性、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全角膜移植术治疗及护理后,38只眼球全部保留,并且视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 掌握专业的角膜护理措施,对全角膜移植术患者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确保手术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病因学资料,并与国外相应统计资料比较。方法:收集2001-12/2005-12在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260例患者(260眼)的临床资料做以统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与角膜移植相关的临床诊断、手术方法等,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的病种统计以出院时第一诊断为基准。260例患者中行单纯板层角膜移植125例,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63例,联合羊膜覆盖33例,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0例,联合结膜瓣遮盖术19例。术后半年进行视力评估,视力<3.7为盲。结果:260例角膜移植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260例患者中男162例,女98例,年龄(24±19)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排列,首位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86例(占3.08%),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疤痕病变居第2位,计78例(占30%),随后为角膜溃疡并穿孔、蚕食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皮样瘤、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失代偿、角膜葡萄肿以及角膜原位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病毒性角膜炎后最为多见,而国外类似的统计表明大泡性角膜病变占据首位。②术后半年260例角膜移植患者的脱盲率达94%。结论:与发达国家角膜移植最常见病因为大泡性角膜病变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角膜溃疡并穿孔依次是国内角膜移植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建立初级眼库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方法:我们1990起,建立了初级眼库,以胎儿角膜、因眼疾摘除的眼球作为供体,湿房和甘油保存法保存角膜,开展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至今。结果:成功保存角膜54只,开展57例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无一例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用初级眼库保存角膜,行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符合基层医院的现状,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 2 5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家属、病人、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形式实施健康教育 ,并于入院时、健康教育后、出院后 6个月测定肺功能和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功能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部手术住院病人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为病人实施个体化、全程、优质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7~9月对某三甲医院肝胆胰外科和胆道外科492例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和出院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腹部手术病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且需求程度较高。结论:在进行科学有序的健康教育活动前,应充分评估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再分层次、分阶段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取得病人配合,方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的、非炎症性的、以角膜中央变薄、前突、角膜畸变为表现的疾病。晚期角膜后弹力层破裂,角膜基质层水肿混浊,严重影响视力,需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应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14例圆锥角膜病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临床效果较好。现将其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角膜移植     
1905年首次使用人类供体成功地作了角膜移植手术。从那时开始,采取了部分的改进方法保存于眼库以供使用,在美国现在已有75家眼库。角膜移植是适用于圆锥形角膜所致的视力减退或角膜性水肿;感染,诸如单纯性疱疹;外伤;或伴有大泡性角膜病,一种上皮下水泡形成继发于角膜性水肿。任何人都可以捐献他们的眼睛。年龄并非禁忌。有些对捐献者的禁忌是指眼球摘出已超过死后8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