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黏附微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及丹酚酸B、丹参酮ⅡA 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以6种成分为指标比较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黏附微丸体外溶出度差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复方丹参黏附微丸。溶出介质为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转篮法测定6种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比较复方丹参片与黏附微丸体外溶出速率及累积溶出量。[结果]三七皂苷R1(丸剂4.02%,片剂2.19%);人参皂苷Rg1(丸剂22.31%,片剂8.73%);人参皂苷Rb1(丸剂14.33%,片剂7.69%);人参皂苷Rd(丸剂3.29%,片剂1.56%);丹酚酸B(丸剂17.41%,片剂21.70%);丹参酮ⅡA(丸剂0.34%,片剂1.17%)。溶出结果显示120 min内复方丹参片中6种成分累计溶出度基本能达到90%,相比之下黏附微丸各成分释放缓慢持久,720 min在人工肠液中仍有释放。[结论]从体外溶出实验结果分析,较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黏附微丸在体内停留时间长,释放速度缓慢持久,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实现药物在体内达到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片剂与丸剂释放度对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马钱子片剂和两种不同辅料制成的丸剂的释放对比试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马钱子半浸膏片与丸剂的释放度和释放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如以T_d为释放度衡量标准,则片剂的释放速度为丸Ⅰ的2.46倍,为丸Ⅱ的3.03倍。显然丸剂改制成片剂后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马钱子片的释放度和崩介度之间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片剂的释放度并不随崩介时限的减少而上升,因本品含有毒成分,为了用药安全作者认为体外释放度应作为马钱子片的一种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3.
煮丸法是内服药丸法之一。目前大部分病人内服中成药都采用温开水送服法,也就是俗称的吞服法。临床病人内服中成药有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病人一般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大多会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4.
沸腾干燥床在冲剂、片剂等湿颗粒的干燥中已广泛应用,但用于水泛丸湿丸剂的于燥未见报道。我院自1988年以来用FG-230型沸腾干燥床(广州医药机械厂生产,简称FG-230)既用于冲剂、片剂等湿颗粒的干燥,又用于水泛丸湿丸剂的干燥生产出来的丸剂均达到质量要求。 1.技术要求:有效干燥容积:230L。有效冷  相似文献   

5.
在中药制剂中,有片剂包衣打光、蜜泛丸打光、水泛丸包衣打光。但水泛丸不包衣而打光,文献中至今尚无记载。水泛丸在丸剂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其表面较为粗糙,外观不如其它丸剂。为了改进水泛丸的外观,容易吞服,本人根据蜜泛丸用热水打光的经验,将水泛丸用热蜜等进行打光,经过对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等多次实践,效果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麻仁润肠丸是治疗便秘的传统中药,临床应用也较普遍。麻仁润肠丸与其他药物联用仅发现有西沙必利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老年便秘。而乳酸菌素片与其他药物联用仅发现有番泻叶和乳酸菌素片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便秘。近年来,选用麻仁润肠丸与乳酸菌素片治疗便秘60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与麻仁润肠丸治疗便秘临床效果,方法:21例便秘患者黄芪注射液与麻仁润肠丸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19%。结论:黄芪注射液与麻仁润肠丸治疗便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仁丸治疗肿瘤病人化疗时所致的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以往放疗方案及剂量化疗1周期,治疗组服用麻仁丸9g,一天2放,对照组给予蜂蜜水调饮,从化疗前3天直至化疗结束后,共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仁丸治疗肿瘤病人化疗期便秘效果较好,为化疗所致便秘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合麻仁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加口服麻仁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麻仁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为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舍麻仁丸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应用麻仁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麻仁丸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复制便秘衰老模型,治疗组给以麻子仁丸大、小两个剂量,阳性对照组给以六味地黄丸,分别测定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麻仁丸可升高脑组织及血清中SOD,GSH-Px的含量,同时可降低MDA的含量。结论:麻仁丸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共收载6首丸剂,即乌梅丸、抵挡丸、理中丸、麻子仁丸、大陷胸丸及禹余粮丸(已佚)。本研究通过对这5首丸剂的组方配伍、制备理论、制备工艺、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了解5首丸剂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丸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麻仁胶囊与麻仁丸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崇解  邱寨红 《中成药》1991,13(5):26-28
麻仁胶囊为麻仁丸剂型改革而制成。经临床100例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95%,明显优于原剂型(P<0.001)。药理研究表明,其通便作用及增加蟾蜍肠管内容物的作用亦优于丸剂,并呈量效关系。家兔在体肠运动实验表明,二者均有促进肠道收缩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丸剂,是中药剂型之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丸剂的附方有1 200余首。通过对《本草纲目》丸剂的辅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其丸剂的辅料达百余种。按照辅料属性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类辅料、动物类辅料以及水作为辅料。其中以植物类药物为辅料的丸剂包括药汁丸、蒜丸、枣丸、面丸、糊丸、饭丸、粥丸、蒸饼丸等丸剂,动物类辅料的丸剂包括蜜丸、蜡丸、胆汁丸、乳汁丸等。丸剂辅料的选择使用,不仅可使丸剂作用缓和持久,减弱丸剂的不良反应,还充分利用其本身的功效,增强丸剂药效。不同的丸剂辅料,取其不同的功用,这是其他中药剂型所不能体现的。  相似文献   

14.
孙秀娟 《中草药》2018,49(11):2629-2631
目的观察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12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麻仁软胶囊,对照组给予麻仁丸,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仁软胶囊对老年便秘患者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腹胀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与麻仁丸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9年1月间的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应用莫沙必利5mgTid餐前30分钟服;麻仁丸9.0克Bid;疗程8周。结果显效率78%(70/90),有效率为16%(14/90),总有效率为93%(84/90),无效率为7%(6/90)。结论莫沙必利具有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麻仁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两者合用具有一定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麻子仁丸与麻仁胶囊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子仁丸与胶囊剂给小鼠灌胃均有通便作用,胶囊剂效果略优;两者均能明显增加蟾蜍肠管容积,提高家兔在体肠运动的收缩幅度;丸剂与胶囊剂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成药麻仁丸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老年下肢骨折需长期卧床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麻仁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麻仁丸可以使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老年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在各种急慢性病症的过程中。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导泻药或清洁灌肠等,但可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副作用大,一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院应用麻仁润肠丸治疗老年便秘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便秘患者易患乳腺疾病、泌尿系感染、大肠癌及皮肤病等,不容忽视。自2007年-2009年,我们应用纯中药片剂通便灵治疗习惯性便秘58例,并与应用中成药麻仁丸治疗50例对照组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麻仁胶囊是由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古方——麻仁丸为药物组成,即以大黄、白芍等为主要原料,佐以杏仁、枳实等,改变剂型研制的一种润肠通便新药,对慢性、习惯性便秘及痔疮、手术后便秘有独特疗效。 便秘是一种常见、多发、顽固性病证,也是多种疾病如痔疮、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的诱因之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泻剂虽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多有干扰肠壁正常活动、降低吸收功能的副作用,长期服用,降低肠壁感受细胞应激性而导致对泻剂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