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尹万年 《现代保健》2009,(24):126-12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8例(61.1%),阴性56例(38.89%),有胸痛症状者90例,冠脉造影阳性者77例;无明显症状者54例,冠脉造影阳性者11例。结论女性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中,无临床症状者,假阳性较多。有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在胸痛患者中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男性、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运动平板试验假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268例胸痛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26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176例(65.67%),女性绝经前患者假阳性率为66.67%(26/39),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8.08%,41/146)和女性绝经后患者(30.12%,25/83)(P < 0.01),女性绝经后患者与男性患者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痛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行运动平板试验筛查,阳性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大大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女性绝经前患者运动平板试验假阳性率较男性患者和女性绝经后患者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后收缩压的异常恢复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0例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胸闷、胸痛患者,根据CAG结果分为CAG阴性组和CAG阳性组。CAG阳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三支、两支、单支病变亚组。采用运动后收缩压的异常恢复为运动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即运动后3min时收缩压与运动后1min时收缩压的比值(ratio)≥0.95。结果ratio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27%,特异度为82.35%,准确度为79.09%,阳性预测值为83.33%,均高于ST段压低标准;且ratio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916,P〈0.01)。结论运动试验后收缩压的异常恢复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的原因及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6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其中36例在行平板试验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36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3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有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其中男6例,女3例,2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其中女20例.男7例。9例阳性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结论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66%以上,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女性占74%以上,若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还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可疑阳性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原因.方法 对65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有心前区不适者同期内(相距时间〈1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2.3%(21/65),冠状动脉造影阴性67.7%(44/6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P〈0.05);CAG阳性患者23.8%有平板运动试验运动量不足,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1.4%)(P〈0.05).21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共累计冠脉病变数31处:病变范围在50%~74%占19处(61.3%)、75%~89%占10处(32.3%)、90%~95%占2处(6.4%);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3例(61.9%),双支病变6例(28.6%),三支病变2例(9.5%);且男性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女性(P〈0.05);33.3%患者有侧支循环.44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临床诊断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多见(47.7%),其次高血压病(25.0%)、糖尿病(13.6%),且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在诊断冠心病时要慎重,评价其结果应综合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运动时间长短、运动量高低、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其他原发病,从而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应及时行CAG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性别差异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作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1245例次的资料。其中男性745例,女性500例。结果:1245例均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平板运动试验,男性611例运动试验阳性(阳性率82%),582例冠脉造影阳性(阳性率78%);女性465例运动试验阳性(93%),325例冠脉造影阳性(6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假阳性较多,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评价运动试验结果时要注意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男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冠心病的男性患者224例,入选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前或造影后1个月行平板运动试验,对比观察以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 在224例冠状动脉造影中,阳性171例,阴性53例.其中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55例,三支病变29例.在平板运动试验中,阳性143例,阴性8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97.2%.同时发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比单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降时间早、持续时间也长,多支病变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下降时间长于单支病变,出现的导联数也多于单支病变.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诊断冠心病的优劣性。结果平板运动试验呈阴性的有84例(35.59%),可疑阳性者78例(33.05%),呈阳性者74例(31.36%)。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结果显示,阳性组与可疑阳性组患者在冠脉病变性质、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数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非钙化斑块有26例,可疑阳性组有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可能性,应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将53例女性患者分为两组,A组:ST-T改变伴典型心绞痛发作者25例;B组:ST-T改变伴非典型心绞痛发作或无症状者28例。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两组CAG阳性例数行X^2检验。结果:A组:CAG阳性17例,阳性符合率68%,B组:CAG阳性6例,阳性符合率21.4%,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心电图ST-T改变不能作为女性冠心病诊断的首要条件,尤其是绝经前期女性,对这类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孙健  杨扬 《现代保健》2009,(7):31-3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常规静息心电图ST改变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关系,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5例行冠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高血脂26例(40%),高血压19例(29%),吸烟20例(31%),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静息心电图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但冠状动脉造影都存在着单支或双支甚至三支病变。结论如果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应及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特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胸痛住院的36例患者在人院行TET后均诊断为可疑阳性,同时在2周内行CAG检查和冠状动脉CT成像(CTA),并将斑块分为非钙化和钙化斑块.结果 36例患者中,23例经CAG证实为冠心病(阳性),13例冠状动脉无病变(阴性).23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5例,三支病变9例.23例TET可疑阳性冠心病患者CTA共检测52个斑块,其中非钙化斑块29个,钙化斑块23个.结论 TET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因其方法简单、经济、无创,目前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检查方法.同时冠心病患者的斑块性质与TET可疑阳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平板运动试验(TET)指标建立冠心病(CHD)预测模型,提高CHD无创诊断的可靠性。方法以3个研究中心经冠脉造影(CAG)证实的CHD患者156例和非CHD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TET中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CHD组最大心率(HRmax)、变时指数(CRI)低于非CHD组,而典型胸痛构成比、QRS时限、ST段压低和上抬高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段压低(OR=6.885),QRS时限(OR=1.090),典型胸痛(OR=6.356)是预测CHD的独立指标,(P=0.000)。(3)CHD预测模型:Logit(P)=1.929ST段压低(mm)+0.086QRS时限(ms)+1.849典型胸痛-7.891。其预测CH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是0.880(95%CI:0.833~0.928),大于ST段压低〔0.751(95%CI:0.686~0.816)〕、QRS时限〔0.744(95%CI:0.677~0.811)〕和典型胸痛〔0.709(95%CI:0.639~0.779)〕3个独立指标的任何一个。预测模型、ST段压低、QRS时限和典型胸痛诊断CHD的敏感度分别是0.788、0.673、0.654和0.615,特异度分别是0.855、0.816、0.750和0.803。结论 TET中ST段压低、QRS时限延长和典型胸痛均可作为预测CHD的重要指标,以此3个指标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诊断CHD的可靠性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心力检测仪心音图中心脏储备指标在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10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阳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组,对3组平板运动试验前、后心脏储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组在行平板运动试验前静息状态下,心率、第一心音(S1)幅值与第二心音(S2)幅值的比值(S1/S2)、舒张期时限(D)与收缩期时限(S)的比值(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D/S、S1/S2(运动后-前)、心肌收缩能力储备指数(CCRI)及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心力检测仪心脏储备指标可作为平板运动试验的有效补充,联合检查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大于60岁34例,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26例,为非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心电图改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9例患者(老年组患者11例,非老年组患者8例)57支血管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方面出现异常,并且心悸、胸闷和胸痛的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老年组患者经MSCT检查发现26支血管狭窄和冠脉造影结果一致,其敏感性83%,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95%,阳性预测值93%。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总体一致。结论:在控制患者心率前提下,采用MSCT检查方法作为诊断患者是否患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T波异常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探讨心电图T波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1年486例心电图T波异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查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104例)和阴性组(38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是否抽烟。分析各因素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结果 (1)造影阳性者104例,阳性率为21.4%。(2)T波异常时,男性较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27.0%vs15.9%),特异性62.5%,敏感性53.9%。(3)T波异常时,心率偏慢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27.9%/17.6%),特异性48.1%,敏感性66.2%。(4)联合性别和心率对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预测敏感性27.9%,特异性83.5%。结论单独心电图T波异常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低,但联合性别和心率可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临床初步筛选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杜红梅 《现代保健》2014,(20):151-154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前3个月内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65例,冠状动脉造影用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病变或者病变程度较轻;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80.5%,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63.7%,特异性为78.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彭乐芳  郑翔 《工企医刊》2013,(6):497-499
目的 通过与冠脉造影(CAG)结果对比,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痛(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CAG为诊断CAD(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和DCG检查的200例疑似CAD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和DCG的结果分别与CAG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ET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61.2%,DCG检出CAD的敏感性为58.8%,特异性为36.7%,两种检查方法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和DCG检查均可有效诊断CAD,且TET更有优势,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