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对钡铁氧体的水凝胶、醇凝胶以及气凝胶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同时对不同焙烧温度及时间所得粉末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考察。联系X-射线衍射结果,对钡铁氧体粉末的形成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铁、硝酸钡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得钡铁氧体。为使钡铁氧体具有红外隐身性能,利用化学镀工艺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可以得到表面完整包覆的导电粉末。借助于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表征,利用FT-IR的漫反射系统对钡铁氧体及钡铁氧体表面改性材料的红外隐身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钡铁氧体为M型钡铁氧体,在8~14μm的平均红外发射率为0.8542;而经过表面改性后的钡铁氧体,在8~14μm的平均红外发射率为0.5910,具有良好的红外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3.
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丹  王晓慧 《功能材料》1996,27(4):332-334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的合成过程进行了表征。首次观察到了纳米钡铁氧体的红外吸收峰展宽现象。红外吸收光谱在纳米钡铁氧体的合成中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提出了一种制备高稳定性γ-Fe2O3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稀土元素掺杂M型钡铁氧体超微粉末的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4种稀土元素(La、Nd、Sm、Gd)掺杂钡铁氧体超微粉末。就烯土元素的种类、稀土掺杂量、合成工艺条件对钡铁氧体磁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粉末的磁学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5.
M-型超微钡铁氧体粉末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颗粒磁记录介质发展现状,着重总结、分析了钡铁氧体超细粉末制备技术最新进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等最新合成方法。这些方法是合成粒径小于100nm的钡铁氧体超微粉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Ni-P化学镀制备钡铁氧体基红外-微波一体化隐身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使钡铁氧体粉末具有红外隐身性能,采用化学镀工艺在钡铁氧体表面镀Ni-P合金,系统研究了化学镀制备工艺对钡铁氧体复合粒子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得出了镀Ni-P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30g/L,次亚磷酸钠20g/L,柠檬酸钠70g/L,硫酸铵50g/L,反应温度85℃,pH值为10.0.借助于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FT-IR的漫反射系统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和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钡铁氧体表面包覆了完整的Ni-P合金镀层;钡铁氧体复合粒子在8~14μm的红外发射率最低降至0.5910,在2~18GHz频段内最大反射率为-24.3dB,大于-10dB的吸收频带宽约2.8GHz,具有良好的红外和微波隐身性能;钡铁氧体复合粒子有望实现红外-微波一体化隐身.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钡铁氧体粉末具有红外-微波多波段兼容的隐身性能,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在钡铁氧 体表面进行Ni - Co -P复合化学镀.借助XRD、SEM、EDX、IR -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包覆前后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红外发射率、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钡铁氧体表面包覆的Ni - Co -P合金...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元素镧的钡铁氧体超微粉末,就镧元素的掺杂含量对钡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表明,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的BaLaxFe12-xO19超微粉末,当x为0.03时,对微波吸收效果最佳.在涂层厚度1.0mm,测试频段为7.5~11.9GHz内,吸收量均在25dB以上,在11.6GHz处,吸收峰值达41.4dB.  相似文献   

9.
M型钡铁氧体及其离子取代复合铁氧体制备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欣  赵斌元  胡克鳌 《材料导报》2004,18(3):74-76,80
总结和详细评述了近年来M型钡铁氧体及其离子取代复合铁氧体超微粉末制备合成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如溶胶-凝胶法、有机树脂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燃烧合成法、玻璃结晶法、微乳液法等.这些方法是当今合成超微粉末材料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采芳  熊惟皓 《功能材料》2004,35(Z1):536-53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空心微珠为基的铁氧体复合材料,SEM、EDX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空心微珠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的钡铁氧体涂层.把空心微珠粉末加入铁氧体溶胶中后,会降低溶胶的粘度,但是没有影响溶胶的稳定性.最后作者讨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铁氧体涂层的可能的反应机理,作者认为空心微珠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吸附胶体粒子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5+掺杂和V5+-Ni2+共掺钡铁氧体.采用SEM、XRD、XPS等手段对粉末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电磁性能进行了测试.与V5+取代体系相比,V5+-Ni2+共掺杂钡铁氧体可减小其磁晶各向异性场和引入三个不同的Landé因子(g),具有更好的吸波性能.当V5+-Ni2+共掺...  相似文献   

12.
通过陶瓷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的表征,结果表明在1300℃下煅烧3h空冷后经研磨得到均匀的铁氧体粉末,经XRD分析为较纯单相钡铁氧体,从SEM可以看出钡铁氧体的形貌主要呈六角形分布。用聚氨酯软质泡沫为基材,分别充填铁氧体、碳粉以及他们的混合体,制备了平板,通过弓形反射法测量聚氨酯软质泡沫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测试频段为4~8GHz。实验表明,充填5g铁氧体和15g炭黑的平板具有良好的吸波效果,反射系数约为-7dB。  相似文献   

13.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M型钡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实验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然后在钡铁氧体存在的条件下原位聚合得到M型钡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理论上假设试样厚度d=2mm,计算出不同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理论反射率。结果显示M型钡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M型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以硝酸铁、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借助XRD、TG-DTA、SEM、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铁氧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凝胶热分解过程、表面形貌及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传输线原理,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材料的最佳匹配厚度.研究表明:所制得的铁氧体为晶相单一的M型钡铁氧体,频率在6~18GHz,预测最佳匹配厚度为0.35cm,最小反射损耗达-13.5dB,反射损耗小于-10dB的带宽为0.7GHz,说明M型钡铁氧体具有电磁波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5.
镨掺杂钡铁氧体-聚吡咯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了镨掺杂钡铁氧体/聚吡咯复合膜,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表征了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样品的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均比钡铁氧体单膜的低...  相似文献   

16.
棒状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及镧掺杂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和掺杂对纳米钡铁氧体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与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BaFe12O19及掺镧钡铁氧体棒状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磁强样品振荡计(VSM)对BaFe12O19及掺镧钡铁氧体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几个主要参数的摸索,得出制备棒状钡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4,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2h.该条件下制得的BaFe12O19样品分散均匀,呈棒状,直径约为50nm,长径比为6:1,矫顽力高达43460e;采用同样的方法,对钡铁氧体进行了稀土镧元素掺杂,所得掺镧钡铁氧体粒度在纳米范围,也呈现明显的棒状.另外,通过掺杂稀土元素镧使钡铁氧体的成相得到改善,对钡铁氧体的磁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具有原料便宜、化学稳定性优异、矫顽力和磁能积较高、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微波毫米波段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等.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相结合制备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粉末过程中,起始溶液的组成、前驱体溶液pH值、烧结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粉末的结构、形貌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溶液pH值为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2:1,自蔓延燃烧后的粉体在烧结温度1 180℃煅烧,能够形成单一、均匀的M型钡铁氧体.所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64.53 emu/g,剩余磁化强度(Mr)28.21 emu/g,矫顽力(Hc)2.696 kOe.  相似文献   

18.
张晏清  张雄 《材料导报》2005,19(6):120-122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在碳化硅表面形成钡铁氧体薄膜.XRD表明生成的铁氧体为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测定了材料在0.1~6.0 GHz内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与单纯钡铁氧体比较,碳化硅表面沉积钡铁氧体薄层后复合相吸波频段宽化,吸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卓长平  张雄 《材料导报》2004,18(Z2):143-146,149
以相对分析纯试剂杂质含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工业级产品为原料,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六角晶系M型钡铁氧体,采用XRD、原子力显微镜对其晶型、粒径分布及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分析纯试剂制备的纳米钡铁氧体进行了对比,利用网络分析仪在1~6GHz范围对铁氧体的微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粉体为纯净的M型钡铁氧体,其粒度在60nm左右,所含杂质对工艺没有影响,可以用该原料代替分析纯试剂进行制备,并且实验所制备的纳米M型钡铁氧体具有较大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在磁导率虚部随频率变化曲线上出现了一个由自然共振引起的共振吸收峰.  相似文献   

20.
六角晶系钡铁氧体与锶铁氧体吸波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六角晶系钡铁氧体BaFe12O19与锶铁氧体SrFe12O19.采用XRD、AFM、TEM研究了产物的粒形、粒径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铁氧体的平均粒径为50nm.采用网络分析仪分别测试了0.1~6GHz内铁氧体的介电常数、磁导率与12~18GHz内吸波涂层的微波损耗.结果表明,钡、锶铁氧体的介电常数虚部形态与损耗角正切形态基本相同,但钡铁氧体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多的损耗角正切峰值,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优于锶铁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