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老年T2DM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B组给予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B组88. 10%高于A组69. 05%(P 0. 05); B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A组低(P 0. 05); B组平均血糖水平(MBG)高于A组,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于A组(P 0. 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_2DM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改善血糖波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联合阿卡波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周前后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变化.结果 (1)加用阿卡波糖后明显减少血糖波动,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M值、日内血糖极差、高血糖时间(%)、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餐后血糖尖峰值、餐后血糖达峰时间、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餐后血糖波动总时间等波动指标均下降(均P<0.05);(2)阿卡波糖治疗明显减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次数、幅度、持续时间(均P<0.05);(3)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纳入已经接受至少3个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联合口服格列美脲2周,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评估联合治疗前后血糖飘移、低血糖事件及日均胰岛素量的差异。结果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后,血糖漂移及日均胰岛素量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事件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沦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格列美脲可以降低血糖飘移,减少胰岛素用量,但降低低血糖风险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口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B组):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9时皮下注射。共治疗2周,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日平均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血糖反应少、安全性好。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影响小,是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4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配合阿卡波糖片日三次口服;预混人胰岛素组(25例)应用预混型人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12周后随访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控制优于B组[(6.63±0.73)mmol/ L 对(7.21±0.88)mmol/ L )](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例,预混人胰岛素组8例出现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69例应用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随机分为Glargine组30例,中效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组39例。FBG水平调整用量,口服阿卡波糖控制餐后血糖(PPG)。治疗目标值FBG〈6.1mmol/L,PPG〈8.0mmol/L。治疗12周。结果2组患者FBG、PPG均低于治疗前(P〈0.05);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P〈0.05);两组BMI无明显差异。结论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影响小,安全、方便,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空腹C肽和低血糖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明显加快血糖达标速度,平稳有效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入院时测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98例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甘精胰岛素用量与年龄、BMI、HbA1c、FPG、2hPG之间有相关性;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满意低血糖发生率下降,体重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N(28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阿卡波糖,B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多次皮下注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目标为FBG≤7.0mmol/L、2hBG≤10mmol/l。结果50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达标,免疫抑制剂剂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急性排斥及其他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且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赵弋于 《内科》2012,7(4):350-353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数字分配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40例)采用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B组(40例)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NP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h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2hC肽)、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A组餐后血糖达标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体重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速达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门冬胰岛素5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经口服药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50,3次/日,餐前注射,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情况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相似,而门冬胰岛素50组餐后血糖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同时门冬胰岛素50组Hb A1c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相似。结论门冬胰岛素5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存在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2次/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低血糖风险。方法选择59例应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12周。比较转换前后7个时点血糖(三餐前后及睡前)、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及HbA1c水平。结果 (1)转换方案后的7个时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转换前下降(P0.01)。(2)转换后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较转换前降低,而血糖达标率提高(P0.01)。结论对应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更好、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最高血糖以及Hb 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 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与胰岛素联用能否产生协同作用,有效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方法:49例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合用阿卡波糖共12周,分别记录其服药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用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加用阿卡波糖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1),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显著减少其胰岛素用量(P<0.01)。结论:阿卡波糖能有效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缓解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脆性糖尿病的管理,降低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近5年收治的脆性糖尿病患者从临床特点、胰岛素用量、血糖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公司)1次/d睡前联合多次餐时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餐前皮下注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胰岛素日用剂量、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多次餐前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适用于脆性糖尿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实际价值。方法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β细胞含量、空腹胰岛素浓度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β细胞含量、空腹胰岛素浓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而言,与仅服用阿卡波糖相比,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用治疗可以更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β细胞含量、空腹胰岛素浓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将12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治疗组)与12例每天4次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对照,3月后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糖波动减小,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改善。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改善脆性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应用普通胰岛素R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联合普通中效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C组应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D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①A组空腹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B、C组和D组三组间空腹血糖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和D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指尖空腹指尖血糖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4组间血糖下降差值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D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长,B组胰岛素用量最多;④D组低血糖发生率最高,C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结论: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均较好;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门冬胰岛素30可做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